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胡地西風卷蒼狼 第八十一章 自有青山埋忠骨(一)
夜晚的草原上刮著令人如墜冰窟的寒風,氤氳的月光彷彿是被籠罩在一池冬水之中,散發出微弱而又迷離的光芒,有氣無力的傾灑在廣闊的大草原上。
草原上的植物彷彿也被那萎靡的月光所感染,在寒風的吹拂下奄奄一息的貼伏着地面,不知名的小蟲子偶爾會從草根下面傳來一兩聲凄慘的哀嚎,但轉瞬就被裹挾進呼號的寒風之中,消散在那漆黑如水的夜空裏。
數百堆柴禾整整齊齊被擺放在草地上,每一對柴禾上面,都躺着一具面容或是安詳、或是猙獰的屍體,而這些屍體,正是之前在小徑河畔和大峽谷當中戰死的周軍士兵。
柴宗訓領着隊伍中絕大多數的人,就站在這些柴禾堆的前方,每個人都臉色沉重,不苟言笑,即使寒風凜冽,而無法吹散他們眉心的哀痛。
“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春氣奮發,萬物遽只。冥凌浹行,魂無逃只。魂魄歸來,無遙遠只……”
黑暗中寇相領着幾名儒生,正在為那些死去的士兵們念誦祭文。
他們念的是《大招》,這是《楚辭》當中的名篇,相傳是屈原或景差所作,原本是為招楚威王之魂魄,但是因為其用詞瑰麗多彩,古樸典雅,格局宏大,而又兼有寫景、狀物、以及借景抒情之意,因此自春秋以來,此文經常被用來充作悼念死者的祭文,尤其是身居高位者,死後所用之祭文,無非就是《招魂》與《大招》這兩大名篇。
喁喁呢喃的聲音一直不停在寒風抖擻的草原上盤旋,也不知過了多久,黑暗中突然亮起了無數光點,那是寇相等人終於念完了祭文,開始點燃一堆堆聚集的柴禾。
明亮的火光驅散了冬夜的寒冷,彷彿是死者為生者帶來了春天的溫暖,那些死去的士兵的臉龐逐漸在火光中變得模糊,然後漸漸被火焰所吞噬,周圍偶爾會傳來傷心的飲泣聲,那是士兵們的親屬難掩心頭的悲傷,在用這樣的方式為他們的親人送行。
柴宗訓和范質等人始終不發一言,站在人群的最前方,默默地低着頭,為那些所有已經戰死的英靈們默哀。
直到熊熊的火光逐漸熄滅,一堆堆的柴禾混合著士兵們的屍體,漸漸變為灰燼之後,柴宗訓才抬起頭來,環顧了一下四周。
“這是朕的英雄們!”他突然指着那一堆堆的灰燼說到:“朕曾答應過他們,一定要帶他們去西域,雖然朕做不到活着讓他們完成心愿,但即使是死了,朕也會替他們完成心愿,讓他們跟着朕一起,到西域去,去重建大周,去建立屬於我們的樂土!”
“還有你們!”他又目光流轉,看着那些在黑暗中或是哭泣、或是臉色麻木的人們,大聲地說到:
“朕知道,你們背井離鄉,跟着朕遠赴西域苦寒之地,捨棄掉了舒適的生活,捨棄掉了家人和故土,心裏一定很苦,很難過,但朕答應你們,只要去了西域之後,朕會為你們建一個平安、康樂、強盛、幸福的國度,朕要讓我所有大周的子民,都不會為曾經的苦難而傷感,都會忘記這些短暫的艱難和困苦,朕要與你們一起,重新建立起一個更加強大、更加富饒的大周朝!”
所有人都抬起頭來,靜靜地看着柴宗訓。
雖然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不明白柴宗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心,僅僅帶着兩三千人就敢說出建立一個強大國度的誓言,但是柴宗訓的話,的確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和支撐。
在最困難和絕望的時候,如果有一個這樣充滿自信的領導者,那對隊伍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好事情。
可惜柴宗訓並沒有在未來的問題上繼續畫大餅,用虛妄的言辭給他們勾勒出更多美好的線條,他只是稍微向眾人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決心,讓低迷的士氣暫時得到提振,然後就重新把話題轉回到了那些死去的士兵身上。
“這些死去的戰士們,朕之所以稱他們為英雄,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血肉,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朕,也保護了我們在場所有人,他們是我大周的子民,也是我大周的功臣,他們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所有人的安全,所以朕必須尊敬他們,必須將他們視為英雄。你們也一樣,你們每個人,今天之所以還能站在這裏,都是因為他們的犧牲,都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大家,所以我希望你們記住,記住這些士兵的名字,記住他們的每一張臉,記住今天……”
“為了讓這些英雄們的靈魂得到安息,朕還有一個決定,那就是將他們的骨灰帶到西域之後,朕準備為他們建立一座英烈祠,將所有因為保護我大周而戰死的英烈們的遺骸,全都放進英烈祠當中,以後世代受我大周子民的供奉,香火未決,傳承不斷!”
“轟!”
隨着他這句話剛剛落下,整個草原上突然爆發出一陣驚人的倒抽涼氣的聲音,隨後無數的議論聲開始在人群中不斷響起,許多人都在交頭接耳,討論着他這個令人頗有些出乎意料的決定。
為死去的士兵建立英烈祠?
過去可沒有這樣的先例!
自古以來,士兵們雖然一直都是戰爭的主力,是保家衛國的中流砥柱,但無論是任何朝代,都將普通士兵視作是戰爭的“消耗品”,他們在意的,只是那些統兵的大將,那些站在高位揮斥方遒、又或是坐鎮軍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謀士。
《三國》中的劉關張,凌煙閣上的二十四功臣,雲台二十八將,麒麟閣十一名臣,有哪個是默默無聞的小兵,又有哪個不是封侯拜相、名揚四方?
可是那些寂寂無名的小兵呢?他們一樣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樣為了守衛國土而奉上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他們死後卻只剩一捧黃土,又或者曝屍荒野,連一張遮身的草席都沒有!
可如今柴宗訓卻說,要為這些默默無聞的小兵們建祠,要讓他們世代享受後人的香火。
這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啊!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那些同樣是周軍的士兵當然很高興,有些人甚至忍不住差點兒歡呼起來,很想就此為柴宗訓歌功頌德,將他的仁慈傳揚於四方。
但也同時有人流露出一絲驚訝,隨即陷入沉思,臉上的表情也逐漸變得越來越難看起來。
這些低頭沉思的人當中,就包括周朝的宰相范質與中書侍郎王溥。
兩人開始還是各自低頭沉思,但不知不覺中就走到了一起,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雙雙露出一抹無奈的苦笑。
“范相可猜到了皇上的心思?”王溥首先用憂慮地眼神詢問着范質。
范質點點頭,低低地嘆了一聲,環顧四下無人注意到,這才幽幽地說了一聲:“陛下太心急了……”
“是啊,太心急了。”王溥也跟着附和了一句,隨即似乎感應到了什麼,趕緊把目光投向身旁不遠處。
黑暗中,他看到一雙閃爍着刺眼的光芒的眸子,也不知道是因為火光的原因,還是那雙眸子裏透露出來的寒光,令王溥暗自感到心驚。
“范相你看。”他指了指那雙眼眸的主人,低聲對范質說到:“李筠似乎也察覺到了不妥……”
原來那雙令王溥感到暗暗心驚的眼眸的主人,正是昭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傅李筠。
按理說李筠都肯放棄昭義軍節度使的權力,千里迢迢率領着上前精銳來為柴宗訓保駕護航,一路上又循規蹈矩,始終視柴宗訓為主上,他的忠心,應該無可懷疑。
但此時此刻,王溥和范質卻都從他的目光中隱隱看到了一絲陰翳。
為什麼?
就因為剛才柴宗訓說的那番話,收攬軍心的用意實在太明顯了。
要知道,這支從中原來的周朝最後的軍隊,雖然外憂內患一大串,但所有人都很清楚,他們真正的致命缺陷,只有一個——
那就是軍權!
這支大周的混合軍隊中,所有的士兵幾乎全都來自兩個地方——李筠的昭義軍跟李重進的淮南軍,除此之外,柴宗訓當初離開汴京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兵一卒是屬於他的私軍!
所以這支隊伍中一直存在着一個隱患,那就是權力最大的人,卻沒有掌控着最至關重要的軍權。
軍權有多重要,這就無需贅述了。
趙匡胤靠着僅僅十萬禁軍,就將柴氏兩代英主嘔心瀝血打下來的江山給顛覆,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剛剛失去皇位的柴宗訓跟范質等人記憶深刻。
所以他們當然明白,如果這支隊伍真的要按照柴宗訓的構想,去西域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那他們一定要搞定一個前提:那就是如何收攬李重進和李筠手裏的軍權,避免陳橋驛的事情再一次發生。
可是范質等人也明白,這件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它就好像吃燈草一樣,收起來輕巧,但做起來卻千難萬難。
因為如今正是五代十國的亂世,在這個禮法遭受巨大破壞的時代里,沒有什麼君臣觀念,更沒有什麼尊卑之分,有誰手裏掌握着軍權,誰就是霸主。從朱溫、李克用亂唐,到石敬瑭建立後晉,再到劉知遠篡唐建漢,直至郭威推翻後漢,建立大周,短短數十年間,國主數度易手,中原屢屢改朝換代,大家所奉行的,全都是強權即真理這一套。
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李筠和李重進如何肯規規矩矩的把軍權給交出來?
所以范質和王溥等人其實一直都在暗中謀划,想着如何奪走兩人手中的軍權,讓柴宗訓真正成為這支隊伍的領頭人,而不是一個隨時有可能眼睜睜看着陳橋驛之變重演的手無實權的小皇帝。
可他們倆卻沒想到,就連他們兩人都還沒想出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柴宗訓卻已經搶先一步動手了!
他今日在這裏當著這麼多士兵和家眷的面,提及建立英烈祠的事宜,難道當真就是為了讓那些為國戰死的士兵有一個埋骨之處?
這事顯然沒這麼簡單!
以范質和王溥的政治嗅覺,輕易就可以看穿柴宗訓的心思,這個年幼的小皇帝,恐怕是準備朝李筠和李重進二人手中的軍權動手了!
他第一步就是收買軍心,用英烈祠來讓那些普通士兵感受到皇家的關愛,這一步固然是做得極好,但是對范質和王溥等人來說,他表現得太急切了!
這才剛剛打退吐谷渾人的進攻,連大戈壁都沒進,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士兵們示好,甚至試圖收攬人心,難道當李重進和李筠二人都是瞎的嗎?
小皇帝有這樣的政治手腕,范質二人當然感到很開心,因為這說明他的帝王術已經有了一定的功底,可是凡是操之過急,只怕會引來更大的禍患吶!
范質憂心忡忡地看了一眼李筠的方向,見他若有所思的看着小皇帝,臉上掛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也忍不住心裏咯噔一聲,突然對王溥說到:
“不能讓陛下犯這樣的糊塗,走,我們去阻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