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不二法則
第1134章不二法則
整個太武殿內站立了不下千人。文武百官,其實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事實上一個國家,文武官員絕對不止這個數字,哪怕是偏居一隅之地的小國,也會擁有百成上千的官員。
魏國雖然採取州、郡、縣三級分立,事實上州刺史就是州長,別駕是長史(相當於現在的書亡),治中則是副州長,除了刺史、別駕、治中這三省州級官員(州部級官員正三品或從三品)還有十二名各職司從事(相當於現在的各省廳廳長。)以兗州為例,整個兗州就擁有一名正三品州刺史、兩名從三品治中、別駕,二十名正四品從事,七名正四品太守,二十一名從四品官員,五十六名縣令(品級由轄縣人口和經濟決定,由從八品至正五品不等)。一州之內將有二百多名近三百名有品階的官員。魏國僅地方官員就多達近萬人。至於無品相當於後世科級、股級官員,足足數萬人。
在鄴城的官員雖然沒有後世京官那麼龐大,事實上官員數量也不少。
這些官員低眉順眼,無人交頭接耳的交談。此時冉明坐在龍椅上突然大聲說道:“日前,有人向朕提出華夷之辨,朕倒想聽聽諸位的看法,何謂華夏,何謂漢?”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無論在場的高官還是顯貴,都能回答得上來。在這個朝代當官,首先要講究官員的素質,這個素質自然是學識之類。對於冉明這個問題,都可以回答得上來。當然當官的人都有一顆七竅玲瓏之心,他們即使不用腦袋,用膝蓋想也知道冉明肯定不會不知道華夏的來歷,至於“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這樣字意上的解釋,沒有必要說出來,冉明需要的肯定不是這樣的答案,說不出新意符合聖意的回答,不如不答。
整個太武殿啞雀無聲,剩下的只是大臣們粗重的呼吸聲。當初辯駁王簡的華夷之辨已經在魏國傳開,各種觀點都已經開始出現,甚至有些人為了迎合王簡,開始為王簡造勢。提出文化之論華夏。
無人回答冉明的問題,冉明就開始點名道:“聖衍公孔撫何在!”
“臣在!”孔撫只得硬着頭皮出列道:“據《春秋左傳正義》有雲,“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因我們族起華山和夏水之間,故稱華夏!”
“很好!很好!”冉明道:“聖衍公所言,諸位可認同?”
“臣等附議!”雖然猜測不到冉明的聖意,不過一些大臣卻開始出聲符合著孔撫,不過對於內閣諸臣還有各部堂尚書,則垂首不語。
冉明指着自己的胳膊道:“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身上流着炎帝和黃帝的血脈,您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王簡適時的出列道:“請陛下示下!”
冉明道:“匈奴族在冒頓單于之前,北方的草原上西有月氏、南有樓煩、白羊王,北有丁零、渾庾,東有東胡,但是冒頓單于統一了草原,草原上諸部皆稱匈奴,為何他們那些部落丟了祖宗,承認自己就是匈奴人?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成為匈奴人有好處,他們可以隨時侵入漢朝邊境,勒索財物,劫掠婦女奴隸。可是如今呢?匈奴何在?匈奴先被漢武帝兩征漠北,打得元氣大傷。後來在東漢大軍的持續打擊下,分裂為南北兩部。後來五胡亂華,匈奴率先稱帝建國,奴役中原。在先帝時,我大魏起兵抗胡,與匈奴前後五次大敗,皆全勝匈奴,從此草原諸部無人敢自稱匈奴名。所以今天匈奴族成了歷史。其實我們華夏族經歷匈奴一族的興衰一樣。當年黃帝與炎帝為爭奪中原盟主發生了阪泉之戰,炎帝落敗,被併入黃帝部落,隨即與九黎族蚩尤在逐鹿大戰,從而形成了如今的華夏。而秦亡漢興之後,我們華夏民族皆自稱漢人。無論是禹治九州,還是秦置三十六郡同,再或者東漢十三刺史部皆是漢人嗎?其實不然,在秦朝的時候,除天下七國之外,尚有百越、東夷,且蘭、巴、蜀等諸部族,因為漢朝強大,所以他們也接受漢朝的禮法,讀寫漢朝的文字,到了後來,便也祭祀漢人的祖宗,最終,放眼四海,人人皆漢。”
中國歷史上有二十五個朝代,可是留給後世印記最深的莫過於漢唐,哪怕是到了冉明的後世,全世界各地到處都有唐人街。中國人會自稱漢人、唐人,卻不會自稱是周人、商人或宋人。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為漢朝時期,華夏民族正式成形,建立了大漢文明圈,周邊國家和部族都稱臣納貢。同時漢朝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軍事、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着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至於唐朝李世民被諸族共尊“天可汗”,別以為“天可汗”只是一個名譽稱號,事實上這個“天可汗”代表着文化的認同,同時這個“天可汗”也是唐朝用武力打出來的,把突厥打敗,並且迫使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接着唐朝東征高麗、薛延陀,西征高昌、龜茲、吐谷渾,把大唐西疆推進到今天伊朗境內。在世界歷史上,有三個游牧民族以凶名稱著,匈奴人被漢朝趕到了高盧(今天法國境內)。而突厥則被唐朝趕到了紅海岸邊。巨大的功績在那裏放着,無論是華夏,還是周邊諸族,都認同中國是宗主國的地位。
民族融合,文化是親和,實力則是根本,而血緣則是道統,三者缺一不可。
冉明的話,就是事實。在絕對的事實面前,也容不得他們狡辯。說到這裏,冉明感慨的道:“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非常大變革時期,無論國家還是民族,皆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我們仍固步自封,食古不化,我們將會被其他野蠻民族征服、奴役、或屠戮。大漢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然而,三國動亂百年,傷害了華夏民族的元氣,哪怕晉朝統一天下,司馬炎又自廢武功,致使我們華夏成為胡人的“兩腳羊”。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偉大的兵家吳起曾說山河之固在德不險,那麼,什麼才是我們能穩固山河的“德”呢?”
首相王簡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
老子的在《道德經》中說:“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孔子曰:“以德治國者,方能安邦。”在儒家經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概括了君主以德教化人,以德治國之理。這個帝王德具體表現就是“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勤儉敬業,推己及人,重視百姓的道德禮儀教化,讓百姓富足、安居樂業。親賢臣、遠小人。”
只不過,這一個觀點,只是非常籠統的說法,在明朝“東林黨”那幫嘴炮,利用聖賢之言把崇禎皇帝都逼得穿破衣服、吃素,營養嚴重不良,未老先衰了。
冉明搖搖頭道:“人權、憲政、民主、法治、自由”這些普世價值觀,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德”。舍此以外,我就不知道還有什麼“德”了。何以謂人權?簡單解釋就是人,因其為人而應享有的權利。無論是誰,哪怕貴為天子,也不能無罪而誅殺一人,無論此人是貴族,還是平民。借用商君(既商鞅)的一句名言“既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保護人權、追求政憲法制,所謂的民主,就是集思廣議,讓人盡其才,給每一個人展開才能的空間和舞台。自由,這是一個非常廣義的詞語,朕的意思不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而是在法律範圍內的自由,無人可以干涉。百姓納稅之後,可以享受他的勞動成果,這個享受的成果,無人可以干涉。”只要確保百姓利益不受侵犯,百姓才會擁護天子,江山才能永固!”
事實上歷朝歷代都百姓的規定都非常苛刻,哪怕你有錢,也不可以穿絲綢。有錢買馬車也不能坐馬車,因為這會違制。這個罪名在古代非常大,大的可以抄家滅族。冉明在感嘆,這需要多腦殘的人才能制定出這樣的法律?事實上自宋以來,這個法律就是通用的。從市場經濟角度來說,這完全是違背市場規律。冉明並沒有魏國出台什麼特權法案,服飾和出行規格,有所限制,只針對官府和軍隊。首先平民不得私意穿軍服,官服,或打着官府儀仗。至於你想做幾匹馬拉的馬車,或者坐幾抬轎子,就要看你個人經濟能力了。有錢坐二十八抬大轎無人管你。
冉明所言,都是結合後世的政治哲學理念,在這個時代自然有點脫俗。不過卻暗暗迎合了法家和墨家的治世理念。
百姓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力量非常龐大,但是他們追求的東西不是什麼天理和公正,或者是什麼正義。他們追求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冉明廢除了百姓徭役和各種雜稅,每個農民只需要交自己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交給國家,其他收入都歸自己自由支配。在百姓眼中,冉明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帝。原本需要百姓自己帶着乾糧、免費為國家服勞役的工程,因為朝廷會為參加施工的百姓管飯,每天還發工錢。這些百姓就非常擁有冉明這個皇帝。
但是他們不會去想,原本魏國需要修的路、依舊在修,甚至比歷朝歷代修得更多,更加瘋狂。而原本需要他們免費承擔的徭役都被魏國龐大到五六百萬的奴隸給代替了,而這些奴隸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暫,在繁重的勞動下,很多奴隸都會病死累死。對於那些隨處可見衣衫襤褸的奴隸,他們都選擇視而不見。只要有哪個腐儒為這些奴隸鳴不平,百姓馬上就會一口塗抹吐過去“奴隸是你爹啊!”
百姓的觀念非常樸實,樸實得非常可愛。絕對不會像後世天朝國人那麼博愛,甚至連美國可樂都沒有喝過的人(原產美國的可樂,在國內能喝到的人真不多),居然會操心美國的颶風災害,把畢生繼續捐給美國救災。面對自己同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卻選擇性的視而不見。在這個時代的人卻恩怨分明,在他們眼中,只有漢人是人,其他蠻夷根本算不得人。
冉明招開這次會議,說得話其實並不多,但是透露出來的意思卻非常多。首先是華夷之辨,利用血緣關係劃分和利用地域劃分,已經過時了。在魏國華夷之辨,只能按文化劃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既是我,認同中國,就是中國人。不認同,只能是蠻夷。
當王丁被冉明接見的時候,王丁感動的都快哭了。冉明讓王丁探險美洲的時候,冉明的地位並不牢固,然而此時冉明已經是接近神的存在。整個魏國瀰漫著都冉明狂熱的崇拜。特別是鄴城,冉明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接見一批百姓代表,和他們拉拉家常,聽聽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和需求。再請他們吃一頓飯。雖然花費不多,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至少在鄴城的百姓中,不少人都受到了冉明的接見,這些人有普通匠人、烈士家屬,孤兒,還有商賈、或是最低層的百姓。走進皇城,那些禁衛軍滿臉肅殺之氣,讓王丁生出一種感嘆,給他一個禁衛師,他能把美洲打下來,送給冉明。
冉明的皇宮依舊是樸實無華,冉明並沒有利用龐大巍峨的建築來彰顯皇家威儀,相對而言,這段時間居住在皇宮中的冉明,顯得贅肉漸生。體型明顯比原來胖了一圈。不過在王丁眼中,這樣富態的冉明才有皇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