第404章 將門的攻擊
殿試成績公佈之後,陳霄等一眾新科進士再次進宮向皇帝謝恩,之後除了向陳霄這樣的前三甲直接進翰林院之外,其他的進士還要參加吏部的選拔,當然大部分直接安排到地方去當知縣,這輩子估計都沒有機會進京見到皇帝了……
剩下的被京中六部瓜分,且得給朝廷跑一段時間腿呢,只有陳霄這樣的三鼎甲和二甲前三十名的進士,才能直接進翰林院,被朝廷的進一步培養……
陳霄在京中買了一座三進的宅子,安頓了自己一家子人,之後開始了每天去翰林院上班的生活,他的頂頭上司便是會試的房師翰林院掌院學士陳松谷,陳學士為人和善,對待陳霄十分客氣,這讓今科的狀元和榜眼都有些吃味,而陳霄在翰林院有自己的值房,卻從不幹活,每天上班無非就是換個地方修鍊……
他有完成【雄霸一方】系統任務獎勵的一百萬仇恨值,而自己對現有的功法還沒有消化,也不急着拉仇恨,每天很安靜的修行,反正是文官集團請自己來鎮場子的,他們沒吭氣之前,自己沒必要主動跳出來……
這段時間朝中的最大消息便是金帳汗國出了一位陸地神仙,一時間金帳汗國大軍雲集,又有了南下攻取大明的氣勢,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陳霄也派人回老窩查看情況,看會不會危及到自己靖北道的基業……
不過作為武者,自身的實力才是根本,陳總鏢頭自己都轉戰江南了,所謂基業也不是太重要的事,畢竟靖北道是個窮地方,而陳霄真正的核心資源是他的系統。
陳霄已經派人回去通知邢致遠了,一旦金帳汗國攻來,邊軍防守不利的話,讓他帶着弟兄們來金陵投奔自己,存人失地比人地皆失要強得多。
這天,陳霄正在值房中打坐,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陳霄開門一看,原來是翰林學士陳松谷……
還沒等陳霄詢問,陳松谷便一臉急切的道:“出麻煩了,今早的朝會,泰寧伯李通參了你一本,說你不學無術,靠買通主考中的進士,皇上已經下旨讓你上朝,咱們的人通過特殊渠道提前傳出了消息,現在傳旨的太監已經在路上了……”
陳霄一聽都懵逼了,將門不是囂張跋扈么,怎麼不剛正面,背後告密這麼騷的操作都出來了?
陳霄沒有時間與陳松谷多說,傳旨太監就進了翰林院的大門,陳霄只好跟着這位公公進宮了。
當今天子雖然年事已高,但深感創業艱辛,是以從不懈怠,五日一朝,事必躬親。
當然,陳霄這樣的小官目前是沒有上朝資格的,陳霄跟着傳旨太監來到大殿門前,便看到裏面分文武站了兩班大臣,文官這邊打頭的應該是左相胡惟庸和右相李善長,至於武將這邊打頭的,應該就是魏國公徐輝和鄭國公常瑁了,兩人是開國的大將,常瑁一身修為十分高強,乃是大明軍中第一高手,早年間就說有合體境巔峰的實力,至於現如今有沒有看破沖虛境,不得而知;至於徐輝,是因為統帥士卒有方,擅長領兵作戰而封國公,但自身實力同樣不可小覷,陳霄感覺對方境界應該不在自己之下……
至於那個彈劾自己的泰寧伯李通,應該只是將門對付自己的先鋒,試試水的……
此時,陳霄一眼望去,大殿之中,一位身穿伯爵服色的武將正站在列外,一聲不吭,想必這就是那位泰寧伯了。
他身旁不遠處,站着一位穿二品文官朝服的大人,正在慷慨激昂的侃侃而談,正是自己的座師,今科會試主考,禮部尚書丁以遠。
以陳霄的耳力,自然能聽到丁尚書正在義正言辭指責泰寧伯捏造事實,污衊大臣,妄圖攪亂朝廷掄才大典,破壞朝廷信譽……
遇事不決,先扣帽子,丁尚書的鬥爭經驗滿純屬的嘛?陳霄樂呵呵的想道,彷彿事不關己……
待丁尚書慷慨激昂的說完,呼和呼和喘氣的功夫,左相胡惟庸施施然出列,慢聲道:“今科探花陳霄是否有真才實學,老臣沒有親自考量,不敢妄下結論,但其人在今科進士中威望頗高,為眾學子所尊重,乃確有其事,想來不可能朝廷開科取來的士子識人的眼光都不如泰寧伯,且朝廷為科舉前前後後忙了一個多月,泰寧伯既然說的頭頭是道,為何提前不說,非要等到朝廷公佈了科舉結果,給進士授官之後才說,這究竟是何居心,還望陛下明斷!”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胡老闆這一番長袖善舞的手段,看得陳霄眼花繚亂,直呼好傢夥……
他不明着為陳霄開脫,以免貽人口實,但通過陳霄在同科進士中的威望很高的事實,側面證實了陳霄的學識不是假的,接下來他又通過泰寧伯的舉動,暗指其為了黨爭已經枉顧朝廷體面,而朝廷的體面就是皇帝的體面,一個不顧大局,包藏禍心的泰寧伯便包裝出爐了……
泰寧伯也不是吃素的,聞言抗聲道:“胡老倌兒,你不要狡辯,科舉未完之前,本爵怎麼知道你們狗膽包天,敢如此蒙蔽聖聽?”
泰寧伯也不是粗鄙武夫,沒有隻揪着陳霄一個人的問題不放,而是要將這件事作為突破口,將科舉舞弊的罪名扣在文官們頭上,至少也要將丁以遠這位二品尚書斬落馬下。
左相胡惟庸聞言,依舊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彷彿老態龍鍾一般,道:“誠如泰寧伯所言,若是如此,為何不在會試后公開此事,你是伯爵,有密奏之權,為何非要等到殿試之後,這陳霄成了天子門生,才將此事公開,此舉置陛下於何地?”
殿試的題目是皇帝出的,取中誰也是皇帝定的,所以名義上進士都是天子門生,但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宰相出幾個殿試題目由皇帝從中選一個,而殿試不黜落考生,所以無非就是排名變化,皇帝一般只過問三鼎甲,後面的就是文官看着排了,但這畢竟是實際操作,名義上殿試還是有皇帝出題,皇帝取士的……
胡惟庸正是抓住這一點,安置泰寧伯此舉不是針對文官集團,而是想讓皇帝出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