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家 教
王森林在家裏,老太太對他的寵愛無人可及,那是疼在心裏,掛在臉上,並且毋庸置疑、人人皆知。王永前夫婦對三個兒女是同樣喜歡,但從表面上看:他們對於兩個兒子的管教,似乎更加嚴格些。
王永前對於三個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些特別,屬於外冷內熱型。他引導他們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他們從不溺愛和放縱,是個嚴父的代表。
對三個孩子從不輕易打罵,但王永前也很少給予他們表揚。六七十年代,每家每戶孩子眾多;孩子因為犯錯而常常被自己的父母追着打罵,這種現象在當時十分普遍;但這種現象在王森林姐妹三人的身上,就從來沒有發生過。王森林在小學時期,考試中常常會有不錯的成績;或許因為驕傲希望得到父親的表揚,也可能存在着一種討好的意願;然而,父親總是面無表情,而且常常會問:“總分明明是一百,可你這次才考了九十八,請問另外的兩分哪裏去了?”……
對於孩子犯錯,王永前的一貫觀點是:“可以允許犯錯,但道德品質方面的錯誤,絕對不許發生;而且一經發現,決不輕饒!譬如撒謊、偷盜等等。犯錯的人,必須勇於認錯並改正;犯錯的人,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犯錯的人,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接受相應的處罰……”
王永前受過高等教育,又在部隊服役多年,所以他早期對於子女犯錯之後的處罰,一般分為罰站和罰跪兩種。後來,隨着幾個孩子進入中學,他漸漸取消了罰站和罰跪。他往往根據他們犯錯后的態度來決定:或進行交談指正,或是予以關注。
若是一般的小錯誤,王永前會讓犯錯人自己靠牆壁站好,其站立的姿勢,有些類似於部隊的軍姿;若是嚴重錯誤,那就對不起了,請你去指定的地點進行罰跪;而且無論哪種懲罰,都有着時間的規定!
像罰站的處罰,王森林姐弟三人都曾有過經歷;而罰跪的處罰,僅是針對王森林和王兵兄弟倆,因為他倆相對調皮些,所以接受這兩種處罰的機會也就多些。
關於接受處罰,有兩個細節不能不說:首先,當事人在經過處理之後,此事便已翻篇,而且從此不再提起。其次,犯錯人在接受懲罰期間,任何人的說情都是無效的!每當有人說情,王永前總是笑着與對方打哈哈;當然被懲罰的人,也是深知自己父親的脾氣秉性,只要他不發話,就得乖乖受罰、直至到點結束!
……
王永前對子女的教育傳統而正規,對他們影響至深——王森林姐弟三人一直本分做人,中規中矩做事,從來不敢跨越雷池半步。父親的嚴格教育是一筆財富,讓他們受益良多;而且他們對於父親,永遠充滿敬畏!
古城中學建於1902年,可謂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校園佔地面積18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000平方米。在古城的歷史上,古城的教育和文化都是頗具盛名;而且古城中學在全國的名氣很大,也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很多的優秀人才!
在古城中學,王森林可是個風雲人物。他聰明好學,學習成績一直位於班級前三名;又因活潑多才,積极參加各類比賽和活動,給學校與自己爭取了不少的榮譽。
王森林是高二(一)班的班長,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老師們認為他學習勤奮、懂事有禮,且能協同自己的教學工作;同學們感覺他熱情仗義、謙虛待人,常常關心大家的困難和學習。
王森林即將停學上班的消息,很快就在古城中學傳開了。有一部分同學羨慕得不行,但更多的同學和老師卻是為他惋惜:因為在他們看來,王森林是個讀書的好苗子,考入大學肯定沒問題,而且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古城中學的吳一凡校長,綜合老師和同學們的意見,特意去了一趟王森林的家。吳校長的到來,令王永前夫婦很是感動與感謝,無奈老太太油鹽不進、堅持己見,最終他是無功而返。
王森林上班的手續很快辦妥,時間也已經定了下來。父親讓他不要再去學校了,可多在家裏陪陪奶奶,同時,也可做些上班前的準備。然而,他捨不得自己的學校、老師和同學們,所以直到臨近上班的最後兩天,他才停止了去學校。
在即將離開學校的那段日子裏,王森林仍然認真學習;同時,友好對待身邊的每個人,因為他很珍惜這個短暫的學習和相處機會。乍一看,他幾乎與平時沒有什麼兩樣,可細心的人還是發現:他常常沉默而憂鬱,話語也少了許多。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幾位要好的同學,在學校附近的一個飯店裏,為王森林搞了個歡送聚會。席間,雖然沒有人喝酒,但每個人的情緒都很高;大家說了好多的話,有歡笑,有懷念,有祝福……
分手的時候,王森林的心裏有着一絲淡淡的憂傷。是啊,他怎能捨得這些可愛的同學們——
丁遠東,身材高大英俊,為人義氣,像一位兄長般,時時護佑在自己的身邊。
崔向陽,外號“二餅”,戴一副近視眼鏡,文質彬彬,做事極是細心和周到。
倪兵,個子不高,但很壯實,待人熱情而靈活。
劉紅梅,中等個頭,說話語速很快,是個爽直的姑娘。
吳玲,是校長吳一凡的女兒,也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她性格溫柔,做人做事有主見、有原則。
……
離開學校的那天,王森林再次正式向同學、老師和校長告別。尤其吳一凡校長的臨別叮囑,給他影響很大、受益頗多。吳校長說:“王森林,你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好學生。你現在雖然離開了學校,但並不代表以後不能學習,或是不需要學習。希望你以後多讀些書,書將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會給你知識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