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今我國家,號曰中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一首名詩,詩名《元日》,描畫了新年元日這一天千家萬戶過年的熱鬧景象。
元日這一天,長安城也頗有王安石詩中描繪的氣象。不過,因為新年再加上立國大典,長安城的熱鬧較之王詩所描繪的,要更勝一籌。
“小靜啊,你先去,我慢點再來了!”人群中,一個聲音響起,“唉,也怪我昨晚上都喝了幾杯,睡過頭了……”
“爹,沒事,不急!”被叫作小靜的女子脆脆地聲音打斷了老人的話,依舊緊緊地攙扶着老人,以免被人群里冒失的人撞倒。
路上這一對父女,正是李豬兒和義女彭靜,不過,如今準確來說,是李靜。
原來這李豬兒,自那日殺了安祿山後,並未離開太遠,而是在長安城躲了起來,等着一對兒女一旦被行刑,好歹要收斂遺體的,結果這一等,竟然變天了。
後來彭飛和彭靜兄妹尋回了李豬兒,而且,直接在彭大海的首肯下,彭靜直接過繼給了李豬兒,就此隨了李豬兒的姓。這可把李豬兒感動得簡直是老淚縱橫。而李靜也脫離了情報組織,換回了平常身份,一心一意地孝敬起李豬兒來。
而像李豬兒及李靜這對父女一樣,扶老攜幼者數不勝數,人們摩肩接踵地,都是趕着去觀看立國慶典。
慶典之地,選擇在長安城北,大明宮旁,選擇在皇城南門,即朱雀門這裏。
整個皇城,都已經封閉,並有士兵把守。除了佩戴身份牌的政務人員外,其他人都禁止進入。
這會兒,熱鬧非凡的皇宮展覽館也暫停營業了,作為皇宮展覽館館長的邊令誠,也如普通百姓一般,甚至於許許多多,像邊令誠這般,昔日皇宮的宮女太監等,也都以普通人身份去參觀立國慶典。
他們的心情,較之普通人單純的開心之外,要複雜得多。曾經,幾多韶華佳人是一入宮門深似海,只能在遙遙無期中蹉跎青春年華,最後變成一抔無人知道的黃土?又有多少男子更名改姓,只因身為閹人無顏面對祖宗?可如今,他們一個個都成了自由身不說,還有了一份可以餬口的職業,這一切,可都是安西王之功。今日,他們懷着感恩的心情,去見證一個時代之肇!
朱雀門,是隔斷長安城普通大眾與皇家貴族之間一道門戶,其內是為皇城,之中曾是各部官員辦公之地,如今,這裏同樣是皇宮展覽館的一部分,不過卻是外圍,商業化程度更高。不過,今日皇城內所有的商家也都歇業,難見人影。不過,皇城內有兩處地方,卻人影霍霍,這兩處地方,是鐘樓和鼓樓。
晨鐘暮鼓,歷來是作為報時之用的,不過,這裏,今日將鐘鼓齊鳴,敲響一個新時代。
滴答滴答,鐘樓和鼓樓之上,由工業部科技人員製造出來的這個時代僅有的兩個一人多高的時鐘,架設在基座之上。
這個時鐘,與後世西方教堂上掛的那種大鐘類似。自然,這是李無解提出構思后,綜合安西的科技人才和昔日欽天監的官員的力量辛苦攻關的成果。
時鐘上,每嗒一聲,分針每動一下,其中時間的間隔,都經過欽天監測時官員通過圭表反覆測試后,再經過技術人員的不斷實驗,最終設定的。這個時鐘,較之後世的可能要粗糙一些,但計時卻絲毫不差。
隨着時間的流逝,時鐘的時間即將指到十時。原本在鐘樓鼓樓上還切切曹曹的人群很快安靜下來。
“一、二、三……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準備!”有人出聲提醒到,接着,三年後,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敲!”
“當……”一聲悠揚的鐘聲響起,緊接着,“咚……”一聲沉越的鼓聲響起。
“當……咚……當……咚……”
一遍又一遍,鐘聲鼓聲接連不斷地交替響徹在長安城的上空。隨着鐘鼓聲傳播開來,聚集在朱雀門下以及南大街上,東西大道上,各處的人們在聽到鐘鼓之聲后,紛紛安靜下來,每個人心中不自覺隨着鐘鼓之聲數着:“一、二、三、四……”直到整整兩百聲后,鐘鼓之聲才停歇。
但此刻,每個人心中,卻依然有鐘鼓之音迴響一般,令整個人似乎沉浸於某種平和之中,不過很快,隨着一陣禮炮鳴響之聲,人們很快又被喚醒過來。
禮炮設置在皇城城牆之上,一共二十尊,響了五輪,也是一百響。
禮炮聲后,沉寂了不一會兒,突然自朱雀門下,人群突然歡呼起來,原來,安西王李無解出現了。
此刻,在大開的朱雀門中,出現了一隊人,這些人,以李無解為首,其後一步處,跟着安西總理衙門及總司令部的軍政人員。
朱雀門外,架設起的高台之上,張燈結綵一般,裝飾得十分艷麗喜慶。這裏,將是今天立國慶典的典禮台。
李無解攜一眾要員,在群眾熱烈的歡呼聲中,登上了典禮台。而後,一眾人自覺地圍在李無解兩側位置,將中間位置留個李無解。
李無解面帶笑意,看着底下的百姓,內心充滿了自豪。而在此時,典禮對面不遠處一間酒樓內,敞開的軒窗,幾多人正在關注着典禮台,而當李無解出現后,幾聲童聲不斷響起。
“是舅舅!快看,是舅舅!”說話的,自然是楊月兒。
“哪裏哪裏?”
“你看,那些人中間!”
“真的是爹爹,姐姐你快看,是爹爹!”
幾個小孩子,徑直跑到窗口,趴着窗沿兒張目而望,而尼魯帕爾以冷清秋、楊玉環、廖靜以及李無憂等人,則站在他們身後,既在照看着幾個孩子,又一邊望向典禮台中的李無解。
……
在李白的主持下,典禮開始。第一項,自然是李無解宣讀立國宣言。
“自三皇五帝始,及夏商周承,我們的先民,躬身天下,教化生民,以篳路藍縷之功勞,樹我生民之根;春秋以降,至於戰國,我們的先賢,書寫禮儀,刻畫仁心,以天地立心之智慧,鑄我生民之魂。及至秦皇,天下一統,兩漢之後,天下三分,繼而歷魏晉,經隋唐,我生民之歷史,雖有盪覆更迭,然此根此魂,保我生民,生生而不息,護我家國,流轉而不滅,此根此魂,必將照耀千年萬世。
今日,我等承接先民之意志,先賢之理想,生民之厚望,治國安天下,當以為萬世開太平之心胸,為生民服務為宗旨,同心戮力,以治天下,使我等之生民,居四域之中,擁章服之華,永垂而不朽。
故,我在此宣佈……”
李無解說到這裏,話音一頓,朝着底下看了一周后,鏗鏘念道:“今我山川,為中華之山川,今我生民,為中華之人民,今我國家,號曰——中——華!”
最後這“中華”二字,李無解是吼出來的。
話音一落,靜靜等待的人們一下子沸騰起來了,紛紛朝着李無解這邊高舉臂膀,用力握緊拳頭,大聲呼喊着:“中華!中華!中華……”
呼喊聲一浪接一浪,經久不絕,令河山震撼。
其中,有幾多人熱淚盈眶,有幾多人唏噓不已。有老者,忍不住想要跪下呼喝萬歲,但知道跪拜之禮早被安西王廢除了,所以,只得抬起滄桑的手,擦抹去眼角的淚水……
……
千年後,有歷史家書寫道:公元一八零五年元月一日,中華帝國成立。
而後,該史學家提着筆,面對着中華帝國的締造者李無解的名字,陷入一陣感慨之中。
他感慨的,一如李無解宣佈立國后,長安城乃至整個中華帝國的人們所感慨的。
“不立廟號,不定年號,前無古人之舉創啊!”有人嘖嘖感嘆道。
“可不是!”有人附和。
因為,李無解之前,歷朝歷代,只要皇帝登基,沒有不到祖廟之中祭告一番,可如今安西王稱帝,不,人家安西王直接不用帝號了,而是稱元首。安西王說,中華自此以後再無皇帝,只有元首。
不知如此,李無解還曾說到,中華之國,為生民而立。甚至在一次國慶日典禮中,喊出過中華人民萬歲的口號。
有歷史學家研究中華帝國的締造者李無解時,對其這種思想追根溯源,結果從一個安西行省的古墓發掘中找到了蛛絲馬跡——李無解大帝在還是安西王時,就已經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
“秦皇漢武也不能及的千古一帝啊!”有歷史學家又一次感慨。
“整個軍隊對李無解絕對忠誠,從而可以說,在李無解前期的統治中,實際是軍政一體,而這,恰恰保證了李無解施政理念的完全貫徹!”也有人注意到,自李無解建國后,沒有發生過一次軍事政變,於是好奇探究:“試分析李無解軍事思想對維護其統治帝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