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嶄露頭角

第4章 嶄露頭角

接下來幾天,李松就坐在老醫者旁邊,一起給人看病。

如果老醫者有把握的,就按中醫的方式來,畢竟千百年來中醫也治好了無數病患。如果沒把握的,才交給李松。

李松覺得這樣也好,青霉素作為這個時代的大殺器,也確實不宜輕易使用。況且任何藥物用多了都會產生抗藥性,慢慢就不靈了。現世界不就是如此,很多病都需要各種頭孢、沙星類的藥物才能對付,但是細菌、病毒也在不斷進化,甚至出現了“超級細菌”。

看了幾個病患后,老醫者就遇到一個沒把握的情況,於是讓李松看看。

李松拿出聽診器聽胸部,又看了看病人的喉嚨。幸好是個男人,雖然周圍的人都有些詫異,但還是檢查完了。要是個女病人就不好辦了,古人都很保守的,這樣檢查估計接受不了。所以古代的醫生只能望聞問切,對於女病人只能懸絲診脈。

這個男人情況還不是太嚴重,李松給他開了些消炎藥,叮囑他每天3次,每次1片藥丸,一定要溫開水沖服,切不可用茶水。還讓他過3天再來看看,確定下療效。

茶葉除了可以提神醒腦,還能清熱解毒,但這樣就會降低西藥的作用,所以服用西藥時不宜用茶水沖服。這個道理古人當然不清楚,所以李松特地加以強調。

老醫者饒有興趣地看着,這個聽診器,似乎跟中醫的診脈有點相像;至於這葯,就完全看不懂是什麼路數了。

又看了幾個病患,這次遇到個情況比較嚴重的男人,據說咳嗽好幾天了,額頭已經很燙,聽診時肺部有濕羅音。這個看來應該是肺炎了,只能用青霉素了,否則按照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那就是個死。

李松先借用老醫者家的爐灶,燒了一大鍋開水,用蒸籠給注射器具消毒。等器具涼下來后,先要給病患做皮試。雖然現世界裏打針一般是護士的事情,但作為醫生的李松,必要時也可以上陣的。

周圍的人更驚奇了,老醫者問:“公子可是要針灸?”他看到器具上的長針,以為是針灸。

“不是。”然後李松對病患說:“待會要給你扎針,可能有點痛,請你忍一忍。”

病患點了點頭,但是過了一會,那扎針的疼痛還是很難忍,他都差點叫出來,幸好很快結束了。

確實,皮試的那一針還是有點痛的,現代人都知道。

李松讓病患休息了一會,然後再檢查皮試的地方,沒有紅腫,可以注射青霉素了。

在現世界裏,青霉素通常是臀部注射。也可以選擇胳膊上方三角肌注射,但因為青霉素對局部刺激較大,三角肌注射有時可能要多遭點罪。

起初李松讓那個男人脫褲子露出屁股時,不出意料引起了病人的強烈抵觸,周圍的人也都鬨笑不已。沒辦法,只能選擇胳膊來打針了。

“有什麼呀,有什麼啊,俺們那嘎達,連婦科都有男醫生呢。”李松心裏嘀咕着。

打完針,李松讓病患到後院休息一下,第一次在古代使用青霉素,怕出問題,需要觀察一下。

任何藥物剛開始使用都是效果最明顯的,病人休息了大約2個小時后,自己都覺得舒服了很多,額頭也沒那麼燙了。既然如此,李松讓他先回家休息,多喝水,明天再來打針。

接下來,又有一兩個人打針。

過了兩天,打針吃藥的病患都來報告說完全好了,沒啥問題了,吃嘛嘛香。

這讓老醫者頗有些震撼,因為他很清楚,這些人要是在以前,那基本上都可能活不了,要不然為什麼古代平均壽命經常都不到35歲呢,即使和平年代也是如此,就因為醫療水平所限啊。

詩聖杜甫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說的就是古代高壽之不易。能活下來的都是體質超好的人。

“簡直是神醫啊。”老醫者心道。不過他也有個困惑不已的問題,就是那些葯是哪來的,他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李松自然知道早晚有這一問,他也早想好了說辭:“先前在北平郡學醫時,遇到一個老神醫,我這些醫術都是他教的,葯也全都是他所制。”

“那貴師名諱是?”

“我師父姓張,乃張仲景老先生之孫。”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後人尊稱“醫聖”,著有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所確立的辯證施治原則,後來成為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也是中醫的靈魂所在。李松抬出張仲景,是為了扯虎皮做大旗。

“原來是名醫之後,真是家學淵源啊。”老醫者頓時滿眼都是小星星,敬佩之情溢於言表:“貴師現在何處?可否拜見?”

李松心說這可不能讓你見,因為根本沒這個人好嘛。

“師父他老人家雲遊四方,不容易遇到,我這次也是等了好久,才有幸求得這些葯。”

老醫者有些失望,不過好歹還有李松這個徒弟,也好就近觀摩。

經過這幾天,李松的名聲是打出來了,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雖然他看病、治病的手法都有些怪異,與眾不同,但誰管這些呢?只要能治好病就行,老百姓都是很現實的。

當然,該李松得的錢,老醫者也不會少。晉朝流通的都是五銖錢,李松打算先攢起來,以後再設法兌換成黃金。他自己也租了個房子住,算是在這個新世界安頓下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梭在晉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梭在晉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嶄露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