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漫長的等待
李俊驚詫的看着武三思,奇道:“郡王,你是不是老糊塗了?”
“太子殿下,請放尊重些。”
“我尊重你,你尊重我嗎?”
“你忘了,就在去年我在大非川靈武郡兩地參與戰事,親身指揮的事情了?”
“郡王,你糊塗了不要緊,讓我來提醒你,當真沒有踏入過戰場半步的,明明是郡王你自己。你是如何把持住朝政的,你自己心裏有數,不需我再提醒。”
“朝野上下有眼睛,有腦筋的人,都看得見。郡王不必再虛張聲勢。”
他眼看着武三思氣的鬍子都綠了,連一個眼神都不願意留給他,嫌惡的扭過頭,對準李顯,繼續開炮。
這個磨磨唧唧的人,真是讓人頭大。
想怎麼處置,你趕緊給個準話,他也好因應。
他只得繼續加強攻勢,不管他聽不聽得進去。
“啟稟陛下,兒臣並不是一定要朝廷認證沙坨無罪,只是希望大理寺能夠嚴查此事,將其餘惡人一網打盡,以儆效尤。”
“如今,罪人,罪證皆以顯露端倪,我們為何不藉此良機,詳細的調查一下,還原事件的真相。”
“若沙坨真的罪無可恕,也可以給他一個了斷。”
“傳沙坨進西京,連同此事相關案犯一併押送,宋之問,宋之遜兄弟同往。”
沉吟許久,李顯終於拿定了主意。
他用洪亮的聲音發出了旨意,有此一句話,朝廷上的紛爭,可以休矣!
促使李顯終於下定決心的,不是李俊和武三思的反覆爭論,倒是李俊最後的幾句話,打動了李顯。
是啊,戰場上的情況,只有上過戰場的人,才能有切身的感觸,武三思從來也沒有登上過戰場半步,自從步入仕途,就一帆風順,天天在朝堂上轉悠。
如果什麼都讓他說了算,那將士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又為的是什麼?
太子是上過戰場的,是否他從沙坨的遭遇之中窺出某種端倪,然而礙於此案已經擱置,沒有懷疑的餘地,才出此下策?
不論姚紹之所言是否屬實,他這份心意,應該予以肯定。
再者,此案擱置已經有好幾個月,確實該給沙坨一個痛快了。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還請陛下三思!”
李顯皺眉,面露不悅。
“武愛卿,朕不過是要徹查此事,有何需要三思後行之處?”
“這……”武三思咋舌,李顯的反駁是他沒有料到的,經年以來,李顯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時間已經太長太久,讓他失去了對他的準確判斷。
還以為李顯對他處處優容,真是因為寵信他,離不開他。
“陛下,老臣並無此意,只是,宋氏兄弟位高權重,不宜動搖,若是……”
“既然並無此意,那這件事就這樣定了,立刻明發詔令,不得有誤!”
李顯退朝,留下錯愕的武三思還有欣慰的李俊,他銳利的眼神,盯着眼前的年輕人。
總覺得,他把宋氏兄弟拉出來,是不懷好意,這一支箭,最後,還是要落在他武三思的身上。
李俊根本就不畏懼他的緊盯,這個老漢,還在揣着明白裝糊塗,他在背後使陰招,就不許他在明面上消滅他的力量嗎?
現在不過是宋之問,等到姚紹之到了洛陽,就該輪到他德靜郡王自己了。
到時候,有他好看!
青璃觀。
老道士武攸緒安坐堂中,面對着神位,盤腿而坐,他口中念念有詞,聲音細碎,聽不出究竟說了什麼。
身旁的唐大眼,性格莽撞,自從接了任務,下巴上的鬍子就直愣愣的沖向四方,好似餓了八百年的猛虎,剛剛下山,想要去將那惡人們一窩擒住。
武攸緒的叨念讓他更加煩躁,他伸出小指,挖了挖耳洞。
餘光看到他不耐的樣子,武攸緒嘴角向上,浮現笑意。
這個無名子也真是,怎麼派的差事,讓這樣急性子的娃兒來他這裏守着,也真是委屈了。
自從武延宗前去長安,一直清心寡欲的武攸緒,也不再甘於寂寞,他動用自己的渠道,逐漸和太子麾下的無名酒肆眾人取得了聯絡。
當然,這樣的行動,全是在武延宗的計劃之下進行的。
武攸緒遠離朝堂多年,就算是老謀深算,也早就不知朝廷上的勢力分佈,在這一點上,他的把控遠不如他的兒子。
在把武延宗託付給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擺明了自己的立場,既是如此,參與行動,也只能聽從太子的指揮。
如今,太子尚在長安,看緊武三思,洛陽這邊,一切的行動都由臨淄王監督,酒肆中人暗中實施。
原本,武攸緒也擔心,這些酒肆中人來路不明,底細不清,根本無法擔當大任。
但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他漸漸發現,這些人和一般的仁人志士又有不同,他們竟然都是出自前仕宦家庭。
他雖然無法確切知道,哪個人是出自哪個家庭,但他能夠確信,這些人都是武氏一族惡行的受難者。
同樣姓武的他,時常有這樣的感慨,面對這些人的冤屈,怒火,他將如何抉擇?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甚至在武三思看來,終究都是武家人,還是要穿一條褲子的。
就算武攸緒再反對他們,也總不會想看到他們集體倒台,故而,對他的力量很是輕視。
武攸緒當然也希望,他們能夠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行徑,不要把朝政攪成一潭渾水。自則天薨逝,即便三思等人不承認,武氏一族的勢力也是在向下走的。
既是如此,還要執意禍亂朝政又是為何?
“大眼,不必心急,總有結束的時候。”
唐大眼在一旁抓耳撓腮,動來動去,也終於把武攸緒的心思攪亂,他緩緩睜開眼睛,拍拍身邊的座位,唐大眼依言坐下。
但還是不得一刻安穩。
“道長就一點也不着急?”
“萬一,他們今天不來,怎麼辦?”
道長是武攸緒的自稱,自從退隱山林,他就不再接受任何的朝廷封官,唐大眼來到道觀,對於如何稱呼他,也犯了一陣難。
最後,還是武攸緒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攸緒起身,為二人倒了兩盞茶,放在桌上。
“年輕人,別著急,他們肯定會來的。”
他望着窗外,他們都在等待,等待是漫長而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