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章:大禹的時代
不過,根治了水患以後,剛剛退去洪水的土地又過於潮濕,大禹便讓益分發給民眾種子,並且親自教導他們種植水稻。
此時,大禹在治水成功以後自然也在人族中有了極大的威望,甚至還隱約超過了當今的人族共主帝舜。加上此時的帝舜年紀已經非常大了,有些人甚至說大禹日後一定會接替帝舜成為下一任人族共主。
所以,在一時間,帝舜的心中對於大禹也是忌憚不已,正如當初已經治水成功的大禹的父親鯀一般。所以,在水患再度爆以後,帝舜便藉機殺了鯀。
雖然說大禹的老師是截教的大弟子多寶道人,和帝舜的師父金靈聖母師出同門。所以說,帝舜和大禹也可以算得上是同門師兄弟了。
但是,帝舜可並不想將人族共主之位傳給大禹,因為他想像當初的人皇軒轅黃帝一般將人族共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所以,帝舜就在祭祀鬼神的大典上將治水成功的功勞歸功於鬼神之助。
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後又過去了裏面,帝舜也終於功德圓滿。在功德圓滿證道人皇以後,帝舜便將自己人族共主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商均,自己也跟隨着人族三祖以及歷代人皇返回了人族祖地。
此時,人族結束了帝舜的時代,帝舜的兒子商均成為了新一任的人族共主。與此同時,為人族徹底根治水患的大功臣大禹也為了避嫌躲避到了陽城。
可是,雖然帝舜的兒子商均已經成為了人族共主,又是帝舜的兒子。但是,商均在人族的威望實在是太低了,全天下的諸侯都看在眼裏,心中對帝舜傳位於商均更是不滿,所以自然也不會對商均服氣,更不會聽從商均的指示。
所以,時間這麼一長,全天下的各路諸侯紛紛不再朝見現任人族共主商均,而是去朝見身處陽城的人族大賢大禹。
如此,在全天下各路諸侯的擁戴加上三番四次的明裡暗裏的較量之下,現任人族共主商均最終無奈退位讓賢給人族大賢大禹,五十三歲的大禹終於正式即位人族共主,以安邑為都城,國號夏,姓姒氏,史稱夏禹。
夏禹在繼位以後分封了曾經歷代人皇的後代,比如說分封帝堯的後代丹朱於唐,分封帝舜的後代商均於虞。並且改定曆日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而就在此時,人族中原地區各部落已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夏禹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
他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當時,古越部落族長防風氏總想自己獨霸一方,並且還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從夏禹的命令。於是,夏禹便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
經過這一次的殺雞儆猴,全天下各地的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強大和夏禹的神聖,再也不敢冒犯禹王,而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自此,夏禹的勢力範圍達到了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懾天下,人莫不尊。
另外,在受命治理水患的過程中夏禹的足跡可以說是遍佈天下,對各地的地形、風俗、物產等等都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後來,夏禹又重新將人族的疆域規劃為九個大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然後任命官員進行管理,並且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和數量。
說起來,截教對於大禹的教導和治理水患的過程中可以說是不留餘力,這些種種的種種大禹自然也都看在心裏。
所以,在投桃報李之下,夏禹也是在人族內部大力宣傳通天教主的截教。經歷了帝舜和大禹兩代人皇以後,截教在人族內部也是一度興盛起來,並且直接大大的超越了人教、闡教以及西方教。
如此一來,截教對夏禹的支持力度也是更加大了起來。見此清醒,大禹終於安下心來,也將更多的心力轉向人族百姓的生活上。
夏禹,人族中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偉人。大禹的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在一起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大禹也時常親自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
而且,每次成功治理一個地方的水患以後,大禹都會主動團結當地的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重新安居樂業。
至此,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後,人族也完成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協作以及密佈天下的各種水網工程。之後,在夏禹的英明領導下人族迅速從這場滔天洪災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而且還迅的打破了阻礙前進的囚籠,人族又進入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輝煌時期。
時間轉瞬即逝,夏禹在人族也執政了數十年。但是,夏禹卻始終感覺自己功德未滿,好像有什麼事沒有做一般。於是,便向他的老師多寶道人請教。
聽完大禹的一番話以後,多寶道人也是推算了許久夠才開口說道:“嗯,人族當立三皇五帝鎮壓人族氣運當可讓人族氣運不衰,從而永保天地主角之位。而你正是人族五帝中的最後一位,需使人族氣運圓滿方可成功證道。”
從多寶道人這裏得到了指導以後大禹便返回了都城中,更是苦思許久。但是,仍然沒有一個讓人族氣運圓滿的方法。
而就在此時,李源也是派出了自己的坐騎小火攜帶部分首山之銅前來指點和幫助大禹。在李源的指導之下,大禹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於是,大禹下令各個大洲上供當地的青銅,將這些青銅和首山之銅相融合,終於成功鑄造出了九口大鼎。隨後,又取天下人族之血灌注其中,並且以人族九州之名為九鼎命名。分別是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