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出青龍關,奉迎西伯侯

第四章 兵出青龍關,奉迎西伯侯

“這是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李鬼看罷通告,心中沉吟,暗道:“他可以不來,我不可不去。即使不能一見如故,至少也混個臉熟。”

當下聚將升帳,李鬼開明宗義道:“天下諸侯不日將入京朝聖,咱們青龍關山險路窄,按理不有諸侯來。但事有萬一,我等不能不備。況且沿途多是窮山惡水,匪患叢生。若有諸侯來,又被巨寇截住,傷了性命,卻是我等的過錯。

今擬出兵四萬,輪翻作戰;即可清掃道路,清除匪患,又能練軍強兵。眾將軍以為如何?”

出兵的現由光明正大,李鬼又是主官,眾將自然沒有異意。

“眾將聽令!”於是李鬼神色一正,開始分發令箭:“馬方、高貴,你二人各引五千軍士由左出,余成、孫寶,你二人亦各引五千軍士從右出。沿途清掃,滾動前進,收剿來的俘虜物資,半作軍用,半為賞賜。不過,你四人要注意輪休,以免關上出事,叫人恥笑。”

待馬方等四將領命,李鬼又道:“本將自領中軍兩萬,風林、陳奇隨行聽用。此次出征,東起青龍關,西至金雞嶺,切記不可越界。否則,惹了麻煩,本將可不負責。”

軍議即罷,李鬼等點起兵馬,擇日出征。不說左右兩翼,單表李鬼、風林、陳奇。這一路有李鬼的親兵五千,陳奇的飛虎軍五千,其餘為普通軍卒和儀仗。他等不僅要巢匪,還要負責迎接諸侯。

大軍出關,皆是能征之兵、善戰之將,沿路匪患大多望風而降。這一日,兵馬來至黃花山;正是:

紅灼灼夭桃噴火,綠依依弱柳含煙。一攢攢、一簇簇俱是黃花吐瑞,一層層、一片片儘是紅葉搖風。參天松婆娑弄影,靠峻岭崖懸澗陡。向上望山徑崎嶇,似梯似鐙;往下看水途曲折,如穴如坑。

李鬼見此山險惡,恐有匪寇盤亘,傳令人馬暫停。不一時,探子果然來報:山中有四位頭領,共計一萬嘍啰。

風林在側勸道:“此山攻取不易,不如先安營盤,再作計較。”李鬼從其言,選擇平坦處安營紮寨,只待來日廝殺。

翌日一早,忽聽營外喊聲震天。李鬼笑道:“看來賊頭頗為自信,若是果然有真本事,正可收為己用。”

說罷,三將點了兵馬,一齊出戰。至陣前,但見:

賊首四將,個個不凡,皆是相貌精奇之輩。有那藍面紅髮的,甚是嚇人;有那背生雙翼的,特別怪異。提槍的使鐧的,或善擊技;用錘的仗斧的,定有神力。

李鬼頭頂排鳳盔,身着連環鎧,胯下銀鬃馬,鞍掛四棱鐧,抬起掌中白杵槍,戩指斷喝:“天兵即至,何不早降?”

“無故來犯吾山,豈肯干休!”賊將中有個藍臉的說罷,搖斧而來。李鬼命風林出戰,風林舉棒迎出。又有個用槍的賊將來助。李鬼命陳奇出戰,陳奇催動火眼金晴獸,手提盪魔杵接住。

還有個用鐧的賊將殺出陣來,李鬼無將可派,只好親自來敵,同時也不忘說一聲:“來將通名!”那用鐧的不知奧妙,依照常理答道:“吾乃陶榮,黃泉之下莫忘吾名。”

六人殺作三團,一時難分勝負。

賊將有多出一人觀陣,見兄弟久不能勝,恐有損失,於是震動背上雙翅,飛天來取李鬼。

這人生得古怪,兵器也古怪,一手用錘,一手用鑽。

鑽有四棱,前尖后粗,前端極為銳利,末端最粗處為正方形,和軍用三棱刺較為相似。鑽與錘配合使用時,一般稱為“雷公鑽”。即可遠攻,也可近戰。遠攻時,用錘猛擊鑽底,鑽子即飛出傷人。

風林和陳奇見了,唯恐主將有失,忙把胸中秘術用出。兩人幾乎不分先後,齊齊把嘴一張。

前者口吐黑煙,化作一網邊,顯出一粒紅珠,有碗口大小,劈面打在賊將的藍臉上,跌下馬來。

後者口發雷音,自腹中噴出一道黃氣來;使槍的賊將不過凡體,見了黃氣,魂魄立散,也自馬上跌下來。

陳奇麾下的飛虎軍,皆執撓鉤套索,專擅拿人。見自家將軍取勝,立時化作長蛇陣一般,飛奔到陣前,把兩個落馬的賊將拿了去。

那壁廂李鬼原是存了考驗之意,又是初次馬戰,不太適應,這才和陶榮廝殺良久。忽見天上飛來一個賊將夾攻,李鬼忙從鞍上抽出四棱鐧。一手執槍,一手持鐧,長封短打,似弄風猛虎,醉酒狂彪,竟是絲毫不落下風。

這一樣絕技可不是從李鬼的國術中來,而是張桂芳原有之藝。《封神》原書中,張桂芳曾憑此技獨戰十餘名周將,全無懼怯。直到兵盡勢竭,張桂芳料不能出,方才自盡身亡。可見是何等厲害。

待到風林和陳奇二將取勝趕來,陶榮不敢久候,急忙回馬而退。唯有那會飛的怪人,自持天賦,仍然糾纏。

不意沒有陶榮干擾,李鬼緩過手來。瞧準時機,忽然棄了兵器,自馬上跌起。右手抓住賊將的腳踝,復又使個千近墜,奮力向下一拉。

賊將登時失了平衡,急忙附身揮錘,向李鬼頂上打來。

卻不知李鬼久煉拳術,最擅貼身短打,左手探出如同猿臂輕舒,瞬間握住了賊將持錘的手腕。隨即擰臂一扭,“咯”地一聲脆響,已經卸了賊將的手臂關節。

賊將不甘失敗,忍痛揚起另一隻手臂,挺鑽就刺。

李鬼不慌不忙地放開賊將的腳踝,如法炮製似的,探手握住賊將持鑽了手腕。隨手一拉,沉臂就撞;隨後右手又自賊將腋下繞過,按住賊將的後腦,同時把頭稍向後仰,就是一記頭錘。

一撞之下,賊將登時昏厥。

李鬼將其夾在脅下,重落鞍橋,抬眼再看時,正見風林、陳奇兩個拍馬去趕陶榮。

那陶榮卻在奔逃時,自懷中取出一面幡來,連搖數搖,剎那間飛沙走石,播土揚塵,天昏地暗。

李鬼心中大驚,知道是法寶和道術,肘道:“若叫這風起來,不知要損失多少兵卒。”連忙大喝一聲:“陶榮不下馬,更待何時?”

陶榮果然下馬,跌落鞍下。風林、陳奇二將趕上前去,擒了陶榮。陶榮即敗,風沙立止。一眾嘍啰也不復戰心,盡數降了。

大軍回到營中,李鬼命左右軍士把四名賊首提到帳中,問道:“我乃青龍關總兵官神音大將軍張桂芳,你等欲生?還是欲死?”

陶榮大叫道:“張總兵!小的不知是將軍兵至,早知應當遠迎。冒犯虎威,萬望恕小人等死罪。”

“你既欲生,我便赦你。只是要在本將門下,他日若是有功,不失腰玉之福。”李鬼已經記起他四人的來歷,自然想將其收入麾下。

陶榮等四人自知不得不降,只好道:“若是將軍肯提拔下士,我等願從將軍麾下,聽從指揮。”

李鬼見他四人似乎不甚甘心,於是又道:“你等若嫌本將軍位卑廟小,本將可擇機舉薦你等至聞太師麾下效力,但是有一個前提,你等必須有功於臣民,或者說先讓本將滿意。”

陶榮等四人忙道:“張總兵言重了,末將等並無異心。”

隨即,李鬼問及四人姓名;原來,藍臉的叫鄧忠,會飛的叫辛環,另一個叫張節,再加上陶榮,四人佔據黃花山已有多年。

有這四人加入麾下,李鬼的兵威更盛,征途如掃落葉,很快就來至金雞嶺附近。命人安下營寨,又派出信使,靜候西方諸路諸侯。

商紂八年四月望,西伯侯姬昌率領西路二百鎮諸侯,途經金雞嶺。

“素仰賢名,恨不能早見。”李鬼率領眾將,西伯侯姬昌等接入營中,設宴款待。李鬼的熱情,讓西伯侯很為難,苦笑道:“多謝張總兵盛情,青龍關道路雖近,山勢卻太過崎嶇,眾諸侯恐怕不願走。”

李鬼早有準備,笑道:“本將此來只為面見聖賢,如今得願所嘗,再無他求。引兵剿匪,不過是職責所在,賢侯不必掛心。”

那西伯侯也會做人,大喜之餘,命人取來錢帛,賞賜三軍。

來日各路諸侯重新起程,李鬼又命陳奇、辛環二將,引精兵五千,一路護送至汜水關,方才迴轉。

歸途中,風林猶豫再三,終於還是問道:“總兵大人鎮守一方,雖然不是世襲的諸侯,但是手握雄兵,深得聞太師信任,又有天眷在身,可謂是位高權重。何必對那西伯侯另眼相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不過是末雨綢繆罷了。”李鬼有感而發,嘆道:“將來的事,誰說的准呢?”

說罷,李鬼策馬前行。風林急忙招呼眾將相隨。

非止一日,大軍回到青龍關,各路人馬皆有斬獲。當然,最大的收穫還是鄧忠、辛環、陶榮、張節四將。

李鬼也重新沉寂下來,專心修鍊國術,進境頗速。待到“易髓”初見成效,李鬼的國術修行,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經過近兩年的修行,李鬼的國術修為早已修行至筋骨齊鳴,氣血如汞的境界。明、暗、化三勁的運用亦是瞭然於胸,唯獨付之於手足時,總是不盡人意。

暗勁修至顛峰時,也意味着李鬼的拳意已經大成。出拳時,需要把形、氣、神合在一起,力聚於一點,勁集於一處。

從國術的範疇來講,李鬼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可以修行下一步功夫化勁了。但是李鬼體內的氣,不僅僅是“精氣”,還有大量的靈氣。

李鬼能完美的控制自身的氣血,卻無法完美地控制體內的靈氣。這就致使李鬼一拳打出,勁有兩重;一重來自氣血,一重來自靈氣。來自靈氣的勁,總是慢那麼一拍。

國術中沒有這方面的法門,只能靠李鬼自己去揣摸、去試驗。道術中倒是有相應的法門,但那也是靈氣化為法力之後的事情。

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李鬼也無法確定法力的性質,也不知道法力會不會和“精氣”衝突。因此,李鬼只能一再隱忍。

李鬼也曾猜想,如果把靈氣和靈氣的混化體,看作武俠小說中的內力,那麼內功心法,尤其是招式中附帶的運氣路線,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然而,內功心法或許可以用道術心法代替,招式也能用國術代替,發招時的運氣法門卻無可替代,不能亂來。

至於說國術中的運氣法門,那更多是呼吸之法。出拳時並沒有強調氣血從那裏開始,經過那些穴位,最終至那裏。

總之,國術中的運氣法門,尤其是出招時的運氣法門,通常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正因為如此,李鬼才一直堅持重點修行太極拳。畢竟太極拳可慢可快,慢時可以更好地體會“氣”的走向。

前不久,李鬼終於開始“易髓”,開始修鍊“化勁”,開始重新嘗試“抱丹”,靈氣搗亂的問題也終於有了改觀。

“易髓”的意義,在於“練之以清虛其內,以輕鬆其體,內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其輕如羽”。

修行“化勁”時,周身動轉不可着力,亦不可全不着力,唯在神意之通貫。也就是說勁力發而未發,未發而發,不中不發,打中才發,才發已發,勁力收發全由心意。

既然全由心意,就不存在快慢不合拍的情況。惡俗點講,李鬼可以控制氣血之勁力,稍等一下靈氣之勁力嘛。

當然,這僅是修行練習。只有修行到極致,達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將“三回九轉”合於一式,才能運用於實戰。

“抱丹”的目的,主要是用來收聚氣血,最終達到“抱而不抱,不抱而抱”的境界,收發由心,出入隨意。

只是李鬼抱丹的時候,沒想到把體內的靈氣一併收到了丹田。初始時,這種情況並不嚴重。之前修鍊時,靈氣隨氣血而動已經成為常態,李鬼也就沒有特別在意。

然而,靈氣隨氣血收聚于丹田,外界的靈氣稍後會補充進來。隨着“抱丹”的修鍊,李鬼體內的靈氣總量也就越來越多。

結果量變引起質變,聚氣成滴,丹田裏產生了一顆水珠一樣的東西。進而引發了連鎖反應,大量的天地靈氣匯聚而來,經由靈竅穴脈,進入丹田,水珠由一滴化作一團,而且還要化作更多。

這一異狀立刻引起了李鬼的重視,但也沒敢輕舉妄動,仍舊繼續着自己的“抱丹”修行。

仔細思考之後,李鬼沒覺得有什麼壞處,反而有些興奮。液態的——李鬼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估且叫做內力罷。這在李鬼的前世,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隨即,李鬼想到了道術中有關法力的描術,又想到了某些武俠小說中有關先天之境內力液化的描述,歡喜中肘道:“不知我煉出來的東西,該叫法力呢?還是該叫內力呢?”

最終,李鬼還是決定命名為“內力”,以區別道術中的法力。至於如何區別“真正的內力”,倒是無關緊要,反正目前世上沒有什麼大俠和內功,就算有也只是後來者,用不着李鬼煩惱。

這就叫走別人的路,叫別人無路可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封神第一吼――張桂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封神第一吼――張桂芳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兵出青龍關,奉迎西伯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