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憤慨

第131章 憤慨

“挑盡人間毒恨語,不足徹罵賣國賊”

-

在重新換了匹馬,修整好馬車后,依舊由夏侯徙駕車向洛陽方向行駛。我與鄧屬則在車內稀罕問暖了一番后,聊起關乎己身的事。

“方才那些刺客是何人,鄧領衛可曉得?”我問鄧屬道。

鄧屬遲疑片刻,回道:“那些人···身無異常,戰力平平,似是普通盜匪,但也不排除是某些人在背後搗鬼。具體的,等回洛陽,我稟告老爺后,仔細查清楚了,再告知先生。”

“看起來,那些人不足為懼。能查到最好不過,查不到也沒關係。”我對鄧屬說道,接着問起旁的事:“蕭兄還好吧?金吾衛有沒有動蕭府?”

“二公子無事,連蕭家在長安的鋪子,也都安然無恙,請先生放心!”鄧屬很肯定地對我說道。

我懷疑地問:“這些話···不會是二公子教你說的吧?鄧叔,你我相處這麼長時間了,你可不能把我當外人,與他一起瞞着我。”

“屬下不敢,這些都是實情。先生若不信,我願立毒誓!”鄧屬很認真地回我道。

我笑道:“呵呵···鄧叔,我跟你說笑呢!哪有不信你啊,只是怕陛下要斬草除根罷了。”

“先生放心,二公子早已與蕭澤計劃好了撤退的事。如遇不測,他們也定能全身而退。”鄧屬說道。

他的話,打消了我的顧慮,隨後我便釋懷了,聊起其它事來:“好吧,那我就不多慮了。對了,近兩日,可有什麼要事發生?”

“我出發前,聽說今日朝堂上,有個叫楊宜勇的,提議要引入蠻夷,填充人口,並且建議用唐婦勾引外邦人留唐,從而擴大街市買賣,形成萬邦同國的盛景。”鄧屬回我道。

“盛景?我看是神經吧!”我聽后,驚駭不已,壓着火問:“那朝堂上就沒人反對嗎?”

“有很多人義憤填膺的反駁,但那楊宜勇卻詭辯說,大唐包容,當容得下萬邦同國,四海共民,此舉不僅可使國獲利,而且是大勢所趨···如此芸芸,反正儘是些無恥的話。”鄧屬說著,就有些不願說了。

我氣憤道:“哼!大唐可以包容,但不是毫無底線的包容!萬邦同國?只怕會是萬邦分國吧!‘五胡亂華’的教訓何其慘痛,居然還有人提出此等禍國之言。四海共民?只怕你有意共享國,蠻夷未必肯歸心!‘安史之亂’才過去區區百年而已,此人難道是個不讀史的白痴嗎?居然還提出要利用唐婦···真是個賤骨頭!漢朝不得已才用女人來換喘息之機,漢武帝花了多大力氣才一雪前恥。這個叫楊宜勇的,骨子裏是有多卑賤混賬,才會說出此等賣國之言?難道我華夏的兒郎都死光了嗎?”

“聽聞此事,我也氣憤非常,恨不能立刻屠了那廝。”鄧屬跟我說道。

我問他:“像楊宜勇這樣的愚蠢莽夫,賣國之賊,怎會立於朝堂?難道他是像安祿山那樣的夷狄之臣?陛下是什麼態度?”

“不是,說起來讓人傷心,他居然是個漢人!因此更惹起眾怒,在陛下表態之前,他就被有血性的六部官員給打死了。聽說,還有為他辯解,與他同流合污的,一個叫羅天昊的小官,也一同被憤怒的眾人給打死了。事後,陛下對此沒說什麼,算是默許了,並未追責,而且將那二人拋屍荒野,任由豺狼啃食。”鄧屬回我道。

雖然鄧屬說得血淋淋,我卻還是覺得不解恨。我咬着牙,說道:“像這樣賣國毀族之人,生當受萬民唾罵,縱凌遲車裂不足以泄憤;死當入十八層地獄,烤其三魂、烹其七魄不足以解恨!陛下若縱容其人,採納其言,就真是個無道的昏君了。好在陛下還知道輕重,明白身為華夏共主,當護華夏根基。華夏子民可擁立他,也可推翻他,若毀華夏,則國必亡!他若採納楊宜勇的提議,相信不會再有幾個華夏子民擁護大唐了。到時候必定一呼百應,炎黃子孫甘願受戰亂之苦,也要顛覆其國。螻蟻之怒,可潰千里之堤,可亡無道之國!從暴秦到酷隋,青史所書,無不昭示一個道理,民憤雖微,聚可滅國。”

“若陛下採納楊宜勇之言,真的會毀了華夏嗎?”鄧屬皺着眉頭,心情沉重地問道。

我想也沒想,便回他道:“楊宜勇之言,名為利國,實為毀族!縱觀史冊,我華夏之所以千萬年屹立不倒,因為所有炎黃子孫都心有傲氣。哪怕像‘五胡亂華’之時,國沒了,這口傲氣也依然在。因為這口傲氣,才讓隋文帝在掌權后立刻改回本姓;因為這口傲氣,即便歷經‘安史之亂’,大唐還依然能存國至今。足可見,華夏可靠這口傲氣長存天地。有這口傲氣在,可聚民心,可生堅毅,可凝國魂。但若是華夏被那些西域外邦之人滲透,必致傲氣潰散,到時民心屈辱,人無精神,國魂消逝,炎黃子孫守家而不守國,國必不長久。國若覆滅,最苦的還是我華夏百姓。即便新國立,卻再也無法將外邦人盡數驅逐,華夏必亡矣!除非新國之君,膽魄超神,凡蠻夷驅而不去者,盡皆坑殺,方可保華夏續存。然若遇蠻夷反抗,又將是一場浩劫,必流血千里,伏屍百萬,其狀慘不忍睹啊······”

“哦···那豈不是再一次重蹈‘五胡亂華’的覆轍?”鄧屬感慨道。

我跟着嘆道:“是啊···唯有護華夏,方可護國。打開國門讓蠻夷湧入,是我此生聽過最愚蠢的話了。”

“如此看來,楊宜勇說出這些話,讓他受世間任何酷刑都不為過。先生,若是你來處置此事,你真會車裂楊宜勇嗎?”鄧屬問道。

我用低沉地聲音,冷漠地回道:“倘若真交由我處置,我會先凌遲其人,再車裂其屍,與眾人分食其肉,共飲其血,挫其骨,揚其灰,以解心頭之恨。我還會掘其祖墳,令其先人知子孫之不肖;殺其父母,以懲不教之過;罰其親近,以明不勸之責;滅其後人,以絕禍族之患。並且我還將書其罪行,傳達四境;立其跪像,警示萬代。不僅是楊宜勇,還有你剛剛提到的羅天昊,我都會如此處置。”

“如此···會否有些量刑過重?”鄧屬有些疑惑地問道。

我卻堅持自己,回他道:“非重懲無以止罪,非殘酷無以禁行!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做到以儆效尤。我知道鄧叔心存慈善,但對這些意欲毀我華夏之人,不可心慈手軟。讓所有人都看清楚毀華夏的下場,心懷叵測之人才會噤若寒蟬,不敢妄為。我就是要讓他們,連動這樣的心思都不敢!即便被史書當成是商鞅那樣的殘暴之人,我也不改不悔。”

“我知道,先生不是殘暴之人。大概有多在乎,就會有多憤怒吧···先生只是對華夏,感情太深!愛之深,才會責之切。”鄧屬安撫我道。

我聽到他說著自己不擅長的話,笑着問他:“呵呵···倘若我真這樣處置他們,你會支持我嗎?”

“我?雖然我覺得有些殘忍,但應該還是會支持先生的,畢竟我也是華夏子民。若是華夏毀了,每個炎黃子孫,都將無顏面對先祖,也無法對後世有個交代。國可破,朝代可換,但身上的血脈永遠都無法改變。所以,倘若我連華夏都不維護,就真是個禽獸不如的千古罪人了。”鄧屬語重心長地回我道。

我釋懷地笑着說:“呵呵···我們都不會是千古罪人!真要說千古罪人,楊宜勇和羅天昊那樣賣國毀族、罪在今朝、遺禍千年之人,才會是被史書問罪、被萬世唾罵的敗類!”

“先生,若是那些長安的外邦人賴着不走,該如何是好?”鄧屬問道。

我很驚訝他有此一問,不過想了想,還是將心中的話說了出來:“倘若真有大批外邦人賴着不走,先驅逐之,可去其十之三。對於趕不走的,找個借口令其互殺,殺一人方能活一人。此舉勢必會引起外邦人反抗,故而要抓其中作姦犯科者,當眾屠之,以示決心。然後會有十之一,自動離去,並通曉八荒,莫入唐境,入則死。而剩下的人,將不得不互殺,如此餘下十之三。對於餘下的十之三,再使其與唐人一樣服兵役苦役,征伐作戰,如此可再去十之一。另外徵收倍稅,令其生存無以為繼,又去十之一。最後生子則殺,生女方可留,且不得與國人通婚,通婚則皆死,如此可盡去矣。”

“這樣太麻煩了,先生可有一言之策?”鄧屬再問道。

我遲疑了片刻,回他道:“一言之策,今有一陰謀、一陽謀,鄧叔想先聽哪個?”

“那就···先說陽謀吧。嘿嘿···”鄧屬憨憨地說道。

我遂回他道:“陽謀者,明收實驅。可頒一道安撫令,先允其留國,但需登記造冊。再令其服兵役,討伐母國。並明確告知,凡不戰而降者、臨陣脫逃者,皆斬其妻兒老小;凡詐傷不戰者、死而不贏者,皆流放其妻兒老小;但若是攻下母國者,不僅可以接回妻兒老小,還可替唐治理其國。此為以夷伐夷之策,雖不周成,尚可實施。”

“那陰謀呢?又該如何?”鄧屬接着問道。

我毫無保留地回他道:“陰謀者,人收天滅。可擇一窪地,於水退時建城,於四周建堤,然後將所有外邦人安置其中。待到夏秋漲水之際,四周堤壩同時潰堤,莫說萬人,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人,也絕無生還可能。此為天災,任誰也難以指責什麼。此策雖周成,卻太過陰鷙,慘不忍施。”

“先生覺得,是陰謀好,還是陽謀好?”鄧屬好奇地問道。

我回他說:“都不好!這兩策,皆許可了蠻夷留下來,為破國之策。國如水庫,堤壩哪怕只是漏一點,也會最終造成堤毀國亡。此兩策,雖能解一時之急,卻會後患無窮。我最先說的那樣做,雖然複雜了些,但步步為營,走得踏實。此謀既可解一時,也可絕後患,為上上之策。然此謀需有膽魄、有決心之人,方能實施徹底,大多數人寧願選陽謀或陰謀,也不會選如此做法。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懂,蠻夷外邦之人皆懼死,唯有讓其不敢輕易的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先生需要我等促成此謀嗎?”鄧屬突然這樣問道。

我搖搖頭否決了:“不用,如今西域外邦之人,在長安尚屬少數,多為流動商販,不足為懼。倘若有定居聚眾過萬者,方可實施那些辦法。若容其坐大,則遺禍無窮,如此···我們這代人該怎麼向子孫後輩交代?至於這些流動商販,只要不作姦犯科,有助通商納稅,不必刻意驅逐。”

“那···楊宜勇二人呢?需不需要我等讓陛下順着先生的意思,處置他們親族?”鄧屬問道。

我想了想,依舊搖搖頭道:“哎···算了,既然答應不再涉足政事,便不去做這些了。雖然陛下對我食言,我卻不能言而無信,否則豈不真與他一樣了?”

“是啊,先生終究是不同的···”鄧屬感慨道。接着鄧屬又跟我說:“對了,先生,我來之前,蕭澤告訴我,饒陽公主在道觀遇到盜匪被殺。”

“呵呵···道館裏怎麼會有盜匪?看來陛下也不算太沒良心,至少這件事,他沒有失信於我。”我笑道。

鄧屬卻不以為然地說道:“陛下哪有良心?若非先生相逼,恐怕他也不會守信吧?”

“話不能這麼說,陛下若不殺,我也拿饒陽公主沒辦法。總不能讓你們去殺吧?這個時候,豈不是會引火燒身?我可沒那麼蠢!再說,我苦苦相逼,只是讓陛下提前動了殺心。就算我不逼,他也容不下饒陽公主,早晚都會除掉的。”我跟鄧屬分析道。

鄧屬點點頭,隨後不再言語。可能是前天剛服藥,昨日到今日都一直未休息,所以即便馬車顛簸,我依然在鄧屬不說話后,很快就睡著了。而且我睡得很沉,直到第二日午時才被鄧屬叫醒,下車入客棧進食換馬。然後再出發,在第三日的午後才到達洛陽蕭家。

剛下車,跨進蕭家的大門,就見蕭墨領着一幫人檐下等着我們。此時的蕭墨面色嚴峻,眼神鎮定,與我之前見到的模樣,判若兩人。我站在門口,對蕭墨作揖行禮。蕭墨也領着眾人,對我躬身回禮。隨後我才邁步往裏走,蕭墨也迎了過來。

“蕭墨無能,讓主公受驚了!”蕭墨恭敬地來到我身前,對我說道。

我忙回話:“事發突然,神人難料,長卿豈可自責?未能讓蕭府光耀門楣,應該晚輩慚愧才是!”

“主公怎能稱屬下的字,當直呼其名才是!如主公所言,世事難料,光耀門楣尚需天時,蕭府從未有怨,主公亦不可生慚愧之心。”蕭墨拉着我的手,邊往正堂走,邊安撫我道。

我嘆道:“哎···長安一行,辜負了許多人,怎能不心生虧欠。”

“那我告訴主公一個好消息,今日有人來報,金堂長公主並未身亡。”蕭墨接過話,對我說道。

我睜大眼睛看向他,確認道:“真的?”

“當然是真的,屬下豈敢欺瞞主公!”蕭墨露出了他一貫的笑容回我道,接着他跟我解釋說:“據說那次刺殺,根本沒有傷到長公主。不過長公主十分機敏,刺客被殺后,就立刻對外宣稱死訊,還像模像樣地辦了場喪事。同時,為了做得更像一些,竟然讓他兒子——郭靖節故意消沉買醉。其實這些都是為了誆騙饒陽公主,等到饒陽公主死後,長公主才現身。”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我的心中,彷彿一塊石頭落地,瞬間輕鬆許多。一時間,我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只知道傻笑起來:“呵呵···呵呵······”

在我與蕭墨等人落座后,外面傳來神醫孫爽朗地笑聲:“哈哈哈···聽說你們那位中了‘醉夢令’的毒屍回來了?在哪兒呢?在哪兒呢?”

“你個老葯棍,休得胡言!”蕭墨對進門的神醫孫斥責道,接着對我行禮說:“此人脾氣古怪,請主公寬諒!”

“無礙!”我對蕭墨應了聲,隨後起身,對神醫孫行禮道:“見過神醫!”

“喲···真是你呀!”神醫孫看着我說,接着快步來到我跟前,命令道:“快坐下,讓老夫瞧瞧!”

我剛坐下,就被神醫孫一把抓住手,按在案几上,號起脈來。

我問他:“神醫,小猴子呢?”

“那臭小子吃不了苦,早跑了!”神醫孫不屑地回我道,接着又命令我說:“哎呀,你別出聲,讓我好好診診脈!”

我聽到小猴子的消息,莫名其妙地就心生難過。雖然我知道小猴子也是不良人,可我所認識的小猴子,不過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我摸了摸胸口藏着的那個錢袋,不由得獨自在心中感嘆道:

猶憶去年橋上話,至今還是那時音。

洛陽如故歸如夢,舊路不曾認舊人。

罵賣國,吐毒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世先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盛世先憂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1章 憤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