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二赴博源(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第1175章 二赴博源(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而與此同時,望親江炮戰一直打到正月初五,最終以腋目損失五艘潛艇,傷亡海員七百餘人收場。咸軍方面撈到了兩艘潛艇,但沿岸炮台表面火炮損失不小。

至於另外三艘潛艇,有兩艘是在咸軍圍追堵截下被搞沉,一艘是不明原因沉沒。

由於並未達到預期目的,返航途中腋目艦隊企圖打麟城化工的主意,不過卻為此付出沉沒兩艘風帆戰船的代價。

653年海戰後,百里燕重點加強了麟城近海和岸防要塞的防禦,麟城縮在海岸線內陸十一二里,岸邊有嚴密的要塞炮台群,腋目艦隊必須躲在岸邊二十裡外先摧毀炮台要塞,才能威脅麟城。

但百里燕一早就在654、655、656三年陸續在麟城海域布下大量水雷,沒有佈防圖,其無法安全進入近海海域,炮擊要塞炮台也就無從談起。

正月廿三,百里燕由津鄴趕赴博源城,由於津鄴都城毀於戰火,現在的博源是天子的陪都,但恐怕日後很長一段時間,梁天子多半不會考慮回遷津鄴。

入城當日,百里燕依然先去探望了姐姐百里娟、姐夫李埭與外甥李懿,。

姐姐百里娟、姐夫李埭都年事已高,但好在他們不問國事,不用瞎操心,關起門來過日子,心裏倒是沒什麼負擔,活的倒還健朗。

倒是李懿正值壯年,大敵當前之下,全國貴族都被要求募兵備戰,作為景尚公繼承人,他不可避免要練兵備戰,唯有這一事讓姐姐百里娟很是擔心。

百里燕的到來不免要引起各方關注,天子方面下明詔邀其覲見,這一次百里燕倒是沒有像七年前推三阻四避而不見,他此來最大的目的便是見天子,為今年的戰略防禦和明年的戰略反攻做政治上的準備。

正月廿五,百里燕入行轅見天子,不過氣氛顯得特別冷清,倒不是天子有意刁難,而是形勢所迫,多數的閣僚和權貴都被派遣回各自封地招兵買馬積極備戰,留守陪都的要員並不多。

“外臣百里燕,參見天子陛下。”

百里燕躬身行了一禮,但也只是場面上應有的客套。作為已經成熟的政治人物,這種過場就是家常便飯一樣習以為常,就是此時此刻天子在他頭上拉屎,他也照舊不誤。

“永興侯免禮,請入座。”

“謝陛下賜坐。”

收起禮數,百里燕逕自入座,在其右手邊是相國賈宙,左手邊是博源君姬豐,安泰侯姬康因在封地練兵未在,誠道派掌門陌舂子未到場。但狂瀾此前一直監聽博源的一舉一動,十分清楚陌舂子仍然不買他的賬。

在陌舂子看來,咸國能有今天的作為,給梁國三十年亦能做到,並不值得羨慕什麼。相反咸國凌駕於天子之上,凌駕於中原之上,破壞了數百年來一貫的政治格局。簡而言之,無論咸國做什麼,都是你的不對,因為你名不正言不順。

對於此種心態,百里燕只一笑了之。

在他看來,當下絕大多數政治精英的思維仍停留在春秋戰國,尊王為上的刻板教條思想,要扭轉這一政治慣性並不容易。

當下的多數執政者和統治階層,都是耳濡目染沉浸在傳統王化教育思想下,傳統教育和思維束縛了他們的眼界和施政深度,短期內要根本轉變他們的思維,是不切實際的。

這需要時間,更需要咸國不斷的政治努力,讓時間和文化改造下一代,所以他不急於強迫改變現在的政治格局。

此時氣氛不冷,但也不熱,不冷的原因是咸國實力擺在桌面上,就是冷也得炒熱,不熱是因為咸國的強大是天子不能接受的,而且拒不收復梁國失地,也讓天子非常不高興。

“永興侯此來不只是敘姐弟之情吧。”天子若有所指,心裏其實很清楚。

百里燕並不否認自己的意圖,他緩緩說道:

“翠城、津鄴決意想必顧太尉已向陛下轉達本侯意見,暫不做進攻準備。”

“寡人是已知曉,既然永興侯認為戰機不佳,未免無辜傷亡,寡人認為此法可行。”

雖然嘴上表示贊同,但天子心中卻並非如此。

梁軍頂在前線半年多,傷亡小二十萬,都城毀於一旦,人力、物力、財力消耗不計其數,他本指望咸軍出兵能解決問題,甚至推咸軍與腋目消耗以削弱咸國。

然而百里燕親自率兵還打的如此慘烈,非但沒有解決問題,還不打算解決問題,天子心中顯然是惱火的。

天子的心思不用言明,百里燕也心知肚明,但既然沒有擺在臉上,他也無意去撩起這個餿豆腐。下刻他說:

“本侯此來,一為本侯親姐,二為梁國防務,三為諸侯會盟。如今戰事拖入第四年,除長孫外,諸侯均修生養息多年。據御客審訊腋目戰俘可知,腋目人也遭受了巨大傷亡。儘管他們的傷亡比我中原少的多,但同樣給其造成巨大困擾,在下相信,只要繼續鏖戰,腋目戰敗就在五年之內。”

此言一出,殿內議論紛紛,相國賈宙言道:

“永興侯何以見得五年可敗腋目。”

“賈相國此問甚好。”百里燕故作讚許,而後又說:“其一,我咸國日夜源源不斷生產武器軍火,五年之內有槍三兩百萬隻綽綽有餘。其二,我咸國百工匠術在步軍領先於其,而我中原人力勝於其,加之是本土作戰,拼消耗,腋目不敵我軍。

其三,腋目並非不可戰神,亦非不死之身,事實證明我中原人族亦可輕易殺死他們,只要明確這一點,我軍有取勝把握。

最後,腋目疲於在全球活動,長期陷於遠征與巨大傷亡,其國力必然交困,長時無法速勝,久戰必衰。而我中原地廣人多,足以與之打持久戰。

籍此四點,我人族必能獲得最終之勝利。”

其實百里燕還有一點沒提到,通過對腋目戰俘的監聽所掌握到的情況,他們在攻掠白人大陸四十餘年,傷亡人次約六十萬人,但陣亡的還不到五萬。

其餘受傷的界定為重複受傷和傷殘,但卻消滅了數以千萬計的白人,交換比一百比一開外。

如今開戰三年,僅僅各國統計到的腋目屍體和戰俘就超過了十萬,其他受傷、重複受傷、傷殘逃回、沉在海里餵魚,亦或是死在己方營地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最大的致命傷在於他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倫理。【注1】

由於人類的幹細胞和他們的芽細胞,腋目人獲得相對的長生不老,所以他們的家庭組織非常龐大,上至列祖,下至玄孫徽孫,有的甚至是十幾代同堂。

這些家庭不少人蔘軍入伍,傷亡一兩個也許問題不大,但如果一個家族幾百口同姓一脈的直系男丁傷亡過半,這就有很大問題。

首先是他們的配偶怎麼辦,其次是要想永生,就只能不斷依靠獲取人類血肉得到幹細胞。

腋目人在本土大量圈養人類,但不會直接殺掉,而是留着取血,但北半球的土地資源僅佔全球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不到,所以這種豢養得到的鮮血資源是有限的,加之人類對疾病敏感,導致人類在醫療衛生欠佳的環境下的死亡率很高,如此又加劇了血液供應。

因此腋目在本土圈養人類獲取的鮮血,都只供應權貴階層、社會精英,以及依附關係。

而下層普通腋目人要麼花費財力購買,要麼參軍掠奪,記錄戰功可以分享到這種資源,如此就催生了對人類開戰的狂熱情緒。

只有不斷捕獲和屠殺人類,他們才能獲取更多的幹細胞,同時腋目十五國為不讓對方得到更多的人類資源,所以又會對己方佔領區外的人類實施滅絕性屠殺,籍此削弱對手國手中的人類幹細胞資源。

換而言之,腋目內部的戰爭勝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鮮血供應的總量。

再換種思維去思考,更確切的應該說,是腋目人強大的生理機能,讓他們產生了誤區,導致他們在醫學領域發展遲緩,甚至是幾乎沒有什麼發展。

因為他們的自愈機能和百病不侵,決定了早期醫學對他們而言是相對沒有需求的領域技術,至少在他們早期文明而言是如此。

而同時他們又發現,人類血肉能解決困擾他們的醫療問題,如能加快傷口癒合,恢復生理機能,甚至是獲得長生不老,這個時候決定他們社會延續的是人類,而不是他們本身。

相對而言放低點看,如果他們間爆發內戰,最大的醫療手段就是喝人血,獲取人類幹細胞。

因此在獲取人類資源成本相對較低時,他們是可以承受陣亡幾萬人的代價,但如果獲取人類資源超過他們付出的代價時,他們就不得不掂量掂量這個代價是否值得。

百里燕相信,在過去的三年多中,腋目人的損失絕不止於諸侯賬面上統計到的十萬多人,應該更多。而且往後還會更多,而人類的傷亡在槍炮大量裝備,戰術經驗提升后,會相對減少。

此消彼長之下,他們總有一天會綳不住。

正如之前提到的,他們的社會形態是十幾代人同堂,如果家族中出現大量陣亡和傷殘,會給他們的社會造成巨大的衝擊。

更為重要的還在於腋目矮人,矮人是他們社會的精英階層,通信者是社會的重要有機組織,這兩類腋目人的大量損失和死亡,受到妊娠周期、成長周期、遺傳概率影響,短期內無法大量彌補,因為矮人和通信者的誕生概率太低,這也是他們無法承受的損失。

綜合目前所有的信息,百里燕對戰勝腋目的態度日趨樂觀,至少是擊退第一次入侵是有較大把握的。

至於擊退後再次的入侵,這取決於腋目人對繳獲咸國技術的複製和使用。

因此,現在的戰略規劃決定了未來五到十年的戰局走向,同時未來十年內,如果人類付出代價過於慘烈,又會影響未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間人類的繁殖速度和人才資源積累。

退一步說,這次的入侵只是開始,如果大量人口死於戰爭,在接下來的消耗戰中,人類未必能逃過厄運。

以上結論百里燕私下裏權衡了近一月,沒有告訴任何人,此時此刻更沒有說於天子的道理。

【注】長壽技術一定會帶來家庭倫理,社會倫理的問題。

腋目族作為以生物能力為主要技術的物種,其獲取人類幹細胞后,得到了長壽技術,但同時也必須面對大量不同代際的人群共處一個家族,一個社會,由此會帶來人類社會所沒有的倫理問題。

如你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你自己、你的兒子、你的孫子、你的重孫子,甚至是玄孫十幾代人同堂,但半數都在前線打仗,然後陣亡,其結果對整個家庭的組織是毀滅性的,同時由此又帶來配偶的問題。

所以儘管人人追求長生不老,但長生不老並不那麼美好,最顯而易見的如權利問題。

顯然沒有那個兒子、孫子、重孫子、玄孫,希望自己的太祖父一直坐皇帝,怎麼也不死,自己永遠也無法稱帝。這些都是現實的社會倫理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75章 二赴博源(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