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新兵(1)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六月的蜀地到處碧綠一片,雖然沒有到達酷熱,但也已經是讓人十分難捱,蜀中大地上,官道旁的田野中,到處都是冒着熱天,四處辛勤耕作的農夫。
突然,一匹匹駿馬順着驛道跑了過來,旌旗招展,在風中獵獵飄舞。馬上的騎士們一個個龍精虎猛,身形矯健,烈日之下,猶子身着鎧甲,英武不凡。
正在田間忙做的農人們紛紛抬起頭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騎士們大聲呼喊道:“王大人率部全殲滿清10萬精銳!滿清十萬精兵灰飛煙滅!”
“西北大捷,滿清十萬精兵灰飛煙滅!”
過了許久,農田裏的農人們才歡呼雀躍了起來,許多人淚流滿面,跪在了地上。
“蒼天保佑我大漢!蒼天保佑我大漢啊!”
60歲的錢老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跪在地上,老淚縱橫,放聲痛哭起來。
“爹,終於是盼得雲開霧散,王大人他們得勝了!”
錢老漢的兒子錢思明上前,想要勸自己的父親,眼淚卻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王大人萬歲!王大人萬歲啊”
無論是在驛道道邊的,還是在田地里的,所有的人都不顧燥熱,一起磕起頭,大聲喊了起來。
重慶府,知府衙門,閆爾梅正在桌上書寫公文,忽然聽到外面震天的聲音傳來,他不由自主的停下了筆,豎起了耳朵。
連聽了幾遍,他忽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以和其年齡不相配的敏捷邁出了房間,出了衙門大門,向大街上看去。
“西北大捷,華夏軍全殲滿清10萬精銳!”
駿馬當街徐徐而行,重慶府的市民和百姓都是喜笑顏開,老人們更是涕淚交加,久久不能平復。
閆爾梅恍然若失,只覺得心頭百感交集,有一种放聲大哭的感動。
他不自覺的往旁邊一看,只見府中的許多老吏都是換了衣裳,一看就是藏了許久的大明衣冠。
“劉主簿,你終於穿上了你的舊日衣冠!”
劉明眼眶通紅,哽咽道:“山人,自古艱難唯一死,甲申年滿清入關,小人就該一死。苟活30年,終於能復我大明衣冠,小人心愿已足!”
他看了一旁不停拭淚的冒襄,笑道:“冒辟疆,你這位當年的“復社四公子”,也終於揚眉吐氣,不可一世了!”
1636年,冒襄與張明弼結盟,參加復社,同陳貞慧、方以智、侯朝宗過從甚密,人稱“四公子”。他們年齡相仿,意氣相投,或結伴同遊,或詩酒唱和,或抨擊閹黨,或議論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國家危亡。
如今,其他三公子都已過世,只留下了冒襄一人,這種得而復失,悵然若失的感覺,恐怕只有他們這種破國之民,才深知其味。
“讀我中華詩書,着我大明衣冠,余願已足,余願已足啊!”
“山人,咱們馬上寫稿,登上報紙,也讓全華夏的人都看看,我華夏軍如何不敵,清軍如何不堪一擊!”
冒襄道:“要是更多的百姓看到了報紙,看到了我軍西北大捷的消息,你說,到了那時候,滿清的江山還能長嗎?”
閆爾梅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讚許。
接觸了報紙幾年,閆爾梅知道這報紙傳播消息的重要性。不要說堂堂正正的大捷了,就是捕風捉影的東西,也能給你說的頭頭是道,呼風喚雨。
“山人,你說王大人會不會率領大軍,直接東進,攻陷北京城啊?”
冒襄的一番話,讓閆爾梅啞然失笑。
“忠義軍出征半年多,糧草或許無憂,但士兵疲憊,彈藥匱乏,再加上接收的俘軍等還要編練新軍,沒有半年的功夫,恐怕難以恢復和成軍。”
閆爾梅輕輕吐了口氣,嘴裏說道:“如果老夫所料不錯,王大人應該很快就會回川,咱們得做好迎接的準備。”
華夏軍在西北的一場大勝,在整個四川都掀起了狂瀾巨波。
…………
瀘州大營的中軍營房中,董平眉頭緊皺,似有所思。
華夏軍大軍在西北大捷的消息傳來,讓他高興之餘,卻不免有些失落。
滿清10萬大軍灰飛煙滅,10萬啊!要是自己去了,現在又會是什麼情景?
為什麼這些金戈鐵馬的好事都會落在張直的身上,而他只能在後方看家?
“早知道如此,死皮賴臉的都要去,最起碼也是金戈鐵馬,沙場點兵!”
董平心中失望與煩躁並存,以至於軍士進來時,他也沒有注意到。
“大人,大比武開始了!”
軍士大概知道董平的心情不好,所以小心翼翼地問道。
“別叫我什麼大人,以後叫我軍長,明白了嗎?”
董平暴躁地站了起來,大踏步向外走去,一邊走一邊問道:“其他人都到了嗎,還有邀請的四川名士,還有百姓代表,各地的官府官員都到了嗎?”
“回大人,已經全部到齊,全部在大校場等候!”
軍士話音未落,董平已經打斷了他,抱怨道:“你這小子,怎麼不來早點叫我?”
他的父親,時任合州知州的董瀚麟也來了瀘州大營。要是讓他父親看到他在擺譜,絕對給不了他好臉色。
這是華夏軍舉行的一場大比武,就在瀘州大營進行。去年招收的新兵在經過半年的訓練以後,所要進行的一場實戰比武。此舉當然是為了考察士兵的訓練成果,增強士兵的戰場作戰能力。
西北的捷報傳來,同時伴隨的也有萬餘士兵死傷沙場的消息。三萬大軍,一下子損失了三成以上,這也難怪董平心急如焚。如果沒有後繼的新鮮血液加入,華夏君豈不是成了無根之樹,無水之魚?
大比武本來的時間是春秋兩季,但春季時,這些新兵的訓練時間太短,訓練還未達成。秋季時間太長,所以改為了新兵訓練半年後,在六月初進行的這次比試。
在以前大比武的基礎上,這次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火銃的對射,沙盤、地圖的製作,團隊意識的考察等,並第一次在軍隊中增加了青年近衛軍這一新軍種,主要就是希望學堂畢業的青年學生,不過這些學生新軍現在都在大雪山的華夏軍官學校進行培訓。
六萬多新兵,溫志偉的第三師六千人,總共七萬人,把整個瀘州大營,擠得是滿滿當當,場中旗幟飄揚,雪亮的刺刀如林聳立,整個校場一片肅然和忙碌之像。
為了達到王斌的“軍民一家”的思想,此次的軍訓,華夏軍方邀請了整個川南道,川東道的地方名人,另外來的人還有陳其年、劉體仁、冒襄等從大雪山上下來的名士。
另外就是地方官府都來了人參加,重慶府知府,敘州府知府,瀘州府知府,包括董平的父親董瀚麟。
兒子是一方大員,自己也是一地父母官,董瀚麟和董瀚麒兄弟倆早已和董平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聽到了華夏軍西北戰場大獲全勝的信息,董瀚麟知道兒子的前途無量,現在他只有緊緊跟隨兒子的腳步,盡心儘力的為華夏軍做事。
就像這次,華夏軍的六萬新軍,其中一半新兵的糧食供應都出自他的合州州縣,可見他在政績上確實出了力,治下的合州也確實是欣欣向榮。
教場上,六萬經過半年訓練的新軍,六千老軍,兩千人一個方陣,三十多個方陣,雪亮的刺刀統一向上,天地一片蕭殺之氣。
柳重,譚四,楊勇這些新兵站在一處方陣的前列,前面就是三師的六千老兵,柳重等人可以感覺到這些老兵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氣,讓人有一種快速逃離的衝動。
華夏軍戰無不勝,軍紀嚴明,他們以前也只是聽說,在訓練了半年以後,他們一個個信心飽滿,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鐵血戰士了,哪知道進入校場上一見,各人身上的驕橫之氣頓時一下子消失了一大半。
已是六月夏日,再加上是正午,校場上的所有士兵們都已經是汗流浹背,許多人的胸前都已經濕透,新兵里難免出現了一絲騷動。但新兵前方的老兵們,一個個照樣是抬頭挺胸,身子筆直,就像一桿桿長矛一樣,一動不動。
而站在方陣前面的軍官們,雖然也已經是苦不堪言,但沒有一個人敢發出一聲,擦去一滴汗珠,一個個的眼睛裏都是肅然和殺氣。
柳重不禁暗嘆,不動如山,這樣一支強軍,不知道什麼樣的對方才能把他們擊敗,恐怕除了神仙,就是魔鬼了。
譚四的心裏和柳重差不多,他也是自命不凡、有野心的人,看到眼前的這些神情肅穆的老兵,他深知自己沒有去錯地方,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好好把握機會,爭取脫穎而出。
新兵們也是同樣,看到前方的軍官們和老兵們,心裏才知道了什麼是差距。有些新兵心裏面卻憋了一口氣,希望在後面的大比武中,能在這些老兵面前好好表現一下。
如今華夏軍的大比武,主要就是火器使用的考核和戰場紀律的檢驗,而作為傳統冷兵器的射箭則已經被放棄了,就連大刀長矛的比拼,也換成了刺刀的拼殺技術考核。
此外就是,大比武大大增加了技術兵種的考核,火銃兵,炮兵的裝填速度;火銃兵,炮兵的準確打擊範圍;沙盤,地圖的製作;擲彈兵的投彈準確性等等。
而其它兵種的考核也加入了進來,如衛生急救,簡易擔架的製作,戰壕牆的挖掘製作,以及夜間演習等。
果然,看到兒子這時候才出來,耿漢林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
董平心虛地看了一下臉沉似水的父親,在中間的位置坐下,趕緊大聲說道:“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