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聖旨與孩子

第11章 聖旨與孩子

趙匡美帶着大軍一路向前,到了皇城之下。

同樣向著東方,距離仁和門最近的左掖門已經大開,石守信就站在門前。

開門迎主,可惜沒等到趙匡胤,不免略微有些失望。

反倒首先瞧見眾人拱衛着趙匡美,心中不由生出些許詫異來。

他不是在定力院嗎?怎麼轉眼間又在這裏?

原以為張令鐸是這場兵變最大的變數,但也許……

趙匡美才十幾歲啊,一個乳臭未乾的毛小子,會是他嗎?

石守信驚疑不定,心情有些複雜。

腦海中記憶浮現,趙匡美一眼便對上號。

石守信不算格外高大,但健壯精悍,一雙眸子目光深邃,格外犀利。

“石將……石大哥,有勞,辛苦了。”

大哥,多親切的稱呼啊!

身居高位,容許對方稱兄道弟,要麼是親近之人,要麼就是給對方面子。

但是今夜,趙匡美這般呼喊,反而讓石守信有些局促。

“三公子不必客氣,直呼末將姓名便是。”

“石大哥哪裏的話?你與家兄乃是結義兄弟,自然也是我的兄長嘛!”

是啊!

大家同為義社兄弟,想當初世宗皇帝在朝,自己的地位甚至比趙匡胤更高。

可惜時移世易,天差地別。

從今往後,兄弟就兄弟不再,君臣有別。

一時間,心裏有點不是滋味。

石守信低聲道:“不可,君臣名分不可亂。”

“那是與家兄之間,我亦是臣子,同殿為臣,稱你一聲大哥並無不妥吧?”

趙匡美心裏清楚,在杯酒釋兵權之前,石守信仍舊是軍中頂要緊,最有權勢的將領,尊敬幾分是有必要的。

“那好,三郎,宮裏就交給你們了。”

石守信沒有入皇城,不知道是為了避嫌,還是心中有愧,不敢面對符太后和小皇帝,抑或是其他緣故。

趙匡美也不客氣:“那好,石大哥在此處等待家兄吧,我等先行入宮,拜見太后與官家。”

瞧見此情此景,張令鐸越發覺得自己選擇沒錯。

外有高懷德,內有石守信,南城還有一個王審琦,區區一道內城牆,如何攔得住趙匡胤呢?

這天下,註定是要改朝換代。

……

皇宮之中已經得到趙匡胤大軍進城的消息,早已亂作一團。

潘美率領的先鋒軍立即出動,首先圍了值守宰相、官員們的辦公之所。

這些人至關重要,必須暫時限制。

與此同時,楚昭輔帶着人馬封鎖了宮城,確保符太后和小皇帝都在掌控之中。

趙匡美沒有去見宰相,那是大哥趙匡胤的事情,那個級別的對話,自己暫時沒有資格參與,不能越俎代庖。

不過,普通值守官員還是可以的。

趙匡美沒有去別處,直奔值守的翰林學士之處,他們負責起草詔書。

兵變之日,後周朝廷定然有各種聖旨詔書發出,必須予以追查、截留。

聖旨這東西意味着正統與合法性,一旦流出去,為禍不小。

也有必要查查,大周朝廷今日都給何人,發過什麼聖旨?

瞧見闖進來的軍卒,素日裏研墨執筆的翰林們不免驚慌失措,唯獨一位中年文官處變不驚。

“諸位不必驚慌,在下只是來瞧瞧,諸位今夜的差事是否已經完成。”

“尊駕是何人?”

到底還年輕,存在感很低,除了石守信那等趙家世交外,朝野沒幾個人認識趙匡美。

“趙匡美,請教閣下名諱?”

中年文官眉頭微動,欠身道:“翰林學士承旨陶谷,見過……公子。”

“原來是陶學士,失敬。”

趙匡美笑道:“家兄即將進宮,命我等先行前來探望,安撫諸位。

放心,家兄已有嚴令,大軍秋毫無犯,不得侵凌太后、周官家,公卿大臣。”

“如此甚好!”

在場的翰林們哪個不是惴惴不安,碰上改朝換代這種事,弄不好就會血流成河。

他們身在皇城,首當其衝,又怎能不擔心,不害怕呢?如今總算是吃了顆定心丸。

“今日的聖旨可都起草完畢?”

“是。”

“我瞧瞧。”

“呃……是!”

不用趙匡美多說,也無需陶谷點頭,年輕的文官們便立即遞上擬好的聖旨,以及留存的副本。

趙匡美匆匆瀏覽,一部分是關於人事任命的,比如韓通節制東京兵馬等等,也包括罷黜張令鐸的那一份。

除此之外,最多的便是號召各地將領勤王的詔書。

粗略看了一下,接旨之人不分先後,有天雄軍節度使,魏王符彥卿,滑州刺史符昭願、淮南節度使李重進,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李筠、長安保義軍節度使袁彥……

要麼是皇室姻親,要麼都是三朝忠良,且各個手握重兵。

看來真是被逼急了,符太后也顧不得天下大亂的危險,號召這麼多將領起兵勤王。

其中個別不服倒也罷了,若是群起而攻之,江山瞬間便會分崩離析,趙家也將危如累卵……

幸好,聖旨尚未發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諸位都是忠於王事的勤勉之臣,很好!”

趙匡美停頓片刻,悠悠道:“不過,好似少了一份聖旨啊?”

“少了一份?”

“沒錯,官家意欲禪位,你等奉旨起草的詔書呢?”

……

趙匡美走了,不用多說,翰林都是人精,豈能不明白。

尤其是那位飽讀詩書,心思通透的陶學士,已然搶着應承下此事。

他是文臣,自然不能像高懷德、張令鐸、石守信等人開門迎主,但同樣有機會立下從龍之功的。

無需搏殺,一支筆就夠了。

今夜,一份禪位詔書的分量,與一座城門不相上下。

所以,趙匡美相信陶學士一定會窮盡畢生所學,寫出一篇辭藻華麗,盡善盡美的詔書來。

很令人期待啊!

……

接下來,就是後庭了,起碼保障秩序不亂。

然而願望很美好,現實卻很糟糕。

就在趙匡美前往後庭的路上,潘美派人來報,有人意欲護送柴氏皇子突圍。

這還了得?

一份正式的勤王詔書流出去,尚會有一堆麻煩,更別說一位皇子。

血脈傳承,香火祭祀,皇子是正統代表。

柴榮任意一個兒子,哪怕只是襁褓嬰孩,一旦落入那些忠於後周的節度使,或者野心之輩手中。

便是一張王牌,可以名正言順討伐趙匡胤,江山歸屬可能會生出變數。

趙匡美趕到時,才知道來龍去脈。

宮中有忠於後周是人,意圖護衛皇家出逃,奈何符太后和小皇帝柴宗訓被困在垂拱殿。

所以他們動了別的心思,打算抱着不足兩歲的紀王柴熙謹出逃,不巧被潘美等人發現了。

事態嚴重,潘美不敢怠慢,一邊知會趙匡美,一邊攔截。

交手之手才發現,護衛柴熙謹的竟然是一幫頂尖高手,興許是宮中侍衛吧!

儘管一路逃奔,小心翼翼,已經快要接近左掖門,可惜還是被發現了。

雖然是高手,奈何人數太少,自然經不起歸德軍悍卒的圍堵,很快便或受傷或被擒。

今夜兵變,不流血。

所有人都儘力恪守着這道底線。

侍衛好處置,難辦的是柴熙謹,小傢伙受到驚嚇,在乳母懷中嚎啕大哭,甚是可憐。

如何是好?

“三公子,柴氏皇子,留着終歸是禍患,不若……斬草除根。”

有人給出了建議,不無道理。

趙匡美盯着哭鬧不止的小傢伙,一動不動。

“自古皇室餘孽,留着都是禍患。”

“雖說稚子無辜,但大局為重,還是一勞永逸的好。”

“三公子若顧惜名譽,我等出手便是。”

前半夜沒得到機會的人,爭先恐後想要搶上一份“從龍之功”。

張令鐸父女聞訊聞言而來時,眾人正在勸說趙匡美。

張含靈默默看着,她很好奇這位時而狡猾老道,時而謙謙君子的“三公子”會怎麼做?

對一個兩歲孩童下手,於心何忍?趙匡美做不到。

屆時送去符太后處養着?

不行!

這個孩子得養在明處才行。

今晚這一鬧,民間說不定會以訛傳訛,紀王得親信掩護,逃出皇宮云云。

明末朱三太子可不就是如此嘛,清朝開國幾十年都為此不得安心。

大宋,不能“重蹈覆轍”。

為杜絕謠言,這孩子得時常露臉才行,但符太后和小皇帝卻需要不斷削弱存在感……

“不可,稚子無辜,於心何忍啊!”

趙匡美沉聲道:“還是把孩子送去民間,找個穩妥人家收養吧!”

輕紗遮面的張含靈微微點頭,她不知道趙匡美的長遠擔心,但對其做法十分讚賞。

他,也是個心地善良之人!

至於這孩子,與其做個亡國皇子,還不如趁着年歲小,不記事,無憂無慮在百姓之家長大。

只是,前朝皇子誰人敢收養呢?

沒想到,趙匡美話音落地,潘美便開口道:“潘某願收養此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我為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我為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 聖旨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