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已多風雨(下)

人生已多風雨(下)

俺叫魏淑芬,女,29歲,至今未婚……

串詞了……

我叫李翠鳳,女,25歲,馬上要結婚……

李翠鳳是個農村姑娘,家中幾代都在地主家做長工。感謝華夏的解放,使她家擺脫了被剝削和壓迫的宿命,從此站了起來。

作為村裡,鄉里,甚至周圍幾個鄉鎮中第一名首都大學的畢業生,李翠鳳需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父母與兄弟,更要感謝姜老師,哦,現在稱她為“姜阿姨”,再過三個月,就要叫“媽媽”了。

第一次見到姜老師,還是首都剛剛解放的時候。那年,李翠鳳年滿6歲……

姜秀萍,島青人,幼年時父母雙亡,被一女中校長收養。她讀完中學后,在學校任職。1938年初,倭軍佔領島青,此時姜秀萍的養母已經去世。她與學校幾名進步的青年教師聯絡,一起去往革命聖地安延,參加了革命。

兩年後,由於她表現出色,本人年輕,文化政治理論水平較高,又有豐富的革命經驗,被推薦進了澤東青年幹部學校進修,並分到了高級班(第一班)。學習期間,姜秀萍與同班的孫承相識,相愛,並結婚生子。

1949年首都解放后,姜秀萍帶着兩個兒子留在首都,照顧公婆。她加入剛成立的首都教育局,並勇挑重擔,組織工作隊下鄉開展掃盲工作。姜秀萍選中的第一個下鄉地點,是北郊的西北旺鄉,這裏離城較近,交通便利,適合工作隊開展工作。工作隊的成員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分頭進入各村進行宣傳。

姜秀萍來到了分配給她的錢家川村。在村長的介紹下,她來到村長的堂弟李文家中,開始第一次工作。

李文有四個孩子,老三李翠鳳是女孩,其餘是男孩,這些孩子從大到小,每人間隔3歲,很是齊整。

姜秀萍的工作一個是說服李文夫婦,參加在村裡即將開始的掃盲班,還有一個是勸說李文夫婦,在明年送適齡的李大龍、李二龍和老三李翠鳳,去鄉里正在建的學校上學。

李文是個有趣的人。他自小就是長工,不識字,但他有空時最喜歡聽評書。他很仰慕評書中描述的那些身着長衫,滿腹經綸的文人。所以原本沒有大名的他,在解放後進行的人口土地登記時,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李文”。

姜秀萍很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工作目標。李文不僅同意參加掃盲班,而且還主動配合姜秀萍向其他鄉親做工作。但第二個目標卻遇到了點麻煩。李文很開通,他並不重男輕女,願意讓所有的孩子都上學,錢家川村距離鄉里也不遠,只有幾里的平路。但就如同現在的貧困地區,在推廣義務教育時遇到的問題一樣,能吃飽飯,才是村民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李文家同樣如此。錢家川村在百望山的山腳下,半山半平地,地產並不豐厚。李文家兩口子種地;12歲的老大李大龍幫他們打下手;9歲的老二李二龍和6歲的老三李翠鳳,一邊照顧3歲的弟弟李小龍(原本叫李四龍,幾年後因為李文夫婦不再要孩子了,又覺得四龍不好聽,所以改名為李小龍),一邊在家燒水做飯,還經常去外面挖野菜,摘野果,捕鳥撈魚抓兔子,時不時的貼補家裏。

如果明年三個大孩子都去上學,李文夫婦帶着最小的孩子,再下地幹活,恐怕很難養活的了全家,而且農忙時肯定也忙不過來。這個問題李文無力解決,同時也是在整個農村工作中,都要面臨的問題。姜秀萍仔細思考後,把問題提交到了局裏,並提出自己設想的解決方法。她建議恢復並改良農忙假;採取更加靈活和務實的策略,合理安排農村學生的上學時間與授課方式;在掃盲的基礎上,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成人業餘教育等多項內容。局裏經過數次討論,在多方諮詢與論證后,完善了姜秀萍提出的建議,上交到了教育部。部里很快下文,要求局裏開展試點工作。

姜秀萍當仁不讓地參加到了試點工作中。她時隔數月,再次回到錢家川村,率先解決了李文家的學習問題。老大李大龍,年齡已經過了最佳學習階段,並且自己也希望能儘快幫家裏幹活,所以姜秀萍安排他進了掃盲班學習(後來在弟弟妹妹紛紛上學取得文憑的刺激下,自己也念完了小學的課程)。老二李二龍上到初中畢業,因為鄉里只有小學和初中,他不願繼續進城讀高中,就回家務農。老三李翠鳳最厲害,一直念到大學畢業。高中她是住在姜老師家(孫家宅子)的,和孫衛國一同學習成長,情投意合,後來兩人結為夫婦。老四李小龍出生月份小,上學晚了一年,正好在姐姐考上大學開始住校時,他考上了城裏的高中。李小龍同樣住進孫家並念完了高中,畢業后與同樣高考失敗的好夥伴孫衛民,一起參軍了。

姜老師以西北旺鄉為中心,開展農村教育試點工作。隨着不斷取得的成績,局裏加大了對她支持的力度。她增加了人手,拉來了鄭子芸,逐漸擴大了試點範圍。她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就連剛出生的女兒都無法親自照顧,只能送到託兒所。

天道酬勤,在她們不懈努力下,在試點工作取得了諸多成果時,她們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榮譽。在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地肯定與接見后,她們的工作熱情更加高漲,試點工作不斷推進,直到1966年,時局混亂,工作才停止。

…………………………

下班了的李翠鳳,匆匆來到家裏。她和正在家做飯的姜秀萍與鄭子芸打了招呼后,就蹲在廚房地上一邊擇菜,一邊小聲地說:“姜阿姨,鄭阿姨,今天上午我去找主編簽字時,他對我說,中央最近可能要下文,大力開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活動。針對的主要是66、67、68屆的初中、高中與大學畢業生。主編說,我的親朋好友中如果有這樣的人,就要早點做準備。我想,小紅和小月不正好是嗎?”

“她倆應該是去年初中畢業的,算是67屆的。因為學校停課,所以直到今年才拿到畢業證。她倆現在一直在家複習功課,等高中重新開始招生。這可怎麼辦?”鄭子芸着急了。

“你先別急,讓小鳳慢慢說。”姜秀萍穩住鄭子芸:“小鳳,你的看法呢?”

“我查了一下午的資料,看來主編說的應該是真的。因為前兩年停課,所以連續三屆畢業生都沒有分配工作或繼續上學深造,現在都集中到了一起,全國大概有幾百萬人。可目前高中、大學都沒有正式開始招生,工廠也不招工,因此,幾乎所有的畢業生都聚集在了各大城市裏。我們報社每天都會接到無數讀者來信,反映這樣的問題。中央肯定要想辦法解決的,而且前幾天,我們報接連發了好幾篇文章,都是在吹風,大力宣揚了前幾年上山下鄉活動中的優秀知青。”

這時,孫衛國和曹大廚一起回到了家。

鄭子芸愣住了:“你倆怎麼一起回來了?大廚,你今天怎麼回家這麼早?”(曹大廚在華北樓飯莊工作,所以每天都要等客人吃完晚飯才能下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上一章下一章

人生已多風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