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敕山印

41敕山印

前四山宛如一座巨大的浮空島嶼被投擲而來,山體在虛空中遁行,撕裂流雲,裹挾的風束如萬千把利劍,在前四山尚未墜落之時,隨之而來的強勁風束仿若是一面張開的劍陣。

整座衝破流雲、撕扯風束而來的龐大山體上流溢着頗為玄妙的道韻,山體上的蔥蘢桂樹沒有被周遭強烈的勁風摧折,反而在鋪天蓋地的道韻中愈發堅挺。

浮山如華蓋,竟不是對者紅燭鎮直砸而去,反而是遙遙衝著后三山鎮壓而下。

顯然那位國師也是捕捉到了后三山剛剛泛起的那絲異樣,再加上后三山剛剛生髮山根,根基必然不夠穩固,想要摧毀這座處處透露着古怪的后三山,此時便是最好的時機。

這位常年以年輕面貌示人的國師在剛降臨這片天地時就已經發現后三山被人煉化,他最初的推斷是被老掌柜煉化,對於老掌柜來說煉化一座久經陰戾氣息孕養且沒有山根為基的荒廢山體根本不是難事,可在黃祿拿出那部舉世罕見的章紋圖時,后三山竟然出乎意料的出現了一絲異動,就是這絲氣若遊離的異動,改變了國師的推測。

這部山河脈絡章紋圖是前朝以舉國之力所繪製,老掌柜作為當之無愧的前朝第一戰鼓手不可能不知道此事,不然他也不可能在這個與世隔絕的鎮子裏圖謀了數百年之久,若此山真由老掌柜煉化,在黃祿拿出章紋圖時,后三山不可能露出這麼大的馬腳。

坐鎮后三山定是另有其人,而且這個坐鎮在後三山的人必然對這部章紋圖極為垂涎。

其實只要細細的對紅燭鎮中的人一一抽絲剝繭便很容易推測出這位坐鎮后三山的人是誰,排除掉老掌柜和手持章紋圖的黃祿,有能力坐鎮此山的不過三人而已。

殷泓,前朝大學士,也就是那個說書老人,以及自願進入鎮子,掌管前朝一座重要山脈的孫希山。

顯然孫希山這個老王八蛋又反水了。

此時的后三山已經生髮山根,與之前只是陰戾之氣繚繞的荒山已是雲泥之別,以一座類似瑤島仙山的山根穩固后三山,再加上孫希山那老匹夫的坐鎮,這座后三山便是紅燭鎮最穩固的防禦線。

這老掌柜也不是省油的燈!

對於孫希山這種反水翻臉如喝茶吃飯一樣簡單的小人來說,這次老掌柜許給了他一個天大的好處,迫使孫希山在接下的戰鬥中再絕無半點倒戈的可能!

想要攻破鎮子,勢必要翻越后三山這道防線,而孫希山根本不可能願意看着自己已經煉化的山體被摧毀,這位已經經歷過一次山河破碎金身盡毀的前朝遺臣經過數百年的苟延殘喘終於再此活泛了過來,若是此時再被搗碎金身,也許他此生大道就要毀在旦夕之間,這輩子算是徹底從山中跌落凡塵,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物。

以他如此忍辱負重也要重返巔峰的性格來看,他定會保證在金身不破碎的情況下死守這道防線,既然以老掌柜為首的這群人已經說服他坐鎮后三山,且那部章紋圖就在黃祿手中,也就是說,孫希山再次凝聚而出的金身根本不可能破碎。

因此此時孫希山才是這場戰役的關鍵所在,令人懊惱的是,他又秉承了一貫的小人作風,從頭到尾他都沒有露過面。

這王八蛋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因此他現在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將自己與后三山熔鑄一體,任你採用攻伐手段,他自巋然不動。

要知道,他在前朝金身被搗毀之前,他可是憑藉著一方地利之勢,強行將金身熔鑄山體之中,生生拘押一支由一位善戰名將帶領的萬人精銳之師數年之久,要是不後來各路高人聯袂前來破陣,那座被孫希山佔據的山脈會成為一座兵甲齊全的古戰場遺址。

如今有了一方類似瑤島仙山的前朝大岳山根加持,這后三山的防禦力可想而知。

在那個山河崩碎的年代裏,孫希山都能以不穩固的地利之勢拘押一支萬人之師,更何況如今黃祿手中還掌控着一部山河脈絡章紋圖?

即便是剛剛落入后三山的山根被那位國師砸碎了,再熔鑄一條山根有何難?

因此這位國師面臨的處境十分艱難,當務之急便是要砸碎后三山的山根,趁着黃祿為後三山更換山根的間隙,長驅直入紅燭鎮,哪怕這位國師知道這是一次居心叵測的請君入甕,他也不得不如此做。

滿載着磅礴道韻的前四山攜帶着形似劍陣鋪展的風束轟然砸下,這幕風束似乎在流瀉的道韻加持下都似古劍一般鋒銳,讓人視之都有一種割破眼眸的尖利感。

形如天傾的劍陣風束澆灌而下,對着靈意盎然的后三山刮割而去。

原本氣象平靜若瑤島仙境的后三山頓時被一股劍陣颶風籠罩,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些看似鋒銳到能割破金石的風束劍陣在撞擊到后三山之上時竟然沒有掀起絲毫波瀾。

后三山中,那些由充沛靈意凝形而成靈獸珍禽並沒有受到任何驚擾,不可累計的靈獸珍禽仍舊是怡然自樂,絲毫不被外物所擾。

緊隨着風束劍陣而落的是那座龐然山體,前四山以星墜之勢轟然砸落在後三山之上。

在兩山觸碰的那一剎,整座后三山驟然向外綻放出無以倫比的絢爛金光,整座山體瞬間如鎏金所鑄,恍若天神的金身一般赫然降落在這片地域。

以山撼山,在前四山墜落之時,那襲鋪展開來的風束劍陣都是被碾碎,化成無數細碎的風刃縈繞於那座鎏金山嶽之上。

在後三山之上,前四山孤然懸立,已是沒有下墜勢頭,此情此景像是兩座龐然大物之間形成了一座險峻的奇觀。

后三山以形似三叉戟的山尖頂住整座前四山的山座。

厚重的道韻在前四山戛然而止的那一刻從山體之上肆意流瀉而下,如滔滔洪流從山體之上滑落而下。

那位身形幾乎與山嶽齊平的國師大人見到這一幕後,臉上並沒有過多的表情流溢而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若是一座靈氣充沛的山嶽就這麼容易被摧毀了,那外界修者之間的打鬥豈不是隨意就能崩碎山河?

孤懸於空的國師突然開口說道:“就算以整座后三山煉鑄金身,被這麼壓着也很難受吧?”

這句話是他對面前這座鎏金山體說的,準確的說,是對孫希山那個老匹夫說的。

前四山是一座破碎的山脈,加上久無靈氣孕養,山根枯竭,其實整座山體並不算重,但那些流瀉而下的道韻卻是極重,每一波道韻的衝擊之力都不亞於一次靈秀山川的鑿砸,而後三山就這麼任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道韻衝擊,想來孫希山此時應該是壓力極大。

道家香火之濃郁,在外界可是出了名的,素有一道香火壓百家氣運之說。

果不其然,在道韻若洪流的衝擊下,后三山山體之上的璀璨金光呈現出一種消潰的勢頭。

國師微微一笑,蒼老的麵皮泛起一層褶皺,想要破開后三山的防禦,搗碎孫希山這尊以山為體的金身,只靠前四山以及流轉其上的道韻顯然是不夠的,但是道家素來擅長開山破海和搗毀金身之法,哪怕對方鑄山成身。

銀髮若星河點綴其上的國師從袖筒中摸出一枚印章,這枚印章通體呈紫金之色,小巧玲瓏,體型方正二寸余,印首雕刻有一尊半寸高的袖珍金色座山龜。座山龜以印章為底,盤亘其上,兩枚比米粒還要小上許多的眼眸中流淌着純粹的紫金光輝,細看下去彷彿蘊藉着濃郁的山勢靈韻。在龜甲上,密密麻麻的篆刻着縱橫交錯的河山理地紋線,一尊僅有指甲大小的龜甲上竟然呈現出玄妙的連綿山勢氣象。

世俗中,有龜甲占卜文這一說法,即龜甲卜卦。占卜之時,以炙火燒灼龜甲,聽其聲響,以揣度玄奧卦象。顯然這面雕刻有密密麻麻紋線的龜甲並不是用來占卜。

這方以金鐵鑄造而成的印章上所雕刻的是馱山龜的近親,名為座山龜,是一種祥瑞神獸,有鎮壓山川高岳靈氣之效。

在外界有主的名山大岳中,山上多設有鎮山碑,而座山龜的龜殼便是打造鎮山碑的重要材料之一,鎮山碑上又會有文人儒士題文,多是讚譽山川秀美、人文風情的章詞,題寫在碑上的文字極其講究,要以龜甲上固有的紋路裂隙為底,不可破壞龜甲之上固有的格局。

這就是外界文人所說的龜甲湊字法,即鎮山碑上的文字多數以龜甲紋路來代替,文人儒士只需要依着葫蘆畫瓢,對文字簡單修補即可。

因此龜甲紋路品相較好、有“文字功底”的座山龜在外界是可遇不可求之物,一經發現,必會引得各大勢力爭相搶奪。

而這方章印上的金鐵座山龜顯然並不是真正的龜甲,而是以珍貴金鐵所鑄,不過其珍惜程度應該不會遜色高品佚座山龜龜甲,單單隻是指甲大小的甲面上繪刻的繁複河山理地紋路就不是尋常勢力能夠拿出手的。

再往下,是四方台,台角稜線分明,近觀給人一種宛如千丈高台的錯覺,檯面極為古樸,不飾任何篆紋,但卻有一圈極淡的銹跡,如暈開的青墨一般,顯然這枚印章是歷經悠久歲月摧殘之物。

國師大人以拇指按住龜甲,以中食二指輕輕摩挲座底。這枚看起來就極不尋常的方印與尋常印章一樣,座底同樣有四字落款,此時這位國師大人正在不停的摩挲着這四個出自一位極負文運聖賢之手的字眼。

隨着國師大人不停的摩挲,這枚印章似乎變得滾燙了起來,絲絲縷縷肉眼可見的山勢靈韻從那雙小如米粒的瞳孔中縈繞而上,長寬不過二寸余的印章竟然無端的泛起一股靈秀山嶽的磅礴氣勢。

龜甲之上,形似河山理地脈絡的線條紋路驟然明亮了起來,宛如有流光順着紋路游弋。

緊接着便看到一枚枚滿載着文運的蠅頭小字在龜甲之上交替浮現,從這些飄出又湮滅的字眼可以看出,那是一篇驚泣鬼神的錦繡文章。

龜書呈貌時,一股磅礴到壓迫人心的山勢靈韻從章印之上橫彌而出,以席捲八荒之勢瞬間囊括這處天地,與后三山遙遙對峙。

后三山終於泛起了一絲異樣,以靈化虛的走獸珍禽驀然驚懼,禽獸皆是驚慌遊走于山林之間。

同一時間,整座后三山轟然一震,山石簌簌滾落,好似流溢在後三山的靈氣都稀薄了幾分。

這股驀然橫擴而來的厚重磅礴山石靈韻讓穩坐釣魚台的孫希山都是有些驚恐。

國師手托章印,腳步凌空虛蹈,走向前四山,將手中掌印輕輕擱放在前四山山頭。

下一刻,后三山轟然下墜,原本矗立地表之上的山體宛如被神人拍入地底,只留下半坐山尖。

那國師站在前四山之上,雙手負后,有一種神人臨川,河山自陷的不凡氣勢。

山體中,孫希山一身湛然金光飄搖欲散,口角有鮮血溢出,他死死的咬着牙,脊背都要彎曲許多,原本意氣風發的他此刻面頰蒼白如金紙,如鯨吞一般吐納氣息。

這座以座山龜雕刻而成的印章對他的壓力太大,可以說這類印章是他這一脈的天克之物。天子敕神,坐鎮山河轄境,掌中必握生殺利器。

而這枚印章無疑是孫希山這一脈的生殺利器。

佔地極廣的后三山被一枚方正不過二寸余的印章生生打入地底幾百丈,所謂天克,不過如此了。

黃祿看着此情此景,倍感唏噓,曾經古國的敕山印可謂是一印壓萬山,只是隨着山河疆域的破碎,天子隕落,那枚印章就再也沒有往日的神威,如今只能靜靜的躺在鎮子的某處。

河山穩固,天子親敕,那枚印章才能發揮出它本該有的鎮壓力量。

稍稍緬懷了片刻,黃祿又從皮裘子袖筒中摸出那本青皮書籍,任由國師這麼鎮壓下去,后三山遲早要崩碎在自己眼前。

這枚出自國師之手的印章威力雖大,但終究不是天子親敕,再加上它並不算皇室正統的敕山印,所以對於黃祿來說,應付它並不算棘手,不過是幾條珍貴靈山山根罷了。

黃祿輕輕翻開手中青皮書籍,頓時間,充沛盎然的山勢靈韻從書頁中向外散發,席捲充斥這片天地,在這一刻,即便是以黃祿的修為都是察覺到了一股無處不在的厚重感,像是頭頂懸浮着一座山嶽一般。

房沅深吸了一口氣,而後扭動脖頸,饒是被整座山脈鎮壓了數百年,在這一刻,他仍舊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在這股充斥的壓力下,他體內的滾燙血流都有一種要凝滯的勢頭。

皮裘子老人面色肅穆的從青皮書籍中撕下三頁,手中捻着三張蘊含著三條靈秀山脈的章頁,輕輕一拋,三張畫面栩栩如生的章頁宛如符籙一般落在後三山之上。

下一剎那,整座后三山轟然拔地而起,托着那枚小巧的敕山印隆出地表。山體中,原本一襲金光飄散的孫希山在這三條靈秀山根加持下,四下漂蕩的金光如回巢的金螢,向著孫希山聚攏而去。

以後三山為界,滔滔若海嘯泛濫的山勢靈韻滾滾奔流,其濃郁程度,肉眼可見,形似萬龍繞山游的瑰麗景觀。

在如風纏龍游的山勢靈韻卷托下,后三山如冒雨而出的春筍一般層層隆出,三山煥奇,理地現形,纏噬而出的龍形山勢靈韻彷彿是千萬條山脊線。山勢靈韻從地底騰起,順着山體奔襲而上,幾個呼吸間,就已經沖至峰頂。

千萬條山勢靈韻線條沿着山體逶迤上游,於峰處匯聚,形成三條粗壯如蒼龍的流線,而後三股山勢靈韻流線又再匯聚,宛如地起天河一般,遙遙呼嘯奔流向那枚小巧的紫金敕山印。

大河之水般的山勢靈韻滌盪虛空,聲勢磅礴之下卻是靜謐無聲,掛空而上的山勢靈韻豪無阻塞的衝撞在了那枚敕山印之上。

橫跨半空的山勢靈韻長河,小巧袖珍的敕山印,兩者之間就像是寬闊河流與沙礫之間的區別。

出乎意料的是,在河流似的山勢靈韻沖刷之下,那座毫無靈意的前四山被衝垮了,但那枚敕山印卻是依舊孤懸,於萬流叢中巋然不動。

后三山之上,一派大好生機,不可累計的飛禽走獸起落于山林,在整處地域都處在浩蕩的山勢靈韻沖刷下時,唯有后三山山體之中像是不被外物所擾,依舊祥和寧靜。

手握三條山根的孫希山此時意氣風發,雙耳之上的一對青白蛇玉環此時驟然綻放出青白色彩,原本光滑溫潤的玉質耳環此時卻是浮現出了細密的鱗片,雙蛇因刻工天巧而顯得猙獰的眸子此刻流轉着精粹的光華。

依舊藏匿在山體中的孫希山彎曲的腰背一挺,抬頭隔山看向那枚極小極小的敕山印,肅穆的眼神中浮現出一抹炙熱。

這枚敕山印底座所篆四字,就算是黃祿和老掌柜這般眼光毒辣之人都未必能夠看清,但這位曾經坐鎮一座山頭,一人迎敵數十位同等境界的孫希山此刻卻是看的一清二楚。

即便它是仿刻正統敕山印而成,但孫希山絕對不會傻到否認其中所蘊含的山勢靈韻是假,更何況這枚仿刻敕山印中還蘊藏着厚重的文運。自古以來,便有山川因文運而秀美的說法,一篇驚泣鬼神的文章對於一座山川有增靈聚秀的功效。

哪座名山大岳沒有幾篇拿得出手的錦繡文章?!

道家講究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但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的斐然詩歌卻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雖說自古以來敕山印就是皇室專斬孫希山這一類屬的奇物,但它就是一把雙刃劍,在別人手中,可斬這一類屬,但調換位置后,敕山印對於山川的增益亦是無窮。

更何況這枚敕山印是仿刻皇室正統,其中山勢靈韻必然和外界所有山川都有羈絆,這才是孫希山最看重的地方!

他孫希山忍辱負重了這麼多年,所圖謀的絕對不僅僅是幾座山脈這麼簡單!

孫希山的這次反水,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一方是當下的正統皇室,一方是已經沒落的皇族,當他選擇站在紅燭鎮這一邊時,他就知道自己極有可能走上了一條斷頭路,但他仍舊選擇了這條路,不為其他,只因這個沒落的皇室還有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和能夠滿足他的野心。

所有有野心的人都會選擇未來,哪怕只有一線機會!

孫希山雙眼如鷹隼緊盯這那枚敕山印,而後他輕輕抬手摘下那對蛇玉環,這對蛇玉環是他的根本所在,當年就是依靠這對蛇玉環他才敢坐山迎敵。

他輕輕的摩挲着這對蛇玉環,老眼似有濁淚涌動。

世人皆說他孫希山即便再貌美如閨閣女子,也逃不過那一副鬼憎神厭的反骨之相,旁人也許只是說說,但落在孫希山耳中卻是極盡刻薄。

他孫希山為前朝做的事何曾少了?!

坐山迎敵,金身盡碎,最後就連自己所掌控的山嶽也崩碎成平地。

世人之所以罵他辱他欺他,不過是身居高位和黃一枕給天下人豎立了一個太高太高的門檻。黃一枕為國竭忠貞,身死道消,世人便要求他孫希山也要拼到身死道消才算竭盡忠貞。

他只是沒有像同脈那般身死道消,他便是錯。

他只是沒有陪古國迎敵到最後一刻,他便是錯。

他率先洞開山門,任由入侵者長驅直入,他便是錯。

真的要天下之人同一死才是對?!

孫希山濁淚湧出眼眶,原來除了身死道消外,他為古國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

自己只是沒能撐到最後一刻,沒有撐到與老掌柜、黃祿、殷泓一同棄兵戈就降。

這時,天際擂鼓的節奏驀然加快,老掌柜突然閉上眼眸,似有清淚滑出眼眶,“你沒做錯,這就是為什麼你還能在鎮子裏存活的原因,黃一枕做的不對,只是無人敢指責罷了。我這多年之所以不願意踏進一枕觀,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黃一枕!”

老掌柜輕聲說道:“黃一枕為古國將士百姓豎立了一個沒人敢指責的錯誤門檻,而後天下之人紛紛效仿。”

孫希山狠狠的吸了一口氣,像是放下了心頭的大石一般,問道:“真放心將鎮子交給我?”

老掌柜說道:“你以前沒做錯,以後也不會做錯。”

聽到這句話后,孫希山竟是老淚縱橫了起來,唏噓說道:“既然你認可能不死就不死的道理,為何此次卻是執意要求死?”

老掌柜轉頭看向後三山,說道:“擂完這最後一鼓,見見先帝,罵罵黃一枕,想來那些徹底隕落的戰士應該想念這久違的鼓聲了。”

“我是一位戰鼓手!我去為那些隕落的戰士擂鼓,他們生前沒能聽到太平盛世的鼓聲,死後理應聽到。”

孫希山指尖驀然綻放出兩條數十丈青白蛇,“替我跟先帝說一聲,河山重整。替我跟那些戰士說一聲,八方安定。”

老掌柜輕聲說道:“會的。”

下一刻,孫希山甩出了纏繞在手臂上的青白蛇。

青白掠空,擂鼓大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朽之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不朽之爭
上一章下一章

41敕山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