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禮樂
釋,也稱佛!
公元四世紀的時候中國出現了一位叫做道安的佛家弟子。是中國佛教制度的建立者,佛家弟子一律姓‘釋’就是從他提倡和開始的,因此和尚們又被稱為釋家弟子。
其原本就是佛家教徒,被中國本土化之後的意思。
整體來說佛家和儒家一樣,都是在中華大地之上傳承千年之後中間被糅雜了很多很多的思想進去,以至於儒家非先儒,佛家非先佛。
從釋迦牟尼佛的經歷來看,和孔子一樣都是沒有留下任何經文的,他和儒家最大的特點就是徒子徒孫眾多,其經書也是後世沙彌記錄佛陀講經時候的語言而撰寫成的。
所以儒家為子曰:就是孔子說。
佛家為:如是我聞。就是我這麼聽佛祖講!
這樣一來就造就了各種經書的不同,裏面或多或少的夾雜了沙彌的稍微改動,就像顏回誤解孔子的一一樣。不過整體還是相同的。
又因為佛家後世各種傳承者眾多,各類修佛法門萬千所以很容易走向誤區,偏離大道,留下漏洞。
若想了解佛,就必須知道釋迦牟尼佛的經歷,和儒家孔子非常相似。
所以佛家雖然被稱為出世之道,但是其行徑是入世修行的,而不是後來佛子佛孫們所做的避世,這都是錯誤的。
佛陀一生都在行走,或講經說法,可見其行為是入世教化,其主旨是修自心的出世法門。若想出世,便要入世。不入世,怎麼出世?後世之傳承者皆是避世之人,已經是曲解了佛陀的本意!
所謂先渡己,后渡人,己先為善,然後勸人向善,這才是本意,此舉就已經功德無量了。
若心中有佛,已證佛性,任由凡塵俗世束縛身體,心靈依舊空明,即使萬千繁華都不能映在心中,又怕什麼入世?
若心中無佛,不自見性,即使遠遁深山,建起樓台寺廟千座,又怎麼能困住躁動的心靈。
所謂出家吃齋,遠遁深山,供奉佛祖不過是着相而已。若得無相,就不能在乎有相。方明空相!
佛陀所做之事是明心見性勸人向善,所以人們耕地以為田,佛陀耕心以為田。
但是佛陀以心靈之果換取農田之果,本就是公平行事。後世眾多佛徒,沙彌,和尚卻以農耕之果實換取自己的心靈之耕種,先後顛倒,這便是失了本心。
建寺廟,做和尚,供金身,收香火,收入多,而生產少,真正的修心大師少之又少,這樣一來脫離了大道,就會遭人病垢,又有好吃懶做之徒見有機可乘,投身佛門,反正又沒有門檻,收人都是人人都要,收入之後又去不掉心魔,久而久之就變了味道。
不事生產者多如牛毛,耕種心田者寥寥無幾,先付出,后回報,變成了先要錢,后付出,或者乾脆不付出,即使明心見性已成,也不去教導民眾,不去入世,不去破除內部之心魔,怒目金剛之道變為安家護院之道。
佛教越鼎盛便離毀滅越進一步,空前的繁榮全部都是累積起來的香火做的虛假樣子,而不是明心見性耕種出累累碩果的心靈。所以歷史上便有三次滅佛之行動,都是因為自己而毀了自己。
既然選擇出世,又以出世為目標,那麼就做到出世的事情。
手下做的是收入世之人的香火,錢財,建的是亭台樓閣,廟宇林林,嘴上講的是不染塵埃,不問俗世,須知因果輪迴,報應不爽,收了俗世之因,便要得到俗世之果。
滅佛之舉皆是自作自受!
若能學得道家之人,選擇出世,便是出世,即使心靈還在俗世,但是身體已經出世,不去沾染俗世之因果,自給自足,不爭香火,不要供奉。方是道之所在。所以道家在華夏文明裡以其不自爭,而在人心中為三家之首!
不同於儒家的在朝為官,在民為師,好歹也是收錢辦事,直來直去的互換。佛家後世衍化為只有收香火的義務,卻不做普度眾生的義務,這種後世沙彌的行為已然是脫離了釋迦牟尼佛的行徑,所以才有了波荀魔王的魔子魔孫入住佛廟的事情發生。
修心之法,佛教可稱為世間頂級法門,其出世的思想對人悟道有很大的幫住,也可以作為帝王安定天下的傳教所用。但是大善之下有大偽,況且修佛日苦,得大自由殊為不易,又因宗教緣故極為的排斥外教,所以後世佛教沒落不是沒有道理的。
修佛者當知摒棄的是後天之道,而非先天之道。修的是天地法則,而非與天地相悖!
儒家入世經國,治世,收取合力的報酬,道家無為,不爭,自食其力,超然物外,唯獨佛教在中國是個兩邊都占的行徑,以出世的名義牽連入世的凡塵,所以真心修佛者鳳毛麟角,假意欺世盜名者多如牛毛,教義沒有錯,但是傳承者卻雜亂不堪,此處便是其一大病垢。
況且佛教與儒家道家不同之處在於,儒家可以包容一切,只要是道理對的都可以,這一點在幾千年來中國的包容性上已經證明,道家事無為,願意讀就讀,不願意讀隨意,跟道教是不同的。但是佛家有狹義的思想,後世之沙彌,和尚只能信持一家,這樣就限制了人們思考的包容性,並且其本身傳承者雜亂無章又無深究,遇人便是滿口佛經教義,菩薩顯靈,漸漸地把善之教義變為迷信的教義,已經是脫離了佛祖的本意!
所謂迷信者,就是自己都不懂,就去相信,並且狂熱的忠誠,還要勸人相信。這便是迷。
而信則不然,其中有理有據,有軌跡,可尋找。
信與迷信,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儒家替民辦事,拿民俸祿,取民稅務!可使天下安定!解決紛爭!
道家無為,無事,自己自足!可使天下安定,國富民強!
佛家不事生產,取人成果,又由入世轉出世,雖可以使民安向善,但是卻會使國荒,民怠,只此一種便是為自己買下禍根。
所謂大道公平方為人所接受。佛陀釋迦牟尼佛尚且傳播教義,奔走一生,講經說法才可換來糧食!何況後世不事勞動,不走人世的假行僧?
佛陀有不持金錢戒,此戒在中國卻未曾取消,反而與世俗聯通。此佛已非彼佛!
梁武帝之時,正遇禪宗祖師達摩東渡,便問達摩,自己修建無數的僧佛寺院,廣納無數信徒,功德可曾廣大?達摩卻說:並無功德。只要行善布施,心中做到了,功德自然廣大,可是如今的寺廟大興,金身永鍍卻未曾有一人行走世間化解百姓之苦,解開眾生之執念,這些後世傳承者都是在走錯誤的道路!只能算是一群假行僧罷了!
佛教之錯,錯不再佛,在傳承者,可行善布施,不可以善標榜,善標越高,心魔越多,最終佛家沒落,再由苦修者傳播,堅守,待發揚光大之後又迎來霄小盜竊成果,以佛之名義大肆滿足私慾,皆是清規不嚴只過。
人類所有的行為方式都是按照天地規則來運行的,不管是誰創立的教義都不能夠和天地法則相悖!
第一大悖論,輪迴!
輪迴不可脫,妄談脫離輪迴者,皆是虛妄之言,不明輪迴之人。況且輪迴並非佛陀之言,而是華夏之言!
人食五穀雜糧,飛禽走獸,長大成人,入了身體,排除污穢,入了大地,養育了五穀雜糧,水果樹木,水果樹木又養育了飛禽走獸。
肉體從精氣之始,陰陽相合,生出新生命,從開始到死亡又回歸於大地,大地再養育肉體,如此循環往複,生是輪迴的上半部分,死是輪迴的下半部分,無分生死,只有不斷的是輪迴。
妄談脫離輪迴,未知生,焉知死?生便是死,死便是生,不過是物種的轉化輪迴而已。佛法妄談脫離天道,只生不死入西天,只死不生,棄皮囊都是與天道相悖,生在天地間是行不通的!
三小悖論,不可不改!
其一:天地萬物相生相剋,靈長類相食,相生。所有的一切教義都只是為了穩定天下人民而衍生出來的,與其餘靈長類無關,他們自有天地安排運行規則,或鷹食蛇,蛇食鼠,鼠食糧等等都是平衡狀態,但是未曾聽聞同類相殺如人類這般狠毒,所以佛之勸人向善乃是不殺人,不害人,不傷人,不與同類相殘而已,動物裏面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或不吃魚,或不殺狗,或不食豬,但是若不殺生,則與自然相悖,此教義之極端已然錯誤!其一不公!
其二:觀其動物行為,慈烏尚且反哺,羔羊猶跪足,此乃天生之關聯,不可斷去。但是一入佛門了斷世俗,父母含辛茹苦養大成人,身為人子卻不事贍養,身為國人卻不事生育,上對不起父母之恩,下對不起傳承之責,又食人間香火供奉,一取其父母之養育不報,二傳其人類肉身,物種延續的責任不承,三食百姓之香火還,此為滅天理,滅人慾之舉,只見索取,只問收入,不見歸還,不聞付出,已然不公平到了極致,父母都不養,何談大善?與天地法則相悖。其二不公!
其三: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雖以勸人向善之舉迷惑眾人,卻也成了奸惡之徒避難之所,藏污納垢之地,此為善惡不分之舉,又有縱容惡行不擔惡果之罪。善人卻要苦修無度,其三不公!
總體來說,佛乃修心不二法門,但是因其避世之行徑,內中雜亂之漏洞,有增迷信之言,只可作為副法來修,不可作為主法來修,且修行之時只取其精華,切勿入了其教義,迷失了道心!與當世時代所相悖。
中國人修道,當選三教。三教之法當以儒為身,道為骨,佛為心。若通聖境,則三教歸一,可得本源,無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