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不拘
馬周的同窗自然也是清河郡人,其人姓賈名衡,字晉書,說起來家世也是不差,自稱乃是三國賈詡之後,祖上曾經也去過清河崔氏女。
只是如今清河崔氏的繁華景象已成故紙舊事,而他賈氏也早就人丁單薄無甚所出,也才混到如今跟馬周做了同窗。
但也說馬周聽得賈衡細說考試流程,在得知竟是如此簡化之後,自然是被驚得目瞪口呆,隱隱覺得這等科舉難說是等同兒戲一般,卻不想賈衡卻道這才是新朝氣象,直言笑道:“某且來問賓王,以兄之學識,便是今日讓兄去考童生試,兄可敢去?”
馬周聞言頓時就想翻個白眼,他雖然至今也無新朝的功名,但在前朝他怎麼說也曾經是清河的孝廉,若非是楊隋板蕩,楊廣荒廢朝政,他早就該有出仕的機會。
如今問他敢不敢去考童生,豈非是蔑視他的智商,頓時便自答道:“某已報了名,會試便在後日。”
哪知賈衡聽了卻是笑道:“非也!非也!某是問賓王兄,既然賓王兄有會考之把握,今日考與明日考又有何區別?明日考與後日考,區別又何在?”
馬周聽了迷迷糊糊倒也明白賈衡的意思,但腦子偏偏轉不過彎來,反問:“科舉之事,國之大計也!豈能如同兒戲一般?”
這話說來,頓時引得周圍同窗都是哈哈大笑起來,更有甚者還擊掌大笑道:“如何,某一早便說賓王兄定要與某等論辯科舉之事,某所料不差吧?”
賈衡跟着眾人笑過之後,便也正色與馬周道:“賓王兄,你道新朝科舉如兒戲,卻比起楊隋科舉又如何?”
這隋朝選拔官吏的方式,倒也是由國家設立科目,定期舉行統一考試,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稱之為“開科取士”,即所謂唯才是舉不計出身。
而自582年開始,隋文帝先是下詔命朝臣推舉賢良,五年後又下令罷州郡薦舉,命各州每年貢舉三人進行考試,得高第者為秀才。
而至隋朝滅亡,朝廷大約舉行了四五次考試,期間也行“孝廉”制度,命州郡地方長官推舉,然後進行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捨四個顯著的特點。
但有所不同的是,進士由州郡推薦后,再由朝廷進行策試,以策試的成績作為錄取的標準。而孝廉則以德行為重,但考試成績不作為標準,至於秀才考試要求比進士尤為嚴格,所以應舉者極少。
此外,隋朝科舉屬於初始階段,不但考試沒有定期,且考試辦法也不完備,甚至考試題目也由着考官的想法隨意放飛自我,毫無規矩可言。
如今既是辯論,聽着賈衡拿楊隋來對比,馬周頓時就無言以對了,你說新朝交錢就能考,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考顯得有些兒戲,那楊隋這邊要看世家、看關係、看出身,乃至於看財力的科舉制度,比起兒戲又如何呢?
頓時馬周被問得啞口無言,他畢竟是知道凡事只怕比爛,因為這世間的事本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見得馬周吃了一癟,賈衡便自笑道:“如何?二者可比呼?若是賓王兄也覺得比不得,小弟這裏還有一首詩想要請兄品鑒,詩云:九州烽煙驟然起,天下俊才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聽得此詩,馬周渾然覺得腦中似有醍醐灌頂一般,當即冷吸一口氣道:“嘶!好!好一個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敢問此詩何人所作?”
賈衡便也拱手向東,低聲道:“正是如今當朝的監國賢王。”
馬周自然也不是愚笨之人,他由此詩反推也就明白了,這童生秀才雖也可稱棟樑,但比之舉人進士還是相差太遠,由此這不論是定時考又或隨到隨考,與大局自然是無礙的。
雖然他隱隱覺得不妥,但深究起來不過是覺得缺少了儀式感,可真要比起新朝建鼎,國家朝廷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個大局而言,反倒是小節了。
想通此節,馬周的心情也是豁然開朗,當即便自己動手篩了大碗新豐酒一飲而盡,大笑道:“不錯!今日幸得諸位兄台點醒,某悟了!”
而眾人見顯擺大業終於算是大功告成,也是一同祝酒,共盡此樂。
飲罷,眾人便自捉對廝殺拼酒,便是賈衡也放了馬周另尋對手暢飲,於是馬周便也自斟自飲閑思起來。
不久,也見得酒樓的酒保領了人前來換菜,也就是將用殘的冷菜換下,又命人送來剛剛出鍋的熱菜,且這一次還特別給眾人上了一碟魚餅,美言道:“諸位客官,今日按照新朝的法度,正是這首次的‘魚龍節’。此節乃是取每年夏至之時,天下江河湖海之游魚,必定洄遊大海,從此海闊任魚躍之意。小人見諸位客官皆是腰墜檀玉,身有功名之士,便特地請示東家贈此魚餅,祝諸位客官今日之後,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有朝一日乘風起,天火燒尾化金鱗!”
這新豐樓的前身本是大興老店,酒保操持着一口字正腔圓的河洛官話,將這祝美之言說得抑揚頓挫,頓時討了眾人的歡心,紛紛跟着喝彩不說,更有人解了錢袋紛紛打賞。
便是馬周也隨大流打賞了一把錢幣,不過他倒是一時興起,便也對酒保道:“小哥慢來,這八月八新節某也是剛剛知曉,卻不知道由來如何,還請小哥不吝解惑。”
那酒保混跡市井,見聞自然要比埋頭苦讀馬周廣博,當即便也打開了話匣子,將他所知的魚龍節由來細細說了,而後還掰着指頭與眾人道:“好叫客官得知,如今這新朝用意早已是街知巷聞,便是覺得古來佳節太少,覺得民無節不豐,市無節不通,因此這才要定下規矩,爭取月月有節。如正月有正旦、元宵,二月有二月二龍抬頭和仲春,三月有三月三和清明,四月有四月四和燈節,五月五端陽和重五,六月六……”
聽着酒保噼里啪啦掰着指頭一數,竟是一年十二個月都安排有節,並且其中不少都是聞所未聞的新節,馬周也是聽得懵了,不過他也是很快抓到了一個重點,忙也問道:“請問小哥,何謂‘民無節不豐,市無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