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經略西陲
消息傳到李信的手中之時,他與桓溫在襄陽已經是對峙了幾個月的時間了。這期間雙方雖然小規模的戰事發生過,但卻一直都沒有大戰。眼看着各地已經是恢復了平定,雙方似乎也有意將戰事給結束掉了。“終於是平定了!現在,就只差一個燕國了!”李信莫名的嘆了口氣,說道。
“若是再滅燕國的話,大唐便一統北方,以此時大唐之強盛,即便是江左也無法相提並論了。”屠七在一旁答道。
“是啊!不過,時機暫時還沒有到,這一年多大戰不斷,國力消耗嚴重啊!先休息一下再說吧!派人去告訴桓溫,就說本王先回長安去了,若是其要戰的話,本王隨時奉陪!”李信點了點頭,隨即卻是說道。
襄陽城內,桓溫這段時間以來心情可是遭透了,尤其是聽到各地傳來一個個唐軍勝利的消息之後,更是如此。因為,這些消息都從側面上證明了自己不如李信,這是赤~裸裸的在打臉啊!
“大將軍,李信派人來說這些,看來是有意罷戰了!”見過了李信的使者之後,桓溫心中五味雜陳,身旁的郗超則是說道。
“梁益二州落入其手,仇池被他所滅,如今涼州亦成了大唐國土,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此時正是他聲勢最盛之時,咱們怕是無力與其相抗了。照此情形下去,只怕朝廷危矣,整個天下都將落入李信手中啊!”桓溫嘆道。
“大唐強大是不爭之事,咱們如今的實力,怕是無法與之相抗衡了。以下官之見,咱們還是得趁着這個機會,儘快打造一隻強軍出來才行。否則的話,日後恐怕是無法抵擋唐軍南下!”郗超想了一下之後,建議道。
“你說的對,事到如今,再待在這裏亦是無益,咱們還是先回姑孰吧!對了,想辦法與李信交涉一下,看看能不能將桓豁給帶回來!”對於他的這個提議,桓溫也是頗為贊同,其實也是無奈了。
不過,桓豁乃是他的親弟弟,而且,整個桓氏家族之中,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桓溫也不可能就這樣放棄了。
於是,幾天之後,桓溫與李信正式約定罷手議和,兩人各自佈置下了防守之事後,便分別返回姑孰與長安了。但兩人都明白,這樣的和平,恐怕是無法持續太久的。
回到長安的李信,立刻便開始佈置起最後的一件事情來。
主要還是對於新拿下的各地進行接收的問題,畢竟,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大的地盤來,即便是以王猛他們的才能,也無法一下子安排到位的。
這還是起用了大量的年輕人,並且將之前中原之地的許多官員進行過考核之後,才堪堪安排妥當了。尤其是原地留下了一大批的官員留任,恐怕得等到日後時間充裕之後,才能夠慢慢的調整到位了。
仇池郡被划入到了秦州地界,連同周圍的武都等兩三個郡一起,這樣的話,秦州便與梁州直接接壤了。
而新拿下的涼州各地,本來涼州張氏從前之時是劃分為了好幾個州的,這一回,李信也給改了。
河西走廊的武威、敦煌、酒泉、張掖四郡,再加上南面的金城與西平二郡,北到玉門關與陽關為止,李信劃為了新的涼州。而從玉門關與陽關往西,一直到焉耆南連鄯善這一條線為止,則成為了沙州。
再往西的話,則以塔里木河為界,以北為新州,以南則為華州。華州這個名字,有着李信的一些小心思在裏面,主要是因為他日後想要宣揚中華這個概念,從而是建立起一個包容性極強的多民族國家來。
因為只有這樣,大唐才能夠有更強的生命力,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
至此,大唐便一下子多出了四州之地來。而且,新州與北州除東部之外,其他方向的邊界都沒有規定,為日後保留了很大的餘地。
拿下了涼州故地之後,整個北方除了東北一帶之外,已經是完全連成一片了。再加上西南的梁益二州,可以說,大唐在整個大勢上面已經是完成了對於江左的包圍。
到了此時,李信所建立起來的大唐,與歷史上的前秦最強盛之時已經基本上相差不多了。不過,前秦實現這一切之時,時間已經是到了二十多年之後,李信將這個時間給大大的提前了。
由於西域一帶掌控着西去的商路,對於如今的大唐,尤其是對於李信的全盤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此,對於西域一地他格外的重視。
基本上的手段,除了一個是從內地移民,增加官員及軍力,從而是保障商路的暢通之外。最重要的一個,還是在西域一帶加強了文化上面的推廣。
在他與薛瓚等人的共同議定之下,拿出了一個由禮部主導的大綱計劃來。這一個計劃,既可以說是專門針對偏遠尤其是胡族聚居之地的,也可以說是整個國家推選教育的大綱。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調了大一統,以及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雖然說一開始的時候,可能無法讓大家接受這個東西,但李信的着眼點是在於下一代下下一代以及之後的更多代。
這是一個長期而且得在千秋的事情,只要一直推行下去的話,日後大家所學的都是這樣的觀點在。只要經過了幾百年之後,相信局面便會大大的改觀了。
每每想到這一點,李信便不由的感嘆,自己來到了一個最壞的時代,但也來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便是因為在這個地方,一切都還處於相對落後,相對愚昧的時候。
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一切才會大有可為。許多的事情,如果必須得經歷陣痛的話,倒不如就讓自己來做這一切好了,只要能夠為後世留下一筆傳承久遠的富貴財富,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文化的傳播除了各級學校之外,還有更多的則是通過商路上的那些駝鈴商隊,通過這樣的口口相傳,從而是達到傳播出去的目的。再配合上大唐政權的福利措施,使得儘可能多的讓人受教育,從而是使這些觀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