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智救外公
一個月後,楊懷德、楊懷興和劉可世相約去山那邊神秘的遼國看看。
這一天很早他們就從家裏偷偷跑出來,各自帶上陷餅和水袋,向雁門山出發了。天氣很好,空氣清爽宜人,爬到山腰,穿過秘道,下到山腳。
三人沿着河向東走,過了一座石橋到達對岸,繼續向東走,前面是大片的草地,幾十名災民正坐在草地上休息。
忽然,一人向三人擺手,楊懷德認出那人正是上次在榷場門口行乞的少年,楊懷德三人走過去。
那少年站起來,說道:“小兄弟,你們怎麼到遼國來了,這裏很危險,契丹兵到處在抓災民。”
楊懷德說道:“官府應該是救濟災民,怎麼反而抓災民?”
少年說道:“官府強迫災民去屯田戍邊。”
楊懷德說道:“契丹人真可惡!”
就在這時,一隊契丹騎兵向這邊奔來,少年喊道:“快跟我跑,契丹兵又來抓人了。”
災民們叫喊着四散奔逃,契丹兵像狩獵一樣抓捕災民,那少年和楊懷德三人拚命奔跑,但還是被兩名契丹騎兵圍住不得逃脫。
那少年跪在地上,說道:“兩位管爺,行行好,他們三人還是不懂事的小孩,放他們走,我跟你們回去。”
一名契丹騎兵答道:“好吧,你跟我們走。”
少年站起身指着前面一個村莊,對三人叫道:“你們趕快走啊,離開這裏回家去。”
說完,轉身跟兩名契丹騎兵離開了。
三人明白他的意思,趕緊向那村莊跑去,在小鎮外一個茶攤旁邊石頭上坐下來,喘着粗氣。
楊懷興說道:“好險啊,差點就被抓住,多虧他了,不知道他以後會怎樣?”
楊懷德說道:“如果我們會武功,就不會被契丹人欺負了。”
這時,兩個契丹官差,一胖一瘦,押着一個五十多歲的漢族老頭來到茶攤,要了一壺茶,老人背着一個包袱坐在地上。
胖官差說道:“你這老頭,年紀這麼大還到處跑,我一看你就是宋國派來的姦細。”
老人哀求道:“兩位官爺兒,我想回宋國看望我的親人,我年紀這麼大,沒有幾年活頭兒了,再不回去就沒機會了。”
瘦官差說道:“老頭,不要狡辯,我們哥倆兒把你送到朔州領了賞錢,你再跟知府大人說吧。”兩人不由大笑起來。
老人取下包袱,說道:“二位官爺兒,這裏有十兩銀子和幾件新衣服,你們二位都拿去,放我走。”
胖官差搶過包袱,說道:“老頭,放走你不可能,幫你在知府面前說幾句好話,少打你二十大板還可以。”說完,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老頭無耐地嘆着氣。
胖官差對瘦官差說道:“一會我們沿着雁子河向西走買幾條新鮮的鯉魚,回到朔州做個紅燒鯉魚,喝幾杯小酒,多美啊!”
瘦官差笑道:“還是兄弟你會亨受。”
楊懷德三人在旁邊聽得真切,楊懷德悄悄說道:“契丹人又來欺負我們漢人,我們要想辦法救這老伯。”
劉可世說道:“可是我們都不會武功啊!”
楊懷德在二人耳邊嘀咕了幾句,然後,三人便向西邊的雁子河跑去。
兩名官差喝完茶,押着老人向西走,太陽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瘦官差說道:“我們到前面的小樹林休息下,然後再往前走。”
進入小樹林,兩名官差坐在樹下很快就打起呼嚕,老人心裏很難受,心想我要是逃跑,肯定還會被抓住,如果被送到朔州查出我的家人,他們也要受牽連,還不如死了算了,我的魂魄可以回到宋國老家,可以去看望失散多年的親人。
想到這裏,老人亳不猶豫地解下腰上的布帶,找了一棵歪脖樹,將布帶系好,又找了塊墊腳石,自言自語道:“老伴兒,我馬上就找你去了。”說完,就把布帶套在脖子上,一蹬墊腳石,老人身體搖晃着,“茲拉”一聲布帶斷了,老人“噗通”一聲摔在地上,一下把兩名官差驚醒了。
胖官差對瘦官差說道:“你看,這老頭要上吊自殺,我們還是快點把他送到朔州,不然的話,賞錢沒拿到還得給這老頭買棺材。”兩人一前一後押着老人沿着雁子河向西走。
且說楊懷德三人離開茶攤,沿着雁子河向西找到一塊平坦的地方,脫掉衣服下河捉了六條鯉魚,在一棵大樹下燃起一堆火,串起三條魚來烤。
楊懷興爬上樹向東張望,一會兒,說道:“他們朝這邊走來了。”說完,從樹上滑下來,三人假裝在烤魚,那兩名官差押着老人緩緩走過來。
楊懷德叫道:“賣魚啦,賣魚啦,兩位官爺,這三條魚便宜了,只要三文錢。”
兩名官差果然停下腳步,楊懷德拿着一條烤好的魚,跑過來說道:“你們看,剛烤好的魚香噴噴的,可以先吃后給錢。”
兩人一聽,心想有便宜一定要佔,說道:“不錯,我們先嘗一下。”
二人放下包袱,坐在火堆旁啃起烤魚來。
老人在旁邊說他要去方便,胖官差不耐煩地說道:“去吧,去吧,不要想跑,你們幾個小孩幫我盯住他。”
楊懷德和劉可世帶着老人來到河邊,突然,兩人左右架起老人向河裏跳去,楊懷興撿起老人的包袱跑向河邊也跳進河裏,三人架着老人向對岸游去。
兩名官差慌了,跑到河邊喊道:“回來,回來,那老頭是姦細。”
兩人競然是旱鴨子,在岸邊又蹦又跳。
楊懷德三人架着老人很快游到對岸,三人向那兩名官差罵道:“契丹狗,大壞蛋,契丹狗,大壞蛋……”
楊懷德對老人說道:“老伯,我們可以把你帶到宋國,跟我們走!”
老人有點懷疑,答道:“是嗎?”三人扶着老人向雁門山快步走去。
附近沒有橋,那兩名官差只能看着干著急,胖官差自嘲道:“兄弟,咱哥倆兒今天沒有機會發財了,還是回去吃紅燒鯉魚吧!”
楊懷德三人帶着老人穿過秘道,來到山下生起火烤衣服,老人非常感謝三人,講起了自己的往事。
原來老人叫王世德,年輕時和老婆李氏生活在靠近夏國的王家村,他們很恩愛,生有一兒一女。
有一次,夏國軍隊搶掠了這個村莊,老婆和女兒外出逃過一劫,他和兒子被俘虜。
後來,夏國人把他們獻給遼國,遼國把他們安置在平州,做了一年奴隸后贖身成了百姓,因為他能讀書寫字,知府讓他做了帳房先生,日子過的還不錯。但他想念老家的老婆和女兒,一直未娶,一個人撫養兒子長大,兒子娶了媳婦,還有一個二十歲的孫子王覺,生活也挺幸福。現在老人年紀大了,思念親人之情愈加強烈,下定決心后,向兒子交代一下,便一個人偷偷出來了,在偷越邊境時被這兩個官差逮住。
烤乾了衣服,楊懷德幫助老人做了一支拐杖,便送他上路了。
一月後,楊懷德和楊懷興去雁門山砍柴來到山腳下,發現路上躺着一個人,走近一看,原來是上次救過的老人王世德,他面色蒼白,眼睛微閉,嘴唇乾裂,楊懷德取出水袋給老人喝了幾口,並叫道:“王老伯,醒醒,王老伯,醒醒。”
老人慢慢睜開眼睛,一下認出兩個孩子,顫抖着說道:“又是你們救了我,太謝謝你們了。”
估計老人是又餓又渴才暈倒的,楊懷德和楊懷興取出餡餅給老人吃,問道:“老伯,你找到你的家人了嗎?”
老人答道:“一言難盡啊!”
原來老人一路艱辛,回到離別已久的王家村,直奔自己的家,當他站在院子門口時,心情一落千丈,房子完全倒塌,無人居住。老人爬上廢墟尋找可能留下的東西,三十多年過去了,只剩下石頭和瓦礫,雜草叢生,老人坐在地上痛哭不止。
忽然,老人停止苦泣,好像想起什麼事情,他挨家挨戶的敲門,見人就問他老婆和女兒的下落,那一次劫難村裡大部門人都被擄走,大家都紛紛搖頭,終於在一個老房子裏找到一個倖存的老人。
據老人講,夏國軍隊搶掠村莊后,他老婆李氏和女兒回到家裏發現人去房空,母女倆放聲痛哭,李氏每天做完農活就在村口大樹下等啊望啊,希望有一天丈夫和兒子會從遠處走來,鄰居見她一個人帶着幼小的女兒不容易,勸她改嫁算了,她說她一定要等他丈夫和兒子回來。
日出日落,樹葉綠了又黃了,斜陽照在村口那棵大樹,不到四十歲她頭髮就花白了。女兒長大也嫁人了,她依舊留在老房子裏,留在那棵老樹下,過了幾年她就病逝了。
老人來到老婆墳前,燒紙錢,填新土,除雜草,老淚縱橫,自言自語道:“老婆,我回來晚了,對不起你,讓你空等半輩子,再過幾年我就去找你。
老人打聽到女兒遠嫁到山西代州,心想一定要找到女兒,對老婆也是一個交代,他馬上返回代州,到處詢問女兒下落,走到雁門山下時體力不支昏倒了。
楊懷德和楊懷興非常同情老人,說道:“老伯,你先到我們家,我們父母都是熱心人,他們一定會有辦法幫你的。”兩人攙扶着老人回到家中。
楊文山夫婦先讓老人躺在床上休息並燉了雞湯給他喝。
晚上,他們見老人臉色好多了,便坐在床前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老人把事情經過又講了一遍,王月娥已熱淚盈眶,當她聽到老人的女兒遠嫁代州時,便追問老人的老婆,女兒和兒子的名子。
只見王月娥緊緊抓住老人的胳膊,喊道:“爹,我就是你的女兒,月娥啊!”
她挽起袖子,指着胳膊上的傷痕,說道:“你看,這是當年哥哥不小心划傷我的。”
老人瞪大眼睛看,果然有一條刀傷,他仔細端詳着王月娥的臉龐,還是看得出王月娥小時候的樣子,兩人抱在一起放聲痛哭,楊懷德三人也在一旁抽泣起來。
老人哭道:“女兒,讓你受苦了,我可找到你了。”
王月娥哭訴道:“爹,你為什麼現在才回來,娘一個人等你三十多年,頭髮都白了,臨死還想念着你,都是你把娘害死的!”
老人也很愧疚,說道:“是爹不好,爹如果早點回來,你娘就不會這麼早離開我們。”
楊文山也擦着眼淚勸道:“你們父女這輩子能相見就是好事了,不要再蠻怨了,都是夏國人做的壞事。”父女倆兒這才由悲轉喜。
老人住了半個月,看見女兒一家都很幸福就放心了,便提出要回遼國,因為他是偷偷跑出來,並沒有告訴知府大人,時間太長會被懷疑,從而給兒子一家帶來麻煩。父女依依不捨,楊文山為他準備好盤纏和衣服,楊懷德和楊懷興把外公送到遼國。
回到家中,楊文山將楊懷德和楊懷興叫到面前,呵斥道:“你們兩個膽子越來越大,竟然私自跑到遼國去,讓官府知道是要殺頭的。”
二人低下頭,心嘭嘭直跳。
楊文山接著說道:“幸好沒出什麼事,我要給你們找個師父管教你們,明天我送你們到五台山太平興國寺,讓慧明大師做你們師父。”
懷德和楊懷興剛才還提心弔膽,一聽爹爹要送他們拜師學藝,高興地跳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楊文山也面帶微笑,說道:“遼國壞人很多,你們去了很危險,慧明大師搏學多才,武藝高強,他可以教你們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