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平 台
第三章平台
公元前237年。內亂才剛剛平息,外憂又烽煙四起。
此時,一名間諜被揪出來,他是來自韓國的水利工程師,名叫鄭國。原來,韓王室擔心被秦國吞併,為了保存自己的國家,派出間諜到秦國修築水利工程,打算以此來消耗秦國的國力。
但是,令韓王室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權宜之計反而為秦國開闢了一片廣闊的新天地。鄭國大概是一名正直而專業的水利工程師,對自己的專業非常投入,工作認真勤懇。但他的政治覺悟似乎並不高,因為他彷彿忘記了此行的目的。他並沒有拖垮秦國的經濟,反而一心一意的為秦國修築渠道。
他在秦國的主流河道涇水和洛水之間,穿鑿了一條大型的灌溉渠道,用注填淤之水,灌澤鹵之地,增加了關中土質肥力。這下大大改善了秦國這片土地的農業生產面貌,農業迅速發展,糧食產量大幅提高,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慢慢變得富裕起來。
嬴政知道鄭國的間諜身份之後,憤怒至極,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但他最終沒有這麼做。
他大概也不是殺人如麻的惡魔,換作是其他君主發現自己的國家存在間諜,而自己的尊嚴被無情踐踏,這些間諜可能都會被一殺了之。
但是嬴政沒有。他很仁慈的把其他所有的外國籍官員都趕出了秦國,即使這些人已經掌握了秦國的最高機密,比如逐客令名單之中一名叫李斯的高官。嬴政並不知道如果這批對秦國政情社情了如指掌的官員投靠其他國家,會對秦國造成何種影響和危害。他沒有評估過這些風險。
間諜鄭國最終也沒有被嬴政殺害。他很直接,也很坦蕩的對嬴政說,自己雖然是一名間諜,但作為間諜他是不稱職的。相反,作為水利工程師,他卻是盡職盡責的。修成水渠,雖然可以為韓國延綿幾年,但是卻可以為秦國建立萬世之功。(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確實,這項水利工程不僅解決了秦國全國老百姓的饑饉問題,而且令秦國的國力大增,也為此後秦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這條渠道一直沿用至後來的唐朝。(2016年11月8日,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嬴政懂得權衡利弊,他的一切措施都是從強化秦國勢力這個角度出發。只要是對秦國有利的,他就會欣然採納;而只要是對秦國有害的,他就會毫不猶豫剔除。
間諜鄭國被留在了關中,繼續為秦國的水利工程服務,而韓國則不得不再度提心弔膽。
在這批被驅逐的秦國官員里,有一名叫李斯的高級官員,他將會是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人物。他在秦國任職居住已經很多年,十分不願意離開,此刻他感到深深的留戀。
【李斯】
李斯,字通古,楚國上蔡縣((今河南上蔡縣)人。他原本只是楚國基層政府的一名辦事員,連正式編製都沒有。但他很有抱負,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着自己人生的意義。他不滿足於“一杯茶一張報紙就過一天”的生活,不願意30歲就看到自己50歲的樣子。他不想就這樣混混沌沌就一輩子。
平台與機遇,是李斯信念中最為重要的兩個詞語,也是他的人生信條。老鼠如果生活在廁所里,就整天被人喊打喊殺,狼狽不堪,驚恐不已;如果生活在官府的米倉里,就粟米作伴,飽食無憂,泰然若得(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處在不同的平台,就會有不同的機遇,就能夠享受不同的人生。平台與機遇,是人生最關鍵的兩樣東西。只有處在好的平台,才能把握好的機遇,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成就,享受榮華富貴。
30歲那年,是李斯人生中最關鍵的時期,他心中依然有夢,他做出了一生中最為關鍵的決定——辭職考研深造,繼續打磨自己。很顯然,楚國基層政府並不是個令他滿意的平台。他需要尋找適合自己更高的平台,而現在這個時候正是他要把握的機遇。如果錯過,可能以後將再也沒有機會。如果時光在李斯身上再流失幾年,他可能不會再有動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年輕正是他的本錢,也是他最大的機遇。改變命運有很多種可能性,此時就應該抓住時間和機遇,迎頭而上,奮力拚搏。
他毅然而然的辭掉了自己的公職。
他知道,要找到更高的平台,單憑自己現在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因為此時的他沒有核心技能,也沒有優質的人脈資源。他要去尋找最好的老師,學最好的本領。
他來到了齊國。
齊國有着悠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學術非常出名,這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各國頂尖人才都曾紛紛遠道而來,聚攏於此求學問道。齊國的歷史最遠可以追溯至周朝,這裏曾是姜太公呂望的封地。經過多年的治理,齊國變得文明富強。當時的分封,並不是像如今這樣,給你一張文書,你就可以走馬上任,那裏並沒有一套現成的機構和人員在等着你。你去到那裏,也沒有前任給你詳細介紹,一一交接。你去到的這個地方,很可能是個充滿敵意、充滿風險的地方。姜太公帶去的是一幫兵馬,以及先進的統治管理技術。後來齊國發展最快,文明程度最高,經濟軍事都比較發達,也是最早稱霸的國家。
此時,齊國在首都臨淄創辦了一個國際性學術論壇,裏面研討的都是時下最為熱門的話題,比如政治、軍事、哲學等等這些精英分子最感興趣的話題。這裏言論自由,沒有禁區,什麼都可以談,什麼都可以說。很多人在這裏講學,也有很多人在這裏辯論。他們在這裏學到了很多最新的知識。
這個地方叫做稷下學宮。李斯慕名而來,找到了當今最為盛名的頂尖大師——荀子。當年,荀子也是千里迢迢慕名而來這裏求學,一呆就是20多年,接觸了各種學派的專家學者,後來還成為了這裏的校長。他各學派都曾領教過,都很熟悉,而且都有研究,可謂是集大成者。有人說他是儒家,也有人說他是法家,但其實他各派都沾邊,但各派都不是。
荀子自認是屬於儒家。性本善和性本惡,是當時的主流論戰焦點。儒家先師孟子認為,人性原本是善良的,所以國家可以通過教育去引導;但荀子卻提出,人性原本是邪惡的,所以國家要通過法制去抑制。也正因如此,荀子才這麼不被儒家待見。性本善與性本惡論,以禮治國還是以法治國,也成為了後世儒家和法家一直爭論的話題。
李斯得到了大師荀子的親授。在求學的這段時間,他接觸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統治技術和理論思想,也結識了一群最聰穎的年輕精英分子。
學成之後,李斯又面臨了選擇平台的問題。在這麼多國家之中,應當選擇哪裏作為自己的平台?
他衡量了當時七個國家,最終選擇了秦國。因為他認為六國皆弱,唯有秦國可以吞併天下。
當時各國都沒有國民政治教育,他們的子民也並不以自己的國家為傲。很多知識分子甚至背離自己的祖國,投靠他國,並帶領軍隊攻擊自己的祖國。或許,他們並沒有祖國這個概念。雖然大家的言語相同、習俗相同、衣冠相同,但並不意味着他們是共同體。對貴族而言,國家即是國,也是家。而對平民而言,國家就只是國,而非家。在李斯的觀念里,楚國只是楚王和他家族的財產,他不需要對楚國忠誠。(所以戰國時期,投奔他國的很多都是平民,而對國家忠誠的多數是貴族,比如屈原——即使對祖國感到極端失望,也從未想過要逃離到其他國家。)
李斯毅然選擇了秦國,投靠秦國當時的實際主政者相國文信侯呂不韋。后又順利進行秦國宮廷任職,以他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機警的政治智慧,平步青雲,直至現在可以參議軍國大政。
在秦國任職的這段時間裏,李斯努力工作,勤勤勉勉,任勞任怨,不斷提出施政策略。在這段時間裏,他感到很滿足,因為自己站對了平台,才能得以發揮。
但是,當見到秦王嬴政下達的逐客令時,已經48歲的他內心是沉重的,因為他對秦國極其留戀,他始終認為只有秦國這個平台最適合自己。一紙逐客令讓他的前程幾乎斷送了。
所以,在準備離去的路上,他心有不甘的寫了一封信給秦王嬴政,試圖做最後的嘗試。他真的很想留在這個平台。
經過在齊國這麼多年的理論學習,以及在秦國這麼多年的從政歷練,他已經摸清了當今世界大勢,以及秦國君主的心理。他知道秦王室需要什麼,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他深刻分析了秦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提出秦國之所以能夠強盛,都是因為不避諱官員的國籍,正是由於重用出身異國的卿相,才能建立輝煌的豐功偉業。他批評嬴政不分青紅皂白地驅逐一切外國籍官員是愚蠢的行為。他認為,這樣只會導致內失民心而弱秦,外資敵國而結怨,嚴重危及國家安全。(著名歷史學者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寫道,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卻全屬客籍,即統一天下之後亦然。秦之記錄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國籍而受親疏歧視的待遇。)
這些道理正切中嬴政的要害。李斯知道嬴政最關心的就是他的國家,他的權力。
嬴政讀完這封信后,立即醒悟過來,馬上命人追回已經踏上東歸之路的李斯,讓他官復原職,並且廢止了逐客令。其他正在歸途的外國籍官員也紛紛回到了秦國,繼續為秦國效力。秦國因此避免了一次大規模的人才流失。
李斯也因此得到嬴政的賞識,職位不斷升遷,直至位居丞相。從最初的楚國基層政府小辦事員,慢慢晉陞成為秦國中央政府的總理,李斯的經歷可謂相當勵志。
他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最好的平台,實現了他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