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公孫淵兵敗
諸葛誕在魏國的名聲並不顯赫,主要是和諸葛亮和諸葛瑾有關。皇帝往往忌憚分投下注的家族,畢竟容易被出賣情報。在這個只能靠着個人操守的年代,當皇帝往往也很無奈。不過有意思的是,諸葛家族下注三家,卻偏偏在最大的趙國無人出仕。
顯然,這個時候的世家對呂布依舊是不歡迎的。
不過曹睿實在是無人可用了。
諸葛誕辭了曹睿之後,便出城令胡遵為先鋒,率前部兵馬先到遼東。公孫淵查探魏兵入境之後,便令卑衍,楊祚分八萬兵屯於遼隧。遼東軍圍塹二十餘里,環繞鹿角,甚是嚴密。胡遵將消息告知諸葛誕。諸葛誕笑:“賊不與我戰,欲老我兵耳。我料賊眾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虛,不若棄卻此處,徑奔襄平;賊必往救,卻於中途擊之,必獲全功。”
於是,魏軍才是從小路朝着襄平進發。
此時的卑衍與楊祚正在商議,等拖到魏軍糧草不濟退去時再出擊。他們還在等着魏軍的到來,卻有人來報魏軍往南去了。
卑衍馬上察覺他們朝着襄平去了,當即率軍趕回。而收到消息的諸葛誕則是大笑:
“中吾計矣!”
他於是下令讓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軍伏於遼水之濱:“如遼兵到,兩下齊出。”
兩人領命而去,望見卑衍、楊祚引兵前來。只道是夏侯霸和夏侯威一齊殺出。而此時的卑衍等人一心想着襄平,無心戀戰,奪路而走。正遇公孫淵兵到,雙方合兵一處,與魏軍交戰。
卑衍破口大罵:“賊將休使詭計!汝敢出戰否?”
夏侯霸縱馬揮刀來迎。戰不數合,卑衍被夏侯霸一刀斬卑衍於馬下,遼東兵馬大亂。夏侯霸驅兵掩殺,公孫淵引敗兵奔回襄平城內,閉守不出。魏軍則是四面圍城。
公孫淵作亂時候已經是八月,秋雨連綿,連續一個月未曾停歇。這種天氣其實是很利於遼東軍的。魏軍在水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告訴諸葛誕說:“雨水不住,營中泥濘,軍不可停,請移於前面山上。”
諸葛誕言:“捉公孫淵只在旦夕,安可移營?如有再言移營者斬!”
他這條軍令傳遍全軍,眾多人都不理解。而他們更不理解的是諸葛誕讓人馬退二十里,讓城內軍民可以出來砍柴火,餵養牛馬。陳群不解,問:“將軍今帶甲四萬,數千里而來,不令攻打城池,卻使久居泥濘之中,又縱賊眾樵牧。某實不知是何主意?”
諸葛誕笑道:“公不知兵法耶?今遼兵多,我兵少,賊飢我飽,何必力攻?正當任彼自走,然後乘機擊之。我今放開一條路,不絕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
他深深的知道,這一場平叛,對魏國的國運至關重要。不僅僅要勝,還需要保留元氣,不能有太大的損傷。
說一點難聽的,這四萬人可能是魏國最後的資本了。
接連征戰的後果就是,魏國的老兵折損很大,而新兵還在操練之中。但喪失的地盤和快速消耗的財政讓國家沒辦法向以往一樣養兵,也就是對士兵投入的資源會相對比較少。這樣的結果就是新兵難以形成有效戰鬥力,魏國只能靠着還未凋零的老兵撐着。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所以諸葛誕要贏得漂漂亮亮。
他派人去催糧,而群臣則是覺得秋雨連綿,不如罷兵。關鍵時刻,還是曹睿給出支持:“諸葛將軍善能用兵,臨危制變,多有良謀,捉公孫淵計日而待。卿等何必憂也?”
諸葛誕在軍營中,又過了數日,雨過天晴。當晚,他在營寨外觀天象,忽見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數丈,自首山東北,墜於襄平東南。各軍士見此大駭,而諸葛誕卻是大喜,說:“五日之後,星落處必斬公孫淵矣。來日可并力攻城。”
眾人對此表示狐疑。
沒辦法,諸葛誕雖說不年輕,但是資歷不夠。
然而,誰讓他是將軍呢。眾將半信半疑,到了第二日,魏兵四面圍合,築土山,掘地道,立炮架,裝雲梯,日夜攻打不息,箭如急雨,射入城去。
拖死公孫淵的,是城內沒糧。
沒糧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尤其是底層的士兵,就是為了一口吃的。公孫淵給不出吃的,他們就想要殺了公孫淵,用人頭領吃的。
儘管上層將領可以視人命如草芥,但是他們絕對不能忽視底層人的意志。
於是公孫淵決定投降。
他派遣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來告訴諸葛誕說:“請將軍退二十里,我君臣自來投降。”
諸葛誕想要的是心悅誠服的遼東,自然是拒絕,說:“公孫淵何不自來?殊為無理!”
他讓人把使者的人頭砍下,交給使者的身邊人來告知公孫淵。公孫淵大驚,又讓侍中衛演聯繫諸葛誕,說:“願將軍息雷霆之怒。克日先送世子公孫修為質當,然後君臣自縛來降。”
諸葛誕再次拒絕:“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不能走當降,不能降當死耳!何必送子為質當?”
在公孫淵看來,這是魏軍鐵了心不要他投降了。
其實,這是諸葛誕不願意讓天下人看到魏國的虛弱。他知道,殺了公孫淵比降了公孫淵的效果要好,他需要一個足夠份量的人頭,去震懾敵人。
公孫淵和公孫修決定帶着一千人馬突圍。當夜二更時分,開了南門朝着東南而走。
然而,這在諸葛誕的算計之中。
公孫淵實在是不會打仗,不論是投降還是逃走,一點都不懂得掩藏心思。所以被諸葛誕抓住了機會。
他們連忙下馬納降,諸葛誕卻是笑道:“吾前夜丙寅日,見大星落於此處,今夜壬申日應矣。”
眾將不由稱頌,公孫淵還心中茫然。
然後他就聽到了諸葛誕下令將他們斬之。
公孫淵兵敗了,輸的不明不白。諸葛誕很順利的取了襄平,將公孫淵宗族,並同謀官僚人等,俱殺之,計首級七十餘顆。並且將此前勸阻公孫淵的賈范、倫直的子孫找來,進行賞賜。然後班師回平原。
然而,諸葛誕還未回來時,曹睿的身體就要不行了。
他夢見毛皇后前來索命。此前他因為寵幸郭美人而下令殺了毛皇后,順帶還有幾十個宮女遭到牽連,於是報應來了。
曹睿因此得病,病重不見好。便命侍中光祿大夫劉放、孫資,掌樞密院一切事務;又召文帝子燕王曹宇為大將軍,佐太子曹芳攝政。曹宇堅辭不受,曹睿便召劉放、孫資問:“宗族之內,何人可任?”
兩人推薦了曹爽,並且說:“欲用曹爽,當遣燕王歸國。”
曹睿答應了。
於是曹宇回封地,曹爽為大將軍,總攝朝政。
他日漸病危,便打聽北方的消息。諸葛誕此時算是趕回了平原,連忙報:“臣在途中,聞陛下聖體不安,恨不肋生兩翼,飛至闕下。今日得睹龍顏,臣之幸也。”
北方公孫淵平定了,曹睿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他要託孤了。
曹睿召曹爽、劉放、孫資和諸葛誕,說:
“昔劉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劉禪託孤於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盡忠誠,至死方休:偏邦尚然如此,何況大國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歲,不堪掌理社稷。幸宗兄元勛舊臣,竭力相輔,無負朕心!”
說罷,他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須臾而卒。
曹睿在位六年,壽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