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分析推理

第106章 分析推理

對於偵查員現場,狄仁傑當然也會使用現代思維來調查,詢問報官之人,第一發現死者之人,在詢問目擊者,和家屬,接着就是詢問附近認識死者之人,真的不行在擴大範圍調查。

狄仁傑當然知道這些模式缺一不可,必須仔細去思考,然後在一一去調查,他不想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定要找出真兇是誰!

他也聯想到最早發現死者的就是,那個叫王斌的學生,那麼之後就是訪問當時發現死者之後報官的人,接着就是家屬,可死者家屬給不出死者任何線索,她們帶來的線索完全就是負麵線索,不但沒有給本案帶來幫助,反而牽入了本案,這成了狄仁傑推理的最大危機。

看來本案必須要小心行事,卻不可以大意馬虎,失蹤的小女兒事出有因,失蹤的大女兒至今是一謎,死者妻子的說辭不符合常理,

幾名嫌疑人,這條線索呈現在狄仁傑腦海裏面,他的偵探生涯,又要開始擴大一倍。

所謂的推理就是觀察,分析,歸納,然後應用,狄仁傑如何應用這些推理模式,死者的女兒失蹤的問題,不能判斷它跟死者有什麼矛盾,只能拋棄到另一個環節。

重點就是幾名嫌疑人的分析,狄仁傑首先考慮到他們說話的模式,觀察這些一定會有所發現,想古代包青天包拯的推理模式,狄仁傑想起都有點吃驚,看來必須要跟這些神探學學,從他們身上摸索幾招來查案。

包拯智破盜牛舌案,狄仁傑的觀點也是認為,這種斷案方法完全是出於猜測,有因就有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因為在當時私自宰殺牛是允許的,那個人是牛主人的仇人,所以割了牛舌,牛就不能吃草了,他以為牛主人會因此而殺了牛,這樣就違背大宋的規條了,所以就去告發牛主人,結果包公將計就計,元兇輸的心服口服,牛沒有舌頭自然不能吃草,牛的結局就是死,主人只能把他殺,結果正中了元兇的計謀,多虧包拯斷案如神。

狄仁傑這麼想跟本案會有什麼聯繫,當然有到道理,每一個環節都是有一定規律,例如本案送茶葉之人,他不必要聯繫主人,順手就把茶葉放在外面,所以他不會進入現場,除非特殊情況,當然也會有其他的猜測,會不會是他看到死者家有錢,趁機下手,這裏沒有依據證明?

狄仁傑他也不要忽略這種小小的細節,雖然他送到門口就走了,就超出人的分析,沒有見到主人,也沒有通知主人就把茶葉放在門口。

這讓狄仁傑有所懷疑,難道他是故意隱瞞,或者在無意中沒有準備好說辭,一時間大意,轉成另外一種假設,那麼就是他和死者關係很好,送茶葉都是約定好時辰,到時間就去送,除了這點,狄仁傑暫時還沒有想到什麼問題,反正來說,這個人還有嫌疑,當然如果他是殺人兇手,是不可能從他嘴裏里聽到,除非有證據?

另外一名嫌疑人,他跟死者之間矛盾很大,甚至發生爭吵,表明上沒有看到任何痕迹,他殺人動機很大,他們之間的矛盾現在也說不清楚,他是沒有被排除殺人嫌疑,就算有不在場的證據又怎麼樣?

還有一名嫌疑人,他的問題很大,他是自私的人,他的舉止讓狄仁傑怎麼想都想不明白,可自己也束手無策,主要是因為他的出場是在案發後,很難把他列入嫌疑人範圍中,這人最狄仁傑傷腦。

當然,他的出現絕不是一種巧合,他的出現是在案發前,結局是一種說法,可是他出現在案發後,這又是一種效果,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摸清楚他的動機和他一切的活動範圍。

不管怎麼說,他的出現完全不符合人的想像力,這後面一定有什麼原因,只是自己忽略,還是根本沒有推想到。

至於劉大善人,他有沒有排除嫌疑,當然狄仁傑也沒有那麼快下結論,因為真相往往是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思想了這麼多人,既然一點思路都沒有發現,這讓狄仁傑很是焦頭爛額。

現在繼續觀察着現場,現場分析,隨即狄仁傑注意到死者夫人那句話,死者生前書房就已經被人盜竊,這句話怎麼分析都是對的,如果她是兇手,或者現場是她布的迷局,那麼她會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現在基本上確定,書房的確成了盜竊案,死者是被兇手殺害後轉移到書房。

狄仁傑想到這裏,又不對了,這個盜竊案根本就不成立,現場的蠟燭完全可以證明不是盜竊,主人在家小偷怎麼進入,難道是主人賊喊捉賊,狄仁傑這樣判斷,因為當時主人發現家裏被盜竊,沒有報官的原因。

狄仁傑雖然想了很多關於現場的分析,他最終鎖定一條思路,那就是追查盜竊案,必須要把這一條線索摸清楚,排出這一條才好下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狄仁傑探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狄仁傑探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6章 分析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