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貂蟬為贈
“接下來就要衣帶詔了么?”看着夕陽下遠去的帝輦,劉憲心中說不出什麼滋味來。.
既不是酸楚,也不是悲傷,卻是一股無言的悸動!
大漢,這個為華夏人冠名的朝代就要成為歷史的舊痕了!
“元度,回了。”不知何時劉弘站到了劉憲身後,同樣靜靜的看着沒於遠處的帝輦,直到不見了一絲蹤影時才開口說道。
“是,兄長。”幽幽一嘆,劉憲知道今天是自己的第一次“覲見”應該也是最後一次。
回家的路上,倆兄弟都是沉默不語。劉弘或許是沉浸大漢往日的輝煌,而劉憲卻是在琢磨着自己的心思。
三分天下的雄主,已經見到了兩個,只剩下東吳大帝還沒人影。雖然未曾蒙面,但劉憲清楚,自己投效劉備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
總攬曹劉孫三家,劉憲之所以選擇劉備,不僅僅是因為受了的影響,更是因為他這一世的身份。
漢室宗親,這個牌子走到哪他都摘不下的。
曹操雖然表現出了對自己的喜愛,可劉憲知道若真的投效其下,不見得就能落到什麼好處。
不說別的,單看劉曄的結果就什麼都明白了。
劉曄表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早年便以追隨曹操,被闢為倉曹掾,又轉主簿,遷行軍長史兼領軍。是真真切切的曹氏三代重臣,獻過許多妙計,最後封東亭侯,官拜魏國太中大夫。
可他劉曄雖料事如神,屢獻奇策,用之則吉,違之則凶,但終因他為漢室宗親而被曹氏所忌,使得他在關鍵時刻所獻取蜀滅吳之策,皆未被曹操和曹丕父子採納。
劉曄不過是一文臣,劉憲卻是武將,想要揚名天下自然要領兵征伐,軍權在手豈不是更遭曹操猜忌?但要是沒有兵權,那劉憲還算是武將么?
要知道文臣和武將,實現人生價值的章法是完全不同的!
縱觀劉曄一生,雖一直是曹氏親近重臣,可在要緊關頭多是不聽其言。這無疑與曹氏用人唯才大相逕庭,可誰叫他出身不好,偏偏是帝王之後。不然連賈詡這種屢次與曹氏作對的人都能得到重用,劉曄為什麼不行??
而且曹操性忌多疑是出了名的,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最終都是因恃舊不虔見誅。
對於本勢力內“心向漢室”(之所以加引號,乃是有些人可能並不是)的人所採取的手段更是極其殘酷的,董承等圖謀恢復漢室的人被誅滅九族且不說,光看看荀彧、崔琰即可窺見一斑。
曹操晉位魏公之時,荀彧以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結果曹操因為這一點心不能平,以為荀彧不助己,導致荀彧憂鬱而死;曹操被封為魏王時,崔琰說了句“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而被誅。曹操如此,曹丕亦復如是。
劉曄好歹是漢光武子阜陵王之後,比之荀彧,崔琰諸人,他與漢室的關係近得多了,曹氏又豈能不疑,豈能不防備!!劉曄也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朝廷中略不交接時人。所謂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他心裏很明白曹魏代漢是不可逆轉的,所以他也沒有身為漢室支葉當為漢室盡忠的打算,至於他想過沒有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不是你沒打算就行了,“漢光武子阜陵王之後”一擺出來,雖然沒有劉備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來的恐怖,卻也要嚇着幾個人吧,何況曹氏還有點神經質呢。
劉曄的派頭比劉憲大那麼一點點,但劉憲的家世卻比劉曄好出不知多少倍,依照他的門第,他的祖父倍都是大漢王朝的重臣肱骨,他所要遭受的忌諱要遠勝過劉曄。
況且他又是武將,槍杆子中出政權,這句話放到漢末三國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而東吳孫氏,三家中隊劉憲吸引力最小的就是這一家。既沒有劉備的魅力光環,也沒有曹操的雄武霸氣,而孫權晚年又昏庸濫殺,猜忌之心不遜於曹操。
還是老本家好啊!劉憲神色中露出一絲無奈。
思緒間,人馬已經到了家門,劉憲。劉弘二人在廳中剛坐下不久,正絮叨着田獵事宜,外面的門子就來通報,說是曹操遣人送來了一份贈禮!
劉憲放聲一笑,如釋重負的向劉弘說道,“如此看來,曹操確實是未曾怪罪,小弟心中時是安穩!”劉憲最怕的就是劉弘遭受報復刁難,如今看來事情遠未向最壞的地方發展。
“曹公這點氣度還是有的,不僅是看在三弟的面上,還有顧及朝中大局。”劉弘並不怎麼擔心自己,安聲說道,“為兄只要無大錯,在許都安身立命還是可以的,這點元度無須掛牽。”
“你欲行之事,萬不可因此耽擱。”劉弘按着劉憲雙手,目光中思慮千萬,卻盡在這一言之中。
“兄長所命,小弟自當遵從。”磨情的話劉憲也不說了,意思都到這個份上了。
隔了片刻,門子又來通報並獻上了一封書信,“劉皇叔送來了一份贈禮,並附有一紙書信。”
劉憲聞言忙拆開書信,動作很是小心,這年頭的紙張雖被蔡倫改進過,可質地還是不行。大多富貴人家的書信往來都是用絲帛。
信上並沒有什麼內部消息,都是場面話。只是劉備在後面特意加了一句,要劉憲親啟禮箱。
有點摸不清頭腦,但劉憲也不敢耽擱,萬一裏面有什麼違禁品,豈不是要生事端。遂趕去了後院。
既然是送給劉憲的,兩份贈禮自然也抬進了他居住的小院。
一多一少,一眾一寡。
曹操的贈禮大大小小八個禮盒,劉備的則只有一個大大的箱子。“爾等都退下!”
擺退了一眾下人,劉憲這才解開紅絲帶,開啟箱子一看,頓時呆在了那裏!
“小女貂蟬拜見公子”,一柔柔佳人翩翩而出,躬身拜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