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對陣
事實上,郭女王如此洞察女子,怎麼會不清楚父親死去的原因,長久經營,郭家在荊州也小有名氣,上上下下彼此勾通,這是維持郭家長久不衰的基石。
就算在劉表與蔡帽身邊,郭家也有自己的親信跟隨,時局變化,從細小處看大局,她選擇暫時跟隨龐統,這個殺害她父親的兇手身邊。
報復之心涌動,在荊州數次拿起劍柄,她又放下。
仇人固然可恨,可整個大漢變局,風雲波動,被她看得清楚,贏得民心者為王,逆人心者寇,為取得一時成就而沾沾自喜者,都將被鐵騎淹沒。
她不着急,她想看到,這個龐統最終被自己的得意所淹沒。
只要在身邊,迎得信認,機會永遠存在,殺一個人容易,要想報復,不單純要殺掉他,而是令其痛不欲生,跪地求饒,生不如死。
如果龐統知道,他也會被郭女王的心思震撼,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並不奇怪,參與其中的每個人,不分男女,都在選擇自己的處世之道。
郭女王所以讓龐統不直接回府,表面看是黃月英的叮囑之麗,在扮演一副賢德之女形象,在心中卻有一種傲骨,雖然生在太守府,並不甘願平庸。
年少班昭、卓文君是她的嚮往模範,才子當嫁偉男子,曹世叔、司馬相如這樣的英俊男子才是她的嚮往。
龐統在她眼中從開始就是一個投機分子,這樣的醜男人,竟然娶得三位佳人,不用說,一定是用了什麼陰險的計謀,弱女子總被男人愚弄,錯嫁誤嫁,她可不想做這種無用女子。
荊州劉表身邊人在父親郭永斬首前,告訴他,有人送信報復,誣衊貪污,官場上被人錯殺錯斬,也沒什麼,可聽說此人是劉表信賴的親戚。
到最後郭家也沒想到這人是誰,直到郭女王自己被救,才開始明白,自己很可能是整個陰謀的重要原因。
她將計就計來到龐府,原以為數日後會被玷污,沒想到只是當成婢女,隨之,她又繼續暗示與探測,心中依舊不解。
從謀略因果論講,謀之因,略其果,有因必有果,果發端於因,謀略之地。
也就是說,所有陰謀最後的來源,應從因上找上到結果,她就是這個結果,現在,她需要找到是什麼原因。
進入龐府,她會處於一時不利,所以,她要想方設法,讓龐統不回到宅院,而在這短時間,她要找到那原因在哪裏。
龐統只感覺郭女王可能知道點什麼,可並不知道,她知道什麼,是否已經找到證據。
所以,一路上,他很關注郭女王的建議,哪怕不讓回府,他也照做,也是在想是什麼原因。
龐統與張稅等人一起向水鏡山莊而來,途中照以往,買些老師喜愛的禮物,又買了幾本書,都是比較經典書籍。
臨到山莊,看到久未見面的諸葛亮與龐山民,正在廳堂討論什麼。
龐統讓郭女王與張銳在門外等候,自己邁步進廳。
“我們正討論,士元賢弟最近春風得意,又娶賢妻又賺銀兩,風頭甚猛,攤子越擺越大,賢弟可知人言可畏,你這又娶盡天下美女是要得罪天下男人,你這統領天下所有功名,又讓諸侯的愛民如子置於何處?”
徐庶忍不住說了兩句,諸葛孔明默然無語,本來心儀黃承彥之女才華,誰知被龐統搶了風頭,錯失與荊州上層的一次近身接觸,如今他對時局了解的到不如這個黑臉掀鼻的傢伙。
空懷鴻鵠之志,卻只能算紙上談兵,這個誰也不如諸葛心中最清醒,只是先等這個得意小人,對徐師兄之語,又是如何回答。
龐統淡然一笑,“男兒志在四方,能盡多大力就使多大力,何況遮遮蓋蓋,磊磊落落,哪怕別人,憑三寸不爛之舌,空懷心中怒火,要好得多吧。徐師兄,你覺得如何?”
這話明顯把諸葛亮也包括在其中,向前很大度的諸葛,心中自是清楚,可他不生氣,多年素養,更重要,作為心情天下胸襟,不可斗一時之氣。
想到這,他主動站起,依舊保持向前的瀟洒。
“士元之賢能,孔明佩服,不過,不可呈一時之猛,應有卧薪嘗膽之苦,待機會來臨,方能決勝於千里,無論作為明君,大儒,謀士,皆是如此,士氣可同意否?”
龐統看到諸葛到是對娶黃月英,似乎沒什麼感覺,看來人家真是非一般大志,女子在人家眼中就是不值一提,難怪世人只是聞聽黃月英種種,無人談論。
他是拿貂蟬當花瓶,把美貌當成擺設,人家是把黃月英當擺設,把才能當成自己裝飾,當成自己賢內助。
境界就是不一樣,世人到圓滿人物,把普通人神化,應該在晉國某位史學家開始,以訛傳訛,先說此人不錯,到後來真不錯,優秀,絕對,直到成神。
他就要把這種被神化的人,恢復到本來,不過一個普通人,有時甚至不如普通人善良。
世人本無過,只是這些塗改歷史人的喜愛雖讚歌。
對於兩人的問話,他已有了答覆。
“龐統不過想做些事,想到哪就做到哪,實在過於直腸,讓兩位師兄笑話了。”
沒了……就這一句話?
徐庶與諸葛亮莫名其妙看着龐統,他這話是什麼意思,隨便,直腸,就是這麼簡單,沒有預謀,沒有巧令雌黃?
可確實從貂蟬開始,到後來的甄家二女,黃月英,甚至宛城的鄒宛,從所得消息來看,哪個都是被迫無奈,至於龐統又是釀酒,又是搞機械耕地,似乎也是無奈之舉。
為了生活,為了活命,龐統不得不想辦法去做,一切只怪命運多磨,這人運氣太好了!
徐庶嘆了一口氣,坐下不語。
諸葛亮到是留下最後一句,“亮兒不才,士元深得龐家之福,深感佩服,但願你能一直好運不斷,如天下臣服士元之風,亮兒亦甘願輔佐,造福百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