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鄭駘得《魯班書》

第141章 鄭駘得《魯班書》

吏部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禮部掌典禮事務與科舉之事;兵部掌內外武職官員的除授、封蔭之典,乘載、郵傳之制,甄核、簡練之方,士籍、軍實之數;刑部負責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大理寺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工部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六部之下各置四司,分管部內事宜。

九寺六監為太府寺、司農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衛尉寺、太僕寺、大理寺、國子監、錢監、軍器監、少府監、將作監和都水監。

太府寺掌金帛府帛、營造器物;司農寺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宗正寺管理皇室、公族、外戚的譜牒、守護宗廟;太常寺掌宗廟禮儀;光祿寺掌皇室膳食;鴻臚寺主外賓之事;衛尉寺掌管儀仗帳幕;太僕寺掌車馬、牧馬;大理寺掌重大刑獄案件審理和複核;國子監掌管教育和國家藏書;錢監負責監督錢幣的鑄造和流通;軍器監負責軍器的製造和管理;少府監負責徵收山海地澤收入、管理手工業製造和國君的私人莊園併兼管宮廷所用服御諸物、寶貨、珍膳等;將作監掌管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器皿的製作和紗羅緞匹的刺繡以及各種異樣器用的打造;都水監掌管舟船及水運事務。

樞密則為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以升揀、廢置揭帖兵籍;有調發更戍,則遣使給降兵符。除授內侍省官及武選官,將領路分都監、緣邊都巡檢使以上。大事則稟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則擬進,其付授者用扎。

樞密院設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閱房、廣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雜房、支馬房、小吏房十二房分曹辦事。

樞密院設樞密使一員,為主官;設樞密副使四員,為副職;其下十二房各設曹官數名。

三司為最高財政機構,總管全國各地之貢賦和國家的財政。三司設三司使一員,為主官;設鹽鐵副使、度支副使和戶部副使三員,為副職。

鹽鐵之下設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稅案、都鹽案、茶案、鐵案、設案等,掌管全國礦冶、茶、鹽、商稅、河渠等;度支之下設八案:賞給案、錢帛案、糧料案、常平案、發運案、騎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國財賦之數;戶部之下設五案:戶稅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糧案,掌管全國戶口、兩稅、酒稅等事。

都察即都察院,為紀律檢查機關,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都、州兩級均設都察院,都一級都察院為最高紀檢機構,設都御史一員,為主官;設左右副都御史兩員、左右僉都御史兩員,為輔;其下還設屬官。州一級都察院設監察御史一員,為主官;副監察御史數員,為輔官。

除鄭州外,各州設轉運司掌一州財賦,設轉運使、轉運副使、判官等官吏;提點刑獄司提點刑獄公事掌司法和刑獄,設提刑使、提刑副使、判官、知事等官吏;提舉常平司提舉常平茶、鹽公事掌常平倉及貸放、錢穀等事務,設提舉常平使、提舉常平副使、判官等官吏;提舉學事司掌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設提舉學事使、提舉學事副使、判官、知事等官吏;經略安撫司掌所屬州縣的軍事,設安撫使、同知、副使、僉事、經歷、知事等官吏。

各州設知州事,簡稱知州,一員,掌一州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姦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為主官;設同知州事,簡稱同知,一員,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水利等;設通判一員,分掌糧運、水利、屯田、牧馬、江海防務等事;還設州判、推官等屬官。

各縣設知縣事,簡稱知縣,一員,管理一縣行政;設主簿一員,主管戶籍、緝捕、文書辦理事務;設縣尉一員,負責治安和抓捕盜賊的工作;其下還設曹官、吏員。

五家為鄰,設鄰長一名,掌理一鄰中互相糾舉及收容安置之事;五鄰為里,設里長一名,負責掌管戶口、賦役之事;二十里為一黨,設黨長一名,負責檢查戶口,監督耕作,徵收稅畝,徵發徭役和兵役;二十五黨為一鄉,設鄉長一名,掌一鄉的政教禁令,兵役、勞役徵發,推薦賢能,年終對鄉吏的考核。

鄭駘封公子偃為太祝,封羽暹為太士,位列三公;相邦暫時還不任命,鄭駘還沒有發現滿意的人選;任命原共縣縣令劉忌為左相,劉忌將原共縣治理的井井有條,鄭駘對他很是欣賞;任命羽暹之子羽嘉為右相,一方面羽嘉確有才能,一方面是為了籠絡羽氏一族;任命樂良為左執政,樂良沒有相邦之能,但能以其外戚的身份牽制相邦;任命公子偃之子向巍為右執政,一方面是籠絡公子偃一族,一方面可以以其公族的身份牽制相邦和樂良;任命宿元為樞密使;任命安和、左琮、季連和蓋璋為樞密副使;任命衛康為都御史,因其人剛正不阿。

其餘部門官員鄭駘則是從原官職職能相近的官員中選拔出來的,對於有封邑的卿大夫及其族人也不是概不任用,畢竟這些這個時代受過教育的大多都是那些貴族,只是不讓他們就職在與其利益相關的地方。

任用原有貴族為官也只是鄭駘的權宜之計,畢竟還是要保證國家機器能正常的運轉,至於更新、優化“零部件”可以慢慢來。

鄭駘想起他頒佈求賢令也有些時日了,卻還沒有一個人前來。這讓鄭駘很是鬱悶,可能是鄭國過於弱小,有才能的人都看不上鄭國吧。鄭駘現在也不求什麼經世之才了,只要是有文化、有才能,足以為官的人就夠了。

鄭駘想到了當年春秋首霸齊桓公設庭燎求賢,結果還是一年沒人去。後來一個自稱精通九九的人前去求見齊桓公,九九是算學中最基本的,精通九九沒什麼稀罕。齊桓公連只精通九九的人都予以重視,其他有賢才的人聽說后紛紛前去求見。

鄭駘準備故技重施,於是讓樂良找了一個精通方田的人前來求見。鄭駘熱情的接待了樂良找來的精通方田之人,並將他安排到了戶部任職,接着鄭駘又讓樂良旁敲側擊的讓那名被安排到戶部任職的精通方田之人四處宣揚鄭駘是如何如何善待人才的。經過那名精通方田之人的宣傳,前來求見鄭駘的人才果然多了起來。

趙國司空趙沐封邑內,楊休正與兩名趙沐手下不得志門客把酒言歡。楊休突然搖頭嘆息,做出一副惋惜的神情。

門客甲疑惑地問到:“楊先生何故唉聲嘆氣?若遇到了什麼難事不妨說出來,我能幫到的一定在所不辭。”

“對啊,楊先生待我們為知己,若楊先生有什麼難事儘管說出來,我們必定竭盡全力幫助楊先生。”門客乙附和到。

楊休惋惜的說到:“實不相瞞,其實我並未遇到什麼難事,只是在為兩位先生感到不甘。”

“為我們感到不甘?這是何故?”門客甲不明所以的問到。

門客乙也一臉疑惑地看着楊休,楊休嘆息着說到:“我和兩位先生相處也有些時日了,深知兩位先生學富五車,可惜兩位先生卻不得司空重用,所以我才會為兩位先生感到不甘。”

世上恐怕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門客甲和門客乙自然也不覺得自己比趙沐的其他門客差,他們因不受趙沐重視的確有懷才不遇之感。門客甲和門客乙非但沒有覺得楊休是在挑撥離間,反而覺得楊休是他們的知己,對此感動不已。

“楊先生,我敬你一杯。”門客乙感動的舉杯說到。

“楊先生,我也要敬你一杯,我江垣能得楊先生這一知己此生足矣!”門客甲更加感動的說到。

“滿飲。”楊休舉杯回敬到。

楊休幹了杯中酒後,推心置腹說到:“兩位先生既然視楊某為知己,楊某就不能看着兩位先生懷才不遇,楊某倒是有個主意可以幫到兩位先生。”

“不知楊先生有何主意?”門客甲驚喜的問到。

門客乙也滿臉期待的看着楊休,楊休便說到:“其實司空何嘗不是與兩位先生的遭遇一般無二,司空精明能幹,乃國之柱石,卻只能擔任司空之職,而司馬才能不及司空,卻能位居司馬要職,只因司馬是國君胞弟,而司空只是國君庶弟。司空必然對此也很是不甘,若兩位先生能為司空獻一良策,使得司空能夠更得國君器重,那麼司空必然也會對兩位先生更加器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戰國當國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戰國當國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1章 鄭駘得《魯班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