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態度強硬

第461章 態度強硬

第三天,密雲城北出現了大批奚族騎兵。

第四天,北平郡方向,契丹騎兵從臨渝關入境。

密雲周圍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城外老百姓紛紛逃到密雲城內,城內老百姓則攜家帶口向漁陽方向逃難。

誰都知道,這次草原胡人出兵與以前不同,是真要打仗了!

新柳軍以往對胡人的態度,這裏的百姓也有耳聞,而且新柳軍一進密雲,二話不說就將城內胡人抓了個乾淨,抓捕過程中,有反抗的也都被當場格殺,沒留有絲毫講和的餘地。

李栓柱下令開倉放糧,由原有地方官員安撫逃進城內的百姓,維持城內秩序,同時派出士兵日夜巡邏,有趁機作亂者,一律斬首示眾。

第五天,蕭正率部一萬,走鮑丘水抵達密雲。

兵不血刃拿下高開道營地,新柳軍收穫頗豐,糧草、器械、兵甲堆積如山,而最讓蕭正和諸將高興的就是繳獲的戰馬。

奚族和契丹騎兵中不少將領都是一人雙騎,再加上高開道麾下的騎兵,一戰便繳獲戰馬兩萬餘。

不要說現在國朝新立,家底空虛,就即便有錢,現在也沒地方去買這麼多的戰馬!

北方戰事,尤其是面對草原部落,戰車只能用來防禦,進攻還要靠騎兵,而這兩萬多匹戰馬對蕭正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碳。

隨後,蕭正立刻將劉典、羅士信兩部人馬中原有的騎兵挑選出來,更換戰馬後交予了徐二虎和吳鴻,算是劃歸了正式的騎兵行列。

原有的高開道人馬,願意投奔新柳軍的,騎兵同樣劃歸徐二虎,步卒則補充給了劉典和羅士信。

忙完了這些,蕭正這才率部走水路北上。

李栓柱、蘇定方聞聽蕭正到來,不由大喜,立刻率曾千、張金樹、蘇昶、張善基等人出城迎駕。

城門處略作寒暄,眾人入城。

蕭正任命曾千為漁陽郡太守,蘇昶為郡尉,張善基為騎兵李栓柱麾下副將,協同羅士信所部共同抵禦奚族和契丹入侵。

隨後,蕭正傳檄漁陽各縣,並由曾千往各處安撫官員和百姓,劉成率部五千戍守漁陽縣(注1)。

蕭正抵達后的第三天,新柳軍走陸上的步兵抵達密雲。

此時,奚族、契丹業已得知了羅藝撤出涿郡,但高開道、阿會那和哈爾巴拉情況如何,他們還不得而知。

就在蕭正抵達密雲的第四天,奚族、契丹同時派使者前來求見蕭正。

蕭正卻未出面,而是由李栓柱、蘇定方和曾千等人出面接待了兩家來使。

使者來的意思有兩個,其一,詢問阿會那、哈爾巴拉是否被新柳軍俘獲,如果俘獲,要求儘快釋放。其二,詢問原來在密雲城內的一些貴族子弟的境況。

李栓柱告知使者,阿會那、哈爾巴拉兩部人馬已經全軍覆沒,密雲城內貴族子弟和其隨從也已經被新柳軍俘獲。

來使大怒,要求新柳軍立刻放人,否則將興兵蕩平安樂和漁陽。

李栓柱雲淡風輕,領着使者看望了被關押的一眾俘虜,同時表示,放人可以,但必須答應兩個條件。

其一,密雲北燕樂縣一直是中原領土,是中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奚族必須歸還。

其二,北平郡的盧龍塞(注2),柳城郡、燕郡也都是中原領土,契丹必須從二郡退出。

蕭正對這些地方極為重視,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都曾是大隋的領土,還因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尤其是北平郡的盧龍塞和臨渝關,都是極為關鍵的軍事要塞,蕭正勢在必得。

使者聽罷李栓柱的話,像看白痴一樣看了李栓柱一眼,隨後一言不發離開密雲。

使者走後第三天,奚族開始大舉進攻密雲。

第四天,契丹兵分兩路,從盧龍塞、臨渝關直撲漁陽。

在後世歷史中,唐朝貞觀年間,王玄策一人滅一國,被稱為傳奇,始終為人津津樂道,但其實,隋朝鼎盛時期的實力,對周邊勢力的震懾還真不比唐朝差。

大業初年,謁者僕射韋雲起奉命出使突厥,恰逢契丹進犯營州(柳城郡),楊廣詔令韋雲起監領突厥兵去討伐,突厥啟民可汗派兩萬騎兵,聽命於韋雲起指揮討伐契丹,韋雲起行師奇譎,大破契丹,從此,契丹對隋朝服服帖帖。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奚族、契丹開始從各部獨自活動,逐漸形成部落聯盟。

奚族的阿會氏和契丹的大賀咄羅掌權后,開始注重學習中原文化,尤其對兵書、戰法極為重視,重金相求也好,綁架也好,着實從漁陽、涿郡等地“請”回去不少讀書識字的先生,教授胡人中的一些貴族將領。

隋末大亂,高開道趁勢而起,為了增強自身實力,為了抵禦涿郡的羅藝,高開道不僅放棄了北方一些軍事要塞,同時也派了不少人教授奚族、契丹製作兵甲器械以及攻城之法。

所以,現在的奚族、契丹對攻城雖談不上精通,但比起以前卻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還會製造雲梯、衝車之類的攻城器械,雖說粗糙了些,但對攻城還是大有助益。

兩方廝殺了三四天,奚族、契丹兩部損失不少人馬,卻未能攻破密雲和漁陽。

第五天,惱羞成怒的草原胡人開始驅趕被他們抓去的中原百姓攻城。

蕭正下旨重啟談判。

奚族、契丹對此卻並不理會,仍舊驅趕百姓攻城,眼見無數百姓死於非命,蕭正大怒,下令將所有草原胡人中的貴族子弟押上城頭,一連砍了十幾人,兩部這才意識到,蕭正卻如傳言那般,對他們這些草原部落極為強硬,是絕不會向他們低頭的。

這些貴族子弟分屬各個部落,其中有不少人的身份都非同小可,奚族、契丹領兵將領不敢再攻城,將此事緊急上報首領。

不久后,兩部再派使者來密雲,重新開啟談判。

注1:漁陽縣,今天津薊縣。原名無終縣,隋大業末年改為漁陽縣,為漁陽郡郡治。

注2:盧龍塞,即喜峰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末之草根崛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隋末之草根崛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1章 態度強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