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雲密佈
南洋大臣一職取消后,為了防止海軍人走茶涼陷入衰退,天啟下令任命原福建鎮副將高文祥為南洋水師提督,與總兵官平級,同時脫離省鎮的轄制,和總兵一起直接由兵部指揮,將水師從陸師中剝離出來,成為一支真正的“海軍”。
四月十日,徐光啟上奏摺,言及兩座新廠的地位問題。
“……佛山、馬尾,體例非為常有,尤慮人亡政息之由。臣今日任欽差,嶺南尚碌為,他日臣歸去,何人替興衰?是以,臣請立專司以轄二新廠,由新例為固態,將新制替舊制,以此往複不輟。”
內閣參閱后票擬:或曰轄於工部兵器局可之。
天啟看后覺得不妥,將武器製造歸屬於工部雖然是朝廷傳統,但是兩個部門之間一旦出現罅隙,武器供應就可能出現問題,還是應該仿照近代制度,縮減行政成本,凡是和武裝有關的東西全都歸屬兵部,避免在推諉扯皮中浪費時間。
於是天啟提筆批紅:“原兵器局抽離,調歸兵部。新二廠合併為嶺南製造總局,與兵器局平行,同歸兵部轄制。欽差鑄炮大臣徐光啟去職,授兵部侍郎銜,轉任製造局主事。”
天啟滿意地將摺子送了出去,這時乾清宮的大門忽然打開了,一個小太監跑進來跪在地上。
“皇上,英吉利國使臣來了。”
天啟點點頭,“讓他們帶人進來吧。”
馬修斯五天前又從菲律賓趕到了北京,鴻臚寺對他還挺有好感的,畢竟他守規矩,所以在第一時間就報告了皇帝。
“英吉利特使拜見大皇帝陛下。”馬修斯依然恭敬地跪了下來,輕輕叩了一個頭。
“平身。”天啟面無表情地看着換上一身綠色朝覲服的馬修斯,“特使此來又為何事?”
“陛下,我帶來了一封澳門葡萄牙總督的信,噢,已經翻譯過了,您可以很容易地讀懂。”馬修斯從袖子裏摸出一個信封,輕輕拆開,將信紙取出來,裏面有兩張紙,一張是漢字的譯文,一張是葡語的原文。
魏忠賢邁步上前將信接了過來,轉身遞給天啟。信的內容並不長,天啟拿過來三兩眼便看完了。
“說實話,朕對葡萄牙的復國計劃並沒有什麼興趣。”天啟將信紙折起來,放到了魏忠賢的手上,“西班牙本土太遠了。”
“可是陛下,您應該想想這樣做的好處!只要能讓葡萄牙擺脫西班牙的殘忍統治,他們承諾東印度航路將為整個泰西敞開大門,腓力四世再也不能獨佔這一方沃土!”
“可這對朕來說有什麼區別呢?無論是英吉利或是葡萄牙,對朕來說,都只是一個遙遠的國家罷了。”
“陛下!”馬修斯的眼中忽然閃過一絲狡黠的目光,“西班牙丟失了馬尼拉,跨越太平洋的新大陸大帆船航線就不復存在了,中國獲得白銀的渠道就只剩下東印度航線一條路,如果這一條路再被西班牙壟斷,您覺得這會產生什麼後果?”
天啟聞言一愣,之前征討菲律賓,他考慮更多的是南洋這一個區域的貿易主導權問題,可馬修斯現在告訴他,新大陸航線沒了,最大的白銀流入渠道立刻從馬尼拉轉到了馬六甲,你就算佔了菲律賓也沒啥用,這卻讓天啟有些始料未及。他畢竟不是什麼歷史學教授,腦子裏裝下的知識實在有限。
“可就算是這樣,朕也不可能派出數萬軍隊到西班牙去,花銷太大了。”
“陛下,您應該把這當成一筆投資,回報率高到能讓人驚掉下巴的超級投資項目!試想一下,當整個泰西的商船都開往廣州的時候,那會帶來多少財富!”
“可問題是朕手裏拿不出那麼多本錢。”天啟搖了搖頭,“最多三千人,和一支艦隊,朕給不了更多了。”
馬修斯眉目一揚,“好吧陛下,雖然不多,但也足夠扭轉一場戰局的勝負了,亞當斯爵士和伯諾瓦爵士已經決定在七月份啟程回國,請您在這之前派遣指揮官到宿務和他們聯繫。”
馬修斯退出了乾清宮,魏忠賢攙着天啟去了東暖閣,那裏早已備好了午膳。
“皇上,您嘗嘗這個烏雞湯,是娘娘親自煲的,花了好多心思呢。”魏忠賢討好地為天啟盛了一碗湯,小心翼翼地端放到他面前。
天啟心事重重地端起碗來,輕輕嘬了一口,“皇后的手藝越來約好了。”
魏忠賢立刻滿臉堆笑,“是呀,皇上,您有兩個月沒去瞧過小太子了,下午要是得空,您要不要去瞧瞧?”
天啟沉默了片刻,輕聲嘆氣,“去吧。”
四月十八日,天啟命南洋水師提督高文祥為征西大將軍,率水師大小戰艦三十艘、運輸船十五艘及馬應槐一部三千人組建西路軍,奔赴馬尼拉,準備前往歐洲各項事宜。
同一天,天啟在乾清宮召開御前會議,內閣及戶部尚書參議。
“宣府、大同、山西三地總兵連續急報,清國在關外有調兵動作,薊遼督師袁崇煥前日告警,清國從朝鮮擄掠大量牲口糧食回國,其情甚切。”孫承宗沉沉說道。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萬歲,不出三月,清國必發兵。”楊漣畢竟在遼東待過,他對黃台吉好感欠奉。
“遼東、寧遠兩鎮現在有多少兵馬?”
“回萬歲,兩鎮共有九萬精兵,遼東鎮五萬,寧遠鎮四萬。”
“薊鎮呢?”
“駐兵六萬,分鎮於三屯、遵化。”
“宣、大、山西三鎮又有多少?”
“此三鎮共有戰兵八萬,宣、大兩鎮各三萬,山西鎮二萬。”孫承宗做兵部尚書倒也稱職,各地的情況如數家珍。
天啟仔細盤算着,說起來自己手裏的兵還不少,光東北方向就有差不多二十五萬人,但他同樣也知道,這二十五萬人並不是囤積於一處,而是散佈在長達兩千多里的邊境線上,看起來挺多,但一個點也就那麼兩三萬人。
“兵部估算,清國如果起兵,能拉出多少人馬?”
天啟的發問讓眾人都沉默了,半晌之後,畢自嚴卻站了出來。
“萬歲,去歲遼陽、廣寧邊市榷鹽高達八百萬斤,按每人年食鹽兩斤計,清國丁口不低於四百萬,以四百萬之民,二十齣一丁,起兵二十萬當是可為。”
“二十萬……”畢自嚴的話讓台下一陣竊竊私語,當年薩爾滸大戰時,努爾哈赤盡起全國之兵才湊到十三萬人馬,現在黃台吉卻已經可以輕輕鬆鬆集結起二十萬大軍了,要是狠心一點,三十萬、四十萬都能給你拉出來。
“以二十萬之兵,合攻一處,九邊之中,恐怕無一地可守。”孫承宗坦言,火炮對清兵來說已經不是秘密,現在他們的面前已經不存在攻不破的堡壘了。
天啟越發地感到了壓力,自己當年無奈間做出的妥協,現在似乎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麻煩,可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你沒辦法存檔讀檔去修改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你只能硬着頭皮,拼上老命去打這一仗。
“與其坐在這等敵人來攻,不如先發制人,萬歲,再打一次薩爾滸吧!”楊漣挺身出列,目光灼灼地望着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