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太史歸心
在眾目睽睽之下,張飛咳咳兩聲才說:“沒辦法,只有四門打出去!”
“……”眾人絕倒,原以為張飛會說出什麼妙計,結果還是硬扛,這說也等於沒說。
“打出去!”陸儁咬了咬牙說:“守廬江城我還心中有點底,可以守上一年半載,打出去,城外的玄襄軍陣可是個無底洞,我們這點人塞牙縫都不夠。”
“祖父大人,任何軍陣都有虛實之佈置,也有攻守之處,玄襄軍陣也不例外。”小陸遜這時開口道:“想從廬江城突圍,不說破陣,最少需要一個識陣之能人。”
“遜兒言之有理,可是我們現在去那裏尋這麼一個高人?”陸績嘆道:“廬江城被圍,想求救兵都難也!”
張飛等人商量來合計去都沒個好主意,最後不了了之,先守好廬江城再說吧,不然呢!
……
廬江城外,孫策大營。
“果真是張飛!”孫策在周瑜回營后,猶有不信地說:“據父親言,當年張飛單騎馳援,我可欠其人情,這可如何是好?”
“確實是張將軍!”當年的親歷者老將韓當開口道:“少主,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張將軍勇冠三軍義薄雲天,確實對我軍有活命之恩,然而如今各為其主,張將軍不會留手,我們也不必念舊情。再說少主差點折於張將軍矛下,也算恩怨兩清,異日對戰各憑手段。”
“話雖如此,當年之情不能忘,此次打廬江城,我絕不傷張飛性命。”孫策大氣地說:“至於我被張飛打傷,只怪我學藝未精。”
這就是江東小霸王孫策孫伯符,重情重義恩怨分明。這也麾下文武歸心又擔心的主公,跟着干不吃虧,卻又擔心主公吃虧。
周瑜扶額,有點無力吐槽,糾結了一下才說:“伯符,要不你去讓張飛離開廬江城。”
“他會聽我的?”孫策不明白周瑜什麼意思,聲音有點小地說:“還是瑜弟的玄襄軍陣困不住張飛?”
“對呀,他張飛不會聽你的,只會對你往死里揍,所以說在大是大非上人情算什麼。”周瑜瞪了孫策一眼說:“玄襄軍陣雖然玄妙,可是我軍將士還不夠精銳,玄襄軍陣只能發揮出十之一二的威力,還真困不住張飛這等絕世猛將。不過也就張飛這等絕世猛將,余者不足慮也!”
“瑜弟之意我明白,不過對張飛我絕不會下死手,人情總得償還一二。”周瑜之意,孫策何嘗不明白。還是那句話,孫策到底是孫策,是英豪,而不是奸雄。
“好吧,只怕張飛未必領你這人情。”周瑜嘆了口氣,妥協道:“從今天起,對廬江城只圍不攻,抽調兵馬佔領廬江郡其他城池,將廬江城徹底孤立起來。”
從周瑜下令起,孫策軍只將廬江城團團圍住,再也沒有主動攻城過。同時周瑜抽調部分兵力,很快將廬江郡其他城池一一佔領,廬江城真正成了一座孤城。
……
且說在荊州的豫章邊界單槍匹馬救了劉繇的太史慈,太史慈救了劉繇之後,就返回原駐守之地涇縣,向自己帶領出來的五百人馬說明欲投奔青州劉備之意。
太史慈本只是過告辭一聲,順帶徵求下大夥的意見,不料眾人都願意跟着太史慈。太史慈自然欣喜萬分,帶着五百人馬離開涇縣向北而去。
太史慈帶着五百人馬自然快不起來,一路慢騰騰走着。讓太史慈更意外的是,不少兵敗走散的劉繇軍紛紛加入了隊伍,等太史慈來到長江邊時,隊伍已達到誇張的一萬之眾。
隊伍壯大了,行動起來就更緩慢,還好當年太史慈有和趙雲等人一起遷移百萬之眾的經驗,倒也井然有序,還具有相當的戰鬥力。
“報,太史將軍,前方不遠處駐紮着一支約二到三千的騎兵,未知何方馬。”太史慈領兵正在長江邊上行走,有前方探子來報。
“再探!”太史慈劍眉一皺,實在想不起是何方兵馬。據太史慈所知,孫策正在打廬江郡,沒理由在這裏駐紮一支兵馬。再說孫策有多少騎兵,太史慈焉能不知。太史慈一邊思索,一邊下令隊伍停止前進準備隨時戰鬥。
沒等探子再次回報,就有數騎朝太史慈而來,其中有人高叫:“前方可是太史慈太史子義將軍,我們是張飛張將軍和顏良顏將軍麾下。”
“張將軍和顏將軍所部?”太史慈死活不明白這兩個傢伙怎麼到這裏來了,不過也沒多想,亦高叫:“正是我太史慈!”
“哎呀!真是太史將軍,大好啦!”喊話的是張飛的副將,既知道此行主要目的就是接太史慈,也認識太史慈,太史慈也認識他。
兩人見面,將前因後果一講,太史慈感動之餘,更慶幸自己的決定。太史慈對張飛的副將行了一禮道:“我太史慈何德何能,蒙侯爺如此厚待,勞張顏兩位將軍親至。”
“太史將軍,大道理我不會說,我只記得侯爺就是命令我們前來接太史將軍。至於陸家之事只是順手而為,次之!”副將回了一禮道:“張顏兩位將軍被困廬江城,我們又不敢妄動,太史將軍來了正好,不宜遲,我部二合為一,一切由太史將軍作主。”
太史慈聞言,熱血沸騰,也顧不得謙讓,朗聲道:“好!我必盡全力為侯爺一戰!”
士為知己者死,劉備本就待太史慈甚好,這下聽聞孫策打劉繇,又特命張飛和顏良兩個來接太史慈,太史慈除了感動,就是願為劉備肝腦塗地。
一支有猛將帶隊的精銳騎兵,比一支沒有猛將帶隊的精銳騎兵,所能發揮的戰鬥力高上一籌不止。再說太史慈本身還對帶兵帶騎兵都有一套。當兩部二合為一,一股衝天的殺氣騰空而起。
張飛所部駐紮的地方離廬江城很遠,太史慈接手所有兵馬後,也沒多作停留,很快向廬江城方向運動。
……
廬江郡,皖縣。
自從孫策圍住廬江城后,廬江郡就處於一片兵荒馬亂之中。在孫策分兵攻打廬江郡其他城池時,廬江郡更是人心慌慌,就算孫策軍不亂殺無辜,還是有不少人離鄉出走。
廬江郡皖縣也不例外,孫策軍還沒打到,皖縣縣城就已是一座空城。皖縣喬家是大戶,有家產,有護院私兵。然而在如此大勢下,只有二個選擇,一是投靠孫策,二是背井離鄉。
至於說與孫策抗爭,喬公還沒老糊塗。看了眼一對國色天香的姐妹花,喬公決定全家搬遷,目標荊州。
喬公一家浩浩蕩蕩千餘人,離開皖縣,剛來到了長江邊上,就迎來了一夥兇殘的水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