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多事”之村

第8章 “多事”之村

“河東是北江省省會,也是一座老工業城市,憑藉自然賜予它的富饒的煤炭資源以及源源不斷的河水,這裏的工業自明末清初出現萌芽,逐步發展壯大,繁衍至今。

儘管周圍很多城市都經歷過飢荒等天災人禍,這裏卻一直像個世外桃源,人們的心氣兒也似乎更高些。

然而,這幾年隨着資源的衰竭,河東也顯露出破敗景象。

這座城市的建設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當時,這裏的城市規劃被視為標杆。但如今不少主幹道由於年久失修,變得坑窪不平,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裸露的石子,街道兩旁的居民樓、寫字樓多數還是老式風格,沿街的兩層門頭房大多是用燈布、噴畫做的招牌。夜晚降臨,燈箱亮起,光線昏沉,一幅上世紀90年代的景象,舊而臟。

比城市破落更可怕的是人心的蕭條。也許是長期的富足生活所致,這裏的人們變得墨守成規,不思進取,整座城市也逐漸沉寂,越來越多有闖勁、有能力的年輕人開始逃離。

眼看被周邊城市追趕上來,河東市壓力越來越大,加快了發展轉型的步伐,北移東擴戰略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啟動的。在北移東擴規劃當中,駱河村的拆遷改造至關重要。

按照規劃,未來五到十年,這裏將依託金融、互聯網等產業打造新區,其中最核心的是一片CBD,包括建設一條雙向10車道超寬馬路、高檔寫字樓群以及大型商超等等。為了吸引本省和外省企業入駐,當地政府還打算把全市最好的醫院、學校等遷建至此。

駱河村的重建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它關係到整個新城建設是否可以如期推進,也關係到河東市能否實現彎道超車,重回北江省第一的位置。

駱河村地處河東市東南部的城郊接合部,耕地面積300多畝,村民300多戶。明嘉靖年間,駱氏家族幾十口人從四川遷居至此,取名駱河村。如今的駱河村,駱家有差不多200戶,仍是第一大姓。許姓僅次之,族人百十戶。除此之外,還有王、陳等外來姓氏。

當然,隨着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和村民外出務工的逐漸增多,如今的中國農村已經遠非傳統意義上的鄉紳社會、宗族社會,大姓不再是鄉村自治架構的主導者,一些具有開拓精神和經營頭腦的鄉村能人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村裏的帶頭人。駱河村也是如此。

說起駱河村的鄉村能人,37歲的許昌林算得上是一號人物。許昌林的家族是駱河村第二大姓。雖然是個大家族,他自己卻出生在一個標準的小家庭。父親兄弟五個,唯獨他自己生了個獨苗。

更不幸的是,父親早年因為打工患了肺病,早早地離開人世,拋下他們母子二人。不僅如此,為了給父親看病,家裏辛苦積攢的十幾萬塊錢花完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

自幼家境貧寒,許昌林選擇了多數同齡人的道路,初中畢業就出來混社會。正所謂社會是最好的大學,許昌林逐漸適應了生存法則,混得如魚得水:10年前,一條在建高速公路穿過駱河村,公路路基、橋墩的石料土方都需要供應商。許昌林抓住這個機會,從親戚鄰居那裏借來十萬塊錢,愣是包下了這個項目,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從項目里嘗到甜頭的許昌林一發不可收拾,又到處承包各種工地項目,還在鄉鎮裏開了一家飯店,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成功人士。

商而優則仕,許昌林生意做得風風火火,也想在村裡大展拳腳。在兩年前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許昌林與駱景晨同台競選,村民們原以為駱景晨家族勢力大、在村裏有威望,當選是毋庸置疑的,沒想到許昌林卻像一匹黑馬殺出重圍,最終成功當選。

與許昌林的草根起家相比,駱景晨更像是駱河村裡信仰般的存在。

上世紀80年代初,駱景晨成為全村第一個高中生——知識淵博,又寫得一手好字。那時候,村裡誰家有個紅白喜事、訃告喜帖,都要找他代寫;有了什麼難斷的家務事,也會找他解決。加上家族龐大、年長威增,久而久之,村民們看他的視角越來越上揚,跟他說話時,都要端坐一旁,畢恭畢敬叫一聲叔。

在村委班子裏,許昌林和駱景晨這對搭檔是一個奇特的存在。

37歲的許昌林是村委會主任,61歲駱景晨是副主任;長輩跟晚輩當副手,在駱河這個小圈子裏,這個話題足夠全村村民半年的談資,這是奇一。

許昌林是官場菜鳥,從政不到一屆(三年),駱景晨擔任村幹部已經十多年,論資歷、論威望,都在許昌林之上。這是奇二。

至於第三個奇特,則是前兩個奇特都不算奇特。為什麼這麼說?駱家跟李家一直不對付,這是村裡公開的秘密。

在農村,人多就是硬道理,駱家是大姓,有天然的優越感;李家雖然人少,但是這幾年也出了不少能人,自然不願低人一等。大姓總想處處壓着小姓一頭,有時候又壓不得,於是沒辦法,就拿拳頭講道理,所以衝突時有發生。

村民們原本以為這屆村委會矛盾重重,然而恰恰相反,駱景晨多次在公開和私下場合對晚輩們講,家族矛盾跟公家的事是兩碼事。誰當村主任不重要,關鍵是能帶領村民致富,如果哪個駱家人故意找碴鬧事,他駱景晨第一個不答應。此話一出,同族人沒有一個敢違抗。而許昌林也自知威望不足,凡事都盡量找駱景晨商量。

正因為這樣,兩人在鎮裏成了一對黃金搭檔,給駱河村的發展帶來不少好處。

前年,許昌林當選村主任第一年,通過全村集資重修了那條通往外界的公路,當然這錢的大頭還是他許昌林出。去年,在許昌林的推動下,大家從村民中選出了一個環衛員,專門負責村裏的衛生清理,駱河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這其中,駱景晨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農民是最實際的,評價好官庸官的標準也很簡單:能不能給大家帶來好處。許昌林和駱景晨兩年做了這麼多事兒,自然也是得到村民們的認可和擁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浮塵之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浮塵之外
上一章下一章

第8章 “多事”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