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 大凌河

第六十九 大凌河

吳三桂聽完,自是輕輕一笑,默默不語。

關於墨慚那日城下的事情,畢竟只是幾位年輕人鄉間野談之下的好奇心,隨後的話題,便扯到了歌頌崇禎與軍國大事之中。

“長伯兄,皇上此次令孫老挂帥遼東,這本是極好的,可孫老已經連上了兩道加固防線的摺子,都讓皇上給駁了去,又是為何?”吳偉業接過身旁侍女斟滿的酒杯嘬了一口,問道。

“這個事兒桂亦是疑惑的緊,按理說修築寧錦防線是早在天啟年間孫老任遼東經略時就定下的調子,當時兵部吏部也是都支持的,戶部也是大批的款子撥了出去,好歹沒喝太多兵血。我舅舅此次奉命去錦州......算了,皇上的心思我等怎猜得透。”吳三桂剛要開口長篇大論,忽的想起了自己的舅舅祖大壽,這話鋒一轉也不提了。眾人心中亦是知道些內情,理解的舉杯共飲,默默岔開了這個話題。

當年墨慚的戲份一殺青,當時一直跟在袁崇煥身邊的祖大壽(袁心腹)親眼看見袁崇煥被‘崇禎’押入大牢,祖大壽當時見狀,又驚又怒。一個衝動勁兒(或者說怕死勁兒)上來,就帶着關寧鐵騎離開北京。這一下子可給‘崇禎’氣了個半死,最後還是袁崇煥在獄中寫了封信,追到了錦州才把祖大壽給叫了回來。又被袁崇煥的老領導孫老孫承宗從中斡旋(忽悠)了一番,才有了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雖在後來收復永平的戰鬥中還立了功,不過在祖大壽眼裏這天威難測(特別是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後),從此以後,祖大壽十分小心得很,從不隻身離開軍營,生怕叫東廠的特務抓了去。

祖大壽不知,不管是前世還是現在的崇禎,對祖大壽一直都是沒有起殺心的。如果說前世的祖大壽在崇禎眼裏是自私,跋扈,令人生厭。那現在在崇禎眼裏,祖大壽依舊是自私,跋扈,令人生厭,不過對大明依舊是忠義的。這就是歷史,無善無惡,沒有一位臉譜化的人物,都是凡夫俗子......

崇禎拒絕孫承宗修築寧錦防線的原因,是因為崇禎心知有一場重大的戰爭必須要在發生之前就將其制止,便是這即將要發生的大凌河之戰。

簡單來講,關寧錦防線是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后經連山、塔山、松山、錦州,直抵大凌河。大凌河是古代溝通東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徵討烏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麗,均以大凌河谷為行軍主道。大凌河城(今凌海市)位於錦州東三十餘里,是屏蔽錦州的重要防線。明軍若要固遼,就必修此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凌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諸君此時便知道這大凌河的重要性了吧,可就是這三建三...的時候,出了事情,皇太極扭了幾下花花腸子,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而不攻。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凌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忘了填句嘴,此時負責修築大凌河的就是祖大壽,也不知是不招崇禎待見,還是自己主動請纓躲禍去了,這點子真是背的不行......

皇太極這下子一邊圍城打援,一邊苦口婆心的勸降。後來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着明軍的旗幟,高喊着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沖了出來,欲裏應外合,突出重圍。他哪裏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拚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這一仗一打就兩個多月,期間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率六千錦州兵救了兩次,皆大敗而歸,隨後又與後來的援軍組成了四萬兵馬,在監軍張春的帶領下,僅率吳襄,宋偉等數十人僥倖逃歸,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

這時城中的三萬餘人已餓死了一萬多,祖大壽和軍們卻一直堅持着。最直接的原因是以前清軍屠城。手下有一個將領何可綱認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何可綱還認為,皇太極是一個素無大志之人,本來已打進了京畿,卻又撤了回來,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戰的目的無非就一個字“搶”,和佔山為王的強盜們沒什麼大的區別,投降這樣的人將來絕不會有好下場。何可綱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是明軍身處絕境仍然堅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此時的大凌河城中早已斷糧。從城裏逃出來了一個商人,叫張翼輔,他說:城裏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馬幾乎殺盡了,開始吃人,當然是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的士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載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聞。”什麼意思呢,就是用人骨頭當柴燒,把人肉割下來烤着吃。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到處在燒人肉吃,此時的大凌河已變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陰森森的陰曹地府。

對此皇太極曾親自寫信給祖大壽,他解釋說:“過去殺遼民確有其事,我深為懊悔,我們早就不那樣做了。至於永平屠城那是二貝勒阿敏所為,他因此也受到了嚴懲,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見。但祖大壽等還是不信。

可惜人不信,不代表肚子不信,祖大壽最後還是殺了何可綱,率部投降了清軍。看客以為這就結束了嗎?肯定不是。祖大壽最後以去錦州城作內應為由,一個人逃回了錦州,繼續抗擊清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龍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金龍嘆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九 大凌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