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忙碌

第225章 忙碌

有個人型電腦就是好使,吳莎暗嘆,其他叫來幫忙的的官吏正翻着卷宗,待程季青說完他們一對,竟沒一處是錯的。這人也太能幹,郡王是從哪兒找到的這個人?其他人驚嘆道想,就連李長史都眼睛發亮,這樣一個人就是不當幕僚也可以留在司徒府里當名小吏,幫着對各地每年的數據能省下他們不少功夫。

當著徐喻明的面,李長史也不敢挖牆角,還是等眼下這攤子事應付過去再說吧。他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給徐喻明添堵,縣令私售官糧的事認真算起來是蕭司徒失察,連他這個長史也有責任,幸好徐喻明擔下了此事,陛下又看到郡王的面上不曾怪罪。現在,為了收拾這爛攤子,徐喻明不顧體弱幾乎紮根在司徒署,讓他很是佩服。

不過就算是徐喻明紮根在司徒署,除了開頭兩天,其餘時候都有擅長照顧人的忠武(吳莎)在邊上侍候,也不太累。中午的時候,忠武還會矇著徐喻明的眼讓他硬歇一個午覺。底下的官員也不敢說什麼,忠武這人瞧着有些兇惡,像是他們有點不滿他就敢動手把他們打服似的,有他杵着,他們做事都快了幾分,生怕慢了拖累了郡王會招來她的不滿。

好在還有郡王府送來的午飯能安慰他們一下,沒讓他們覺得趕工的日子太難熬。

司徒署是不安排午飯的,以前署里的官吏中午都去外面吃飯,或者讓家人把飯食送來。若是手頭事情不多,有些人在外面吃着吃着一直到快下衙了才回來露個面。各個衙署都有這樣的人,徐喻明也沒有理會,只要底下人把手頭的事情辦好,他不會揪着小錯不放。

如今署里忙碌,出去吃是不能了,只能讓家人送。飯菜是送到了,上官不吃,底下人也不敢吃,吃也吃得戰戰兢兢的。吳莎是個提倡勞逸結合的人,且看到官吏們自家送來的飯菜有好有差,有些又因為住家太遠,中午只吃幾個早上買來的干餅子填肚子,索性就讓郡王的人每天準備五菜一湯送來。

郡王府現在的大廚本就廚藝高招,也是得了吳莎指點學了許多新菜式,現在做出來的菜跟黃饈樓的比也是不差的。官吏們吃了郡王府用料十足的加菜,一陣子忙下來人不但沒瘦還養得白胖了些,吳莎戲稱這就是過勞肥。等江南的事態總算平熄下來,有些人還為吃不到郡王府的菜感覺可惜。

相比司徒署里漸漸鬆快的氣氛,朝堂之上依舊氣氛沉重。江南糧倉案一出,朝中受牽連甚廣,甚至連軍中都查出了幾個私放商人過關賣糧的將官。大齊文武並重,許多老牌武將家族拿得出手的將士頗多,倒不怕位置空出來沒人能頂上去。

江南一帶就不同了,有的郡從上到下的官員都攤上了事,要是全換了齊暄帝手上也沒有那麼多可用的人。事急從權,就像賑災一事,因為蕭墨言不便出面,會暨郡守就被提了上來處理此事,他雖然不是齊暄帝重點栽培的人,但是齊暄帝還是讓他任了楊州刺史。會暨郡算是楊州最乾淨的郡府,郡守這一陞官算是跳級,也是在給朝中其他人提個醒。

新任會暨郡守是夏守知的岳父,夏守知還是沒有陞官,但他與友人所辦的的求知學院卻出了十位官吏,裏面有縣令有縣丞,這可是比他自己陞官更大的榮耀。

夏守知這些年也越發看透了,他若是陞官,成了一州刺史什麼,事情多不說,還得應付一些小人,他已經看慣了江南美人的溫柔清婉,讓他是面對世故的中年人,他恨不得挖了自己眼。但他又不想什麼也不做,就把心思都放在經營書院上,除了現在出的這十位官吏,前頭書院的學生也有不少被他推薦任職,皆得上官稱讚。

經此一事後,本就口碑不錯的求知書院,在南方名聲大噪,來求學者絡繹不絕,為此夏守知還擴建了書院,把學童班分到了別處。

齊暄帝和蕭墨言在求知書院創立后,就關注着書院的狀況。齊暄帝記得書院創辦之前,徐喻明就上過摺子,不過在江南辦學,比朝廷出面辦學要容易的多,他當初也不覺得由朝廷出面辦學有什麼好處,現在想來,倒是他目光短淺了。

既然這一次錯過了,下一次就得補上。夏守知在錢塘,他不便召來詳細問建學校的事情,當初幫着出主意的徐喻明卻在。於是,在忙了一場得了幾天假窩在家裏的徐喻明就被陛下給召進了宮。

“你躺着,我去。”吳莎攔下了想要起身的徐喻明,這一場忙下徐喻明都瘦了,她可捨不得再讓他操勞。

徐喻明私心覺得進宮不會累着,但是看到自家媳婦這麼護着他,讓他受用的很,也就點頭答應了。

“回來的路上帶只燒鴨回來。”

“府里這麼多下人還來支使我。”吳莎抱怨了一句,卻已經在想那家有名的燒鴨鋪子邊上是不是還有其他美味的吃食。

齊暄帝在宮中等人許久,等來的不是侄子卻是侄媳婦也是有些鬧心。他面上不好表露,仍讓人上了茶點,待其餘人退下時,才問起徐喻明的情況。

“他有些累着了。”吳莎一臉老實地答道,又道:“陛下召臣前來是為了什麼事?”

“原是想問問夏卿求知書院的事。”

“陛下想知道什麼?”

聽她如此問,齊暄帝心中的鬱氣倒減了一份,“你也都知道?”

“郡王行事從不避着我,他上那道摺子前,我們也商談過許久。府里也就我一個還算能幹,他不跟我商量就只能自說自話了。”

見她並不諷刺之意,齊暄帝才說:“先前你們說要朝廷出面辦學,又說要招收寒門學子,這事怕是不易,故而這事就擱置了下來。”

“當時是不易。那現在呢?”

齊暄帝也知道現在是辦學的好時候,才會召徐喻明入宮。

“若這書院真辦起來了,又要如何招收寒門學子?”

“可以讓各縣推舉,或者大儒舉薦。”

“人數會不會有點太多?”

“先辦一場入學考核,若該縣舉薦之人全能通過,也算是政績之一。”

“學生的出路要如何安排?”

“裏頭最出挑的幾個於各曹署觀政,若有可用者可以作為儲備官吏留下,開始的時候甚至可以錄用幾位到陛下您身邊來,幫着整理緊要公文或起草詔書等,想來之後想要進學的人只會太多。”

“錄用之人要如何挑選?”

“考核或推薦。”

“若有人徇私當如何?”

“這就要看陛下挑的先生如何了。”吳莎笑道。

齊暄帝若真要辦這樣一間書院,少不得請幾位當世大儒前來,裏面有許多清正之名在外的還是可以一用的。兩人在殿內商談了許久,吳莎看天色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辭準備走人,惹得齊暄帝有些怨念地看了她一眼,還沒有人跟他說話說到一半主動提走的。

“我回去讓郡王整理個條陳出來,陛下也尋個可以託付的人或者請幾位老先生問問。郡王的身體現在都沒有緩過來呢,這事我們以後就不多參與了。”

避嫌也避得太明顯了,齊暄帝暗想,偏又說不出什麼話來,只得讓她走人,盼着下一回進宮的能是徐喻明本人。他這位侄兒看着清冷,說起話來卻比吳莎讓人舒心。

吳莎可不管他舒不舒心,她到點就離了皇宮,要是走晚了,燒鴨該買不到了。

吃飽喝足了,吳莎才把齊暄帝叫他入宮的原因說了,吳莎見徐喻明精神頭還好,就讓他把條陳寫了。辦學的事,當初他們反覆討論過許多,徐喻明也曾寫過,如今把上面的增減修改也就差不多。第二天,徐喻明還是在家休養,連早朝也沒有去,但他寫的條陳卻遞了上去,除了辦學的事,徐喻明還起草了另一卷關於邊界開市的摺子。

江南貪墨案儘管令人髮指,但商戶用糧食跟匈奴換東西卻不見得是個壞事。去年西北極寒,匈奴人大批牛羊被凍死了,許多人眼看着就要活不過冬天了。有經驗的邊關戰士知道這樣的氣候容易引發戰亂,一個個皆嚴陣以待,誰知一個冬天過去了,來搗亂的匈奴只有很少幾個,根本算不上戰亂。

當時齊暄帝聽聞后還很高興,以為是匈奴這些年被大齊打怕了,想不到原因竟是匈奴有了糧食可以度過冬天,他們才不再犯險。商戶們用官家的糧食換得草原上的牛馬轉頭賺一大筆錢,朝堂卻連一點好處也沒有沾到,今年還得各處調糧緩解災情,齊暄帝別提有多火大,也就沒有想到其他。

所以當他看到徐喻明呈上來的摺子時才會覺得意外,他還以為這大小分明的兩個竹卷小的只是大的的補充呢。小的把互市的事寫得非常簡單,甚至這都算不上是摺子,只是提了一下互市的好處,齊暄帝恍然,迫切地想召剛回京的蕭墨言入宮商量,想想還有辦學的事,他都已經約了幾位有名的大儒前來商量,總不好失約惹着他們。

不過齊暄帝到底沒有把蕭墨言叫進宮來,人家還在守喪呢。隔天,他倒是把蕭墨言約到了外面一處茶樓里,旁的地方蕭墨言去不得,茶樓他還是能去的。

“這舊語居還真是有趣。”齊暄帝坐在裏面聽着外面傳來的說書聲,滿意地點頭,哪怕過會兒蕭墨言到時臉色有些不好,他也沒顧上,還讓蕭墨言別出聲多讓他聽一會兒。

“陛下若只是出來玩,微臣就不奉陪了。”

“等等,你這性子怎麼還是這樣。”齊暄帝馬上出言相留。

蕭墨言倒不敢真走,無奈地落了座后,齊暄帝就把先前徐喻明寫的關於兩國互市的摺子遞了過去。蕭墨言狐疑地接過,掃了一眼后,微微皺起了眉。

“這是何人所寫,怎麼沒頭沒……”

他馬上便想起來,朝中會這樣做的,怕是只有徐喻明了。

“他是個有大才的。”

“可還堪用?”

齊暄帝微微點頭,笑道:“如今用着倒越發順手了。”

既無子又體弱,這樣的人的確讓人生不起懷疑來,尤其還這般知趣又有才幹,對齊暄帝來說,徐喻明唯一的缺點就是娶了一個不好拿捏的女子為妻。

“陛下手中可有能用的人選?”

“手上的幾個人都派往各郡當一方之長去了,現在哪還有什麼人選。要是等太學辦起來了,等上幾年或許就好了。”齊暄帝嘆道。

蕭墨言的情況也差不多,他想了又想,便問:“要不要用夏家相關的人?”

“夏家出了一個夏守知已經太過耀眼了,若再沾上此事,怕是與一方諸侯無異。”

“這事若真的要辦,也是交由鴻臚寺,謝鴻臚手下還有幾個能幹的,就是太能幹了些……”

謝鴻臚能上位,也是靠着齊暄帝的恩寵,他大能耐沒有,勝在一個聽話。

“既如此就把他最礙眼的那位調往邊關吧……”齊暄帝假作體貼地說。

“他怕是恨不得自己去。”

“他身居要職,又如何離得開。”

兩人商量了一陣,才各自散去,而郡王府內,徐喻明正在與第三位投名帖的幕僚候補見面。

經過江南貪墨案后,徐喻明在朝中算是有了名頭,許多先前還在觀望的人紛紛前來投奔,希望能在他手下辦事。他們遞進來的名帖,鍾富會先幫着看過,他們的文章他也看得懂,有些寫得不切實際或者太過酸腐的,他都沒有往裏面遞。

徐喻明心下也覺得能用的人不夠,為了自己的身體着想,也為了頂替他出門的吳莎着想,還是要多備幾個人。到了年底之時,徐喻明身邊又多了一個幕僚,裏面最得用的還是毛仲景。郡王身邊多了些幕僚的事跟大齊設立太學和開市之事相比,根本不算什麼,也沒有人關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王牌暗衛的撩夫日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王牌暗衛的撩夫日常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5章 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