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朝堂爭執

第七百三十七章朝堂爭執

南詔國一切順利,可吐蕃戰場卻給了長安還在爭吵不休的君臣一個驚嚇。

接替柴紹出任定襄軍統帥的蘇定方吃了一個大敗戰。

在定襄軍攻打吐蕃的時候,後方突然出現數萬大軍,給蘇定方來了個前後夾擊,蘇定方的軍陣被後方殺來的數萬人衝散。

加上抗帥旗的士兵在混亂中摔倒被踩死,大軍一度以為新來的主帥陣亡了,士氣低迷被吐蕃殺的潰不成軍。

等蘇定方再度舉起帥旗,呼喚士兵作戰的時候,戰局已經大亂,無奈之下蘇定方只能鳴金收兵。

潰退時又被敵軍追擊掩殺,退回軍營一清點陣亡近一萬將士。

當得知後方的敵軍是突厥派來馳援吐蕃的大軍時,蘇定方氣的連殺數名定襄來的斥候,貽誤戰機,致使萬人陣亡,這樣的斥候留之何用?

他向朝廷上書請罪的同時,也向朝廷提出質疑,突厥數萬大軍出動,為何隴右至定襄沿途無人知曉,無人阻攔,非要等到定襄才有斥候發現,貽誤了戰機。

李承乾放下這份用血寫的請罪書,怒拍龍椅吼道:“蘇定方這不是向朕請罪啊!他是在想朕討一個公道,數萬人馬疾馳那是塵土飛揚,聲若雷霆,沿途經過多少邊城,關隘,居然無一人知曉動靜!”

“陛下,此戰非正義之戰,大敗不足為奇,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廷將祿東贊懸屍城門,本就失了道義…”

“給朕拖下去,廷杖三十,流放幽州!”

那個大臣還沒有說完,李承乾便怒吼着,那大臣看了御階一眼,不待金瓜武士拿人,自己解下官帽平靜的走出了大殿。

太極殿上一片寂靜,許多大臣都反對再發動戰爭,這已經爭吵了數個月了,如今出了這事,頓時就成了他們一個重大的突破口。

只是他們沒想到李承乾的態度居然這麼強硬,話都不讓說完直接就將人流放了。

“朕問的是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置,不是問這場戰爭該不該,犯我大唐其罪不赦,莫說他們沒將祿東贊交出來,便是他們交出來了,這戰也要打。”

李承乾紅着眼的說著,之前吐蕃的捷報接二連三,那是大快人心,如今吃了這麼大個敗戰卻是非戰之罪,而是有人吃裏扒外,着叫李承乾如何受得了?

“臣以為可以由許傑接任隴右總管一職,再將一直在扶桑歷練的各家子弟調回來充職隴右至定襄各城,隘的官職。將這些將領押回長安受審。

是有人通敵了,還是受人指使了,交由龍辰一查便知。此外讓許傑立刻發兵突厥,膽敢插手大唐的戰事,不踏破突厥王帳決不罷休。”

蔡聰這個兵馬大元帥殺氣騰騰的說著,一萬多將士啊!那需要父母生養十六年才能上戰場,如今就這麼斷送了,叫他如何不心疼?

他的目光在百官之間不斷巡視,幾個輔臣淡定的平視着它的眼神,而其他官員則低頭不敢對視。

“此法可行,只是這許傑何時能到?戰機片刻不得耽誤,等他從海上歸來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李承乾點點頭的說著,突厥不將他放在眼裏,不好好收拾一下,他這口氣不順。

“陛下,南詔,高昌,吐蕃,突厥,四線作戰恐怕朝廷會吃緊,即便是勝了,臣只怕也是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啊!”

魏徵站出來大聲的說著,這話其實水分很大,南詔國根本沒打起來,甚至都不需要朝廷撥銀兩,而高昌,那些西域小國為了霸佔高昌,那簡直就是瘋了一樣,根本不需要薛仁貴動用手下的兵。

“蘇定方被伏的消息傳回長安后,臣已經派徐源領三千將士前往協助,一萬將士的死,臣定叫那吐蕃與突厥拿十萬人命相抵。至於許傑等人早已秘密返回,如今在揚州待命,只要陛下聖旨一到,他們立刻就能趕赴邊疆。”

蔡聰平靜的說著,房玄齡立刻指着蔡聰喝道:“密調將領離位這是大忌,蔡聰你這是想要做什麼?”

“哼!”

蔡聰冷哼一聲,不屑的說道:“如今本王為兵馬大元帥,陛下又許我調兵之權,何來密調之說?本來這許傑是本王等有人勾結佛道作亂的時候用來殺人的,如今看來反而派上其他用處了。”

“陛下,一戰揚威天下苦,這戰不能打,不能打啊!刀戈動亂天下百姓必將苦不堪言啊。”

房玄齡見拿蔡聰無計可施,便跪在地上對李承乾哭訴。在他心裏李承乾跟李世民差太遠了。

李世民雄才大略,又能隱忍,剋制心中的暴戾之氣,使百姓安居樂業,萬邦來朝。

而李承乾年輕氣盛,雖然繼承皇位的年紀跟李世民差不多,卻熱血好戰,還偏信蔡聰。雖說不是昏君之向,但隱隱已經有了暴君之相。

“以房相之見,應當如何處置?”

李承乾漠然的說著,看着房玄齡的眼神帶着毫不掩飾的厭惡。

“戰亂必定帶來流離失所,故此臣以為當退兵,與吐蕃突厥簽訂互不侵犯之盟約。”

房玄齡咬咬牙的說著,這麼做雖然有失國格,又讓李承乾厭惡,被百姓唾棄沒有骨頭,可總比貧窮,死亡,百姓流離失所來的好。

“先帝曾經訂下十二字國策,朕本以為愛卿是先帝託孤輔臣必定會執行先帝的意志,卻不想這半年都不到,便被你拋之腦後了。”

李承乾冷冷的說著,他真想一腳將這些不適合朝代發展的老古董踢出他的朝堂,可又怕引起朝局動蕩。

房玄齡低頭不語,他問心無愧,哪怕說出這番話以後,他能感受到身後許多同僚將憤怒的眼神注視在自己的身上。

“此事便以蔡聰所言,不得再議。另外三千人不夠,蔡聰你再增派三千人,在吐蕃前往突厥的道路上埋伏。許傑一旦攻打突厥,身在吐蕃的突厥兵必定回援,朕要他們回不去。”

李承乾壓下心頭怒火平靜的說著,只是這話讓人覺得摸不着頭腦,三千人便想留下突厥數萬精兵,這是天真還是另有玄機?

退了朝,李承乾在批閱奏摺,楚瑤跟王皇后在一邊逗孩子,這時候內侍來報蔡聰求見。

蔡聰進來后看見楚瑤在帶孩子玩耍,便認真的說道:“這樣做就對了。若是還在咱們家,你把家裏所有的事務都接管了,我也不說你什麼。但是入了宮就要守宮裏的規矩,莫要讓幾位輔臣堵着家門說母親沒有管教你。”

楚瑤癟了癟嘴沒有搭話,李承乾在一邊尷尬的不行,這楚瑤早在東宮的時候就經常幫他精簡奏摺,登基以後也就照舊了,沒想到卻被這麼多人詬病,實在是他的過錯。

見楚瑤不說話,蔡聰搖了搖頭也沒有介意,而是轉頭認真的對李承乾說道:“我要親自領兵作戰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該出發了。”

這話一出在場三人皆驚,王皇后心想着不是已經派將領出去了嗎?楚瑤則擔心哥哥出征是否安全;而李承乾則不明所以,所有事情不是都安排的井井有條了,那還需要蔡聰親自領兵?

“突厥細作傳回來的消息,今次突厥出兵是由祿東贊之子欽陵遊說所致。而這欽陵並沒有跟隨突厥軍回到吐蕃,反而一路朝着大食和戒日而去。這大食國主與我有殺子之仇,又在海上被我大唐殺個片甲不留,必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大好機會;而戒日這些年與海軍多有廝殺,若是大唐能衰敗,他們在海上將無往不利,所以他們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風華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盛唐風華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七章朝堂爭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