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1節 蚊帳竹竿制笛子

第20章第1節 蚊帳竹竿制笛子

第一節蚊帳竹竿制笛子

自從收到浦金玲寄來的日語書以後,馬林西業餘時間過得就非常地快了。

吃了晚飯,大家圍在一起聊天,打牌,也有人無所事事地到村口看風景,或者乾脆坐在床上發獃。幾個月下來,對這裏的一切都沒有了新鮮感,再有一個多月,種子收穫后,又是該回去的時候了。一種歸心似箭的感覺在漸漸生成。

育種隊規定不準到女聯絡員家裏去串門,加之沒有其它什麼文化生活,而附近就半坡公社的那麼一個小集鎮,實在沒有什麼玩頭,日子過得很無聊。特別是到了晚上,無事可干,除了想入非非,其它又能做些什麼呢?

許多人總是覺得,漫長的夜晚很無聊。

馬林西呢,業餘時間倒是很充實。他有兩個愛好,一是吹笛子,二是喜歡看書。

吹笛子是高中畢業以後回鄉務農那陣子學的。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以後,地處沿海從未有過地震史的河東地區也鬧起了地震。不知哪裏來的小道消息,說是近期河東有地震。一度時間裏,人們談震色變。每到夜裏睡覺,無不提心弔膽。

為了預防地震,大家也是想盡了土辦法。

馬林西有喜歡動手的習慣,他以醫用的針筒和針頭,做成過農用的超低量噴霧器。修過各種各樣的舊式銅鎖和各種彈子鎖。在初中讀書時,將磁鐵、線圈、鉛絲裝在百雀鈴護膚霜的盒子裏,甚至火柴盒裏,掛在廣播線上收聽廣播。高中時,按物理書上說的電路圖,裝過收音機。因而,馬林西根據地震時地面晃動的實際,用一根很長的頭髮絲做成了地震報警器。

更有趣的是,他將家裏的銅面盆放在半掩着的門頭上,保持好平衡,只要有一點點震動,面盆就會從門頭掉落。

馬林西家堂屋地面鋪的是小青磚,從門頭掉落的銅盆發出的聲音比敲鑼聲還要響,夜深人靜之時,睡得再死的人也會被驚醒。

太靈敏的報警裝置不一定全是好事兒。

馬林西家裏養有一隻大花貓,一天夜裏不知怎麼就撞着了虛掩的門,銅盆從門頭掉在磚頭地上,嚇得一家人屁滾尿流地跑到外面場上。半天沒有動靜,才發現同樣受到驚嚇的花貓警惕地看着逃到外面的主人們。

時值盛夏,為了更安全,一家人學着左鄰右舍的樣子,乾脆在外面打穀場上用蘆柴箔子搭了個防震棚。

睡在防震棚里安全固然是沒有問題了,但圍合在玉米地中間的防震棚里比蒸籠還要熱,上半夜根本沒辦法睡。

沒法睡,又沒有電燈能看書,馬林西想到了學笛子。

家在農村的馬林西,沒有辦法到城裏去買笛子,於是就想到用竹竿自己做。在當時,符合做竹笛的材料實在是太難找了,它最起碼的要求是竹節要足夠長,足夠粗,足夠圓,質地足夠脆。

但要找到這樣的材料,簡直是難於上青天了。

經過幾天的尋找,最後他發現奶奶-房間裏掛蚊帳的那根竹竿非常適合。非常適合,不等於非常可用啊。父母常年不在家,馬林西一直在奶奶身邊生活。奶奶雖然疼愛他,但奶奶也有神一樣的威嚴。想要用帳竹竿做那個不成用的笛子,顯然是蛤蟆想吃天鵝肉啊。思來想去,馬林西最終還是決定用帳竹竿。

在奶奶那天去姑姑家出人情那天,馬林西壯着膽子下了手,偷偷將支撐蚊帳裏面的帳竹竿抽出來截下一段,然後用一截小木棍穿進去替代,再把蚊帳復原。

拿着這截竹子,馬林西找到鐵哥們大群子幫忙。他老爸是遠近聞名的木匠,趁老爸不在家的當兒,用專門給木料打洞的牽鑽在那截竹筒上打了幾個洞。打洞的位置,馬林西根據自己的感覺事先做好了標記。洞-眼打好后,又把兩頭鋸整齊,然後爬到大隊部門口的水泥渡槽上,把頭尾磨得平滑。回家用粗糙的鐵棒將笛孔裡外仔細打磨光滑,貼上蘆葦內衣,就是真正的竹笛了。

竹笛雖是做成了,但吹出來的聲音,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好聽。

好在馬林西初識簡譜,反正也沒有聽眾,純粹是為了夜裏打發時間,一有時間就練着吹,幾個月下來,也能吹成曲了。因為他是用文-革老歌練習,鄰居們居然能從他吹的陰陽怪調中聽出來是《東方紅》。

這種肯定,使他自學竹笛一發而不可收,一有空就吹曲練習。

地震警報解除以後,馬林西後來去城裏辦事,從縣百貨公司買了一支竹笛。加上那幾年在大隊裏帶文藝宣傳隊有露手的機會,也就真的能把笛子吹出調兒了,後來還給宣傳隊正兒八經地做過伴奏。

這次來海南,馬林西理所當然把竹笛帶上了。每天晚飯後,《赤腳醫生向陽花》《紅星照我去戰鬥》《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等整個兒吹過一遍之後,再吹也就沒有了興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繁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南繁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章第1節 蚊帳竹竿制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