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從風水說起
風水最早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候沒有風水學的說法,只是當時人們對惡劣的生存環境發出挑戰,辟路而行,擇地而居,這應該算是一種適應性的選擇。
但隨着人類文明的逐漸進步與發展,風水也就逐漸成為了一種玄之又玄的學問,其實歸根結底,“風水”就是指自然界的力量,也就是宇宙中的大磁場能量,風水既是觀天相地之術,亦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而這種哲學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掌握的,於是一系列相關職業便就此應運而生,地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種。
地師是一門手藝活兒,在古時候宗教文化興盛之時地位頗高,當時的行業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九流,即:
上九流:一流佛祖(釋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龍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燒鍋(酒廠,封建時代曾是最大廠家)六流當(當鋪),七商(商賈)八客(莊園主)九莊田(農夫)。
中九流:一流舉子(舉人)二流醫(醫生、郎中、大夫、藥房先生),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書畫)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圍棋,標誌文人)。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四流梆(更夫),五剃(挑擔走四方的理髮師)六吹(吹鼓手、喇叭匠)七戲子(各類演員),八叫街(乞丐)九賣糖(吹糖人的)。
從字面上來看,這些所謂的“九流”中包含了三九二十七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一段打油包含了那個年頭七十二行里的手藝人,每一流的行業名稱里並非單指一家,還包括了很多類似或相同的職業,就比如下九流中的第五流“剃頭”實際上就把修腳的、跑堂的、拉車、按摩、店員、舞女這類生計一併都包羅進去。
而類似於風水行當則是在二三流中都有存在,下九流中第一流為“巫”,這個“巫”泛指神棍、米婆之流,意指念咒招神驅鬼的南方巫師,第三流“大神”則是以跳、唱形式治病的巫醫,這兩類皆為下九流,與風水秘書並不沾邊,除非當真是禍事臨頭,若不然誰也不願與這兩個行當打交道。
中九流里的第三、六流的“批”和“相”則是指街邊城牆角摸骨批八字的算命先生,雖然也通風水之道,但難免江湖氣息更重一些,而在“批”之前的“風水”指的才是正兒八經的風水先生,夠資格稱一聲“地師”。
地師與尋常摸骨測字之流不同,觀星測地,守乾坤,定陰陽,頗為傲氣,自詡道門中人,這個行當中先輩很多,先師從第一位算起分別是:大華仙、九天玄女、陶侃仙、呂財仙、白鶴仙、青鳥仙、邱亞仙、張良仙、福善仙、陳福仙、楊仙人、青年仙、白中仙、固城仙、袁天罡、邱延翰這一十六位,但最終成為地師之祖的卻是一個叫做楊筠松的人。
楊筠松,字益,唐末人,唐僖宗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後轉入民間,著書立說,開門授徒,為百姓看風水,人贈尊號“救貧”。
楊筠松與他之前的先輩地師有諸多不同之處,他完善了風水術法的整體脈絡又自成一體,又遵循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將這一門學術發揚光大,在楊公百年之後,天地四海之間已經遍佈楊氏門人,而遺留著作更有《疑龍經》、《憾龍經》、《三龍經》、《黑囊經》、《正龍子經》、《都天寶照經》、《青囊奧語》、《青囊序》、《立錐賦》、《天玉經》等風水經典傳世。
自楊公之後,風水之術代代相傳,名家輩出,而楊公的後續弟子中有歷朝國師24位,明師72位,地師一脈連同“楊公風水”就此代代流傳,即使到了今天,楊氏門人依然遍佈世界各地,而我也僥倖能夠有此淵源,在這風水易術之中窺得門徑,學到了一些觀天相地,避禍驅邪的陰陽秘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