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北口寨戰士歸來 宋成初學商道(一)

第九章 北口寨戰士歸來 宋成初學商道(一)

北口寨的男壯們征戰歸來,受到家人的熱烈迎接,但有十多人永遠回不來了,他們的家庭迎接的是丈夫(父親)的骨灰,高道高德的父親戰死了,從此叔叔伯伯們會將他們當親兒子般對待。這是個戰事頻發的時代,個體太過渺小,凝聚成群才是生存之道,為群體而死,死得其所。

大人們聽說宋成他們進山打獵,並打死了一頭猛虎,除了對宋成的本事覺得不可思議意外,覺得這一批孩子長大了,應該另眼相看了。

宋成參加全寨悼念戰死者的簡短儀式,第一次體會到了悲傷的感覺。

宋成問父親,他們是怎麼死的,父親講述了他們阻擊楊諒大軍的過程:

楊素帶領6000人,趕到楊諒10萬大軍回退必經之路,汾水口,該地西面是汾河,東面是山嶺,從山腳到汾河邊是地勢平緩的丘陵地帶,寬度為100~200米。

楊素以山嶺為依託,從山腰開始,依次向上,佈置了多層防禦陣地,由4000步兵把守,將2000騎兵分為4隊(每隊500人),依次下山衝擊,從敵陣穿過後,繞圈返回。(圖中藍色線條為騎兵的出擊線路)

馬戰的線路很有講究,與敵接戰的衝刺時間不超過半個時辰,整個行程需一個時辰左右。

騎兵衝擊的目的有二:

1、衝擊敵軍行軍通道,阻滯敵軍通過速度。

2、衝擊攻擊我防禦陣地的敵軍,減少防守的壓力(幫助步兵守住陣線);

屈突通率領5萬大軍尾隨追擊,使得楊諒大軍在汾水口受到前後夾擊。(圖中下方的三個藍色箭頭為屈突通的5萬大軍)

這次戰鬥,我們騎兵下山衝鋒時,面對的是十多倍之敵,一定要讓戰馬跑起來,一旦戰馬被逼迫的停頓或是打圈,就必死!。

衝鋒線路會直接決定我們的傷亡率,如果我們衝下山後沿山腳繞小圈返回,阻礙較小;反之,衝下山後,沖入主幹道,繞大圈返回,阻礙增大。

每次衝鋒的線路都是楊素親自指定的,都是根據戰場情況進行調整的。(是側重與阻滯敵軍通過,還是側重於減少防守的壓力。)

而我們衝鋒時要做的只有一條:保持隊型。身邊戰友落馬,你必須不管不顧,並補上缺位。只有保持隊型,才能形成最大的衝擊力,才能衝破敵軍攔截。

這場戰鬥,我們從清晨一直打到傍晚,我們騎兵隊進行了4次衝鋒,越往後的衝鋒,傷亡越重,人員和馬匹都已筋疲力盡。

高叔叔是在第三次衝鋒時,沒有回來的。

第二天,屈突通率領的5萬大軍則繼續追擊,楊諒的10萬大軍最後只有1萬多人逃進了并州城。

父親感嘆道,幸好,我們不是敗軍一方,一將無能,害死三軍啊。

朝廷終於將獎金髮下來了,獎金的數量比他們的期望值少,發放獎金的官員再三解釋,這是第一批,待明年再補發剩餘的,大家雖然不滿,也只能姑且信之。

宋時州問兒子想要什麼,宋成說要馬。

宋時州與其他父母商量,是該給這批孩子配備戰馬了,而且買二歲左右的好馬。(要想訓練出好的戰馬,最好從二歲就開始訓練,戰馬能相伴征戰十多年,是能救命的夥伴。)

最終決定為寨中11歲以上沒有戰馬的男孩都買一匹(需十多匹),為了錢財效益最大化,宋時州決定先去海邊大興縣買鹽,然後再到奚族的草原上用食鹽換馬,全部行程和交易需15~20天。

大人們商討這事時,宋成聽的津津有味,一定要跟着去,鑒於宋成打虎傳奇,大人已不把他當孩子看了,就同意了,對於其他孩子的這一要求一概拒絕。

由宋時州領頭,一行共計10人,每人帶上了腰刀、弓箭、步戰槍,為了方便,沒有帶甲胄和長槍(步戰槍比長槍短約1米,長度為1.8~2米),每人雙馬(一馬用於馱食鹽),宋成也不例外。他們按照軍隊習慣分工,三人一組,一組攜帶錢財,另二組一前一後負責保護,宋成被遊離在外,聽從叔叔們的隨時使喚。

此時,個人買賣食鹽完全合法,這幾年社會安定,國內的商貿往來漸多,但是販賣食鹽到國外草原依然風險較大,利潤自然也大。宋時州他們這樣的生意已經做過多次,自然準備充分。

一行人出發后,宋成就和樂天叔走到了一起,因為宋成好問,樂天叔好答,當然凈是些蠢問題,比如:

“這路咋這麼寬?”

“這是官道。”

“啥是官道?”

“管家修的道路,修的寬是為了能跑馬車。”

“啥是馬車?”

“!---”連樂天叔都不想再說了

沒走多久,宋成看到眼前巍峨的城牆,又問道:“這是啥”

“這是燕郡城,城內住着好多人,有飯館,有妓院,…。”

他們沒有進城,繼續前行,樂天開始講述他們夜襲雁門郡的光輝事迹:“雁門郡城比這個城牆還要高大,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宋成看到一群人,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在路上行走,又發問了:“他們幹啥的,咋這麼弱。”

樂天答道:“他們是庶民,是服徭役的民工。”,樂天叔的自豪感上來了:“我們是府兵,不用服徭役,我們吃飽穿好,是靠戰場上拚命換來的。”

--------------------------------------------------------------------------

註:

中國從隋朝直至後代唐玄宗開元年間成為食鹽無稅時代,安史之亂后,民生凋敝,鹽業寬鬆政策也走向了終點,官鹽制度在後代也開始盛行,為了防止鹽民製造私鹽,從唐代中期開始,政府推行了一種前代未有的獨特製鹽方式,並在此後的近千年裏成為主流,一種叫做盤鐵的大型煎鹽工具由此走上中國鹽業製造的前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唐遼西演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隋唐遼西演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北口寨戰士歸來 宋成初學商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