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場上的外國八路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的寶貴支持。蘇聯給予中國抗戰有力的物資支持,美國“飛虎隊”冒險開闢駝峰航線,朝鮮、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蘭、波蘭、丹麥以及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日本等國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戰士直接參加了中國抗戰。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印度醫生柯棣華不遠萬里來華救死扶傷,法國醫生貝熙葉開闢運輸藥品的自行車“駝峰航線”,德國的拉貝、丹麥的辛德貝格在南京大屠殺中千方百計保護中國難民,英國的林邁可、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等記者積極報道和宣傳中國抗戰壯舉。戰爭後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加速了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進程。這些事迹至今仍在中國人民中間廣為傳頌。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2015年9月3日)
延伸閱讀
在7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中,正義的力量攜手跨進同一條戰壕。直至今日,動人的故事仍在流傳。
白求恩,加拿大醫生。1938年1月,他率領一個醫療隊,越洋過海來到中國。在此後近兩年時間裏,他出入火線救死扶傷。在著名的齊會戰鬥中,白求恩把手術台設在一座離火線7里的廟裏。即便敵人的炮彈炸塌了圍牆,他仍堅持工作,為115名傷員做了手術,持續時間達69小時。這時的他,已年近50歲,還兩次為傷病員輸血,每次300毫升。他總是說:“你們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白求恩在一次為傷員實施急救手術時受感染,1939年11月12日於河北唐縣黃石口村不幸逝世,終年49歲。
柯棣華,印度醫生。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國后,為了表示在這裏奮鬥的決心,他在姓後面加了一個“華”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隨一個五人援華醫療隊來到了中國,1939年2月在延安參加了八路軍醫療隊,並於194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晉察冀邊區的兩年多時間裏,他始終以白求恩為榜樣,全力搶救與日本軍隊作戰的傷員,即便是重病也表示“一分鐘也不願離開戰鬥的崗位”。1942年12月,由於癲癇病發作,柯棣華不幸在前線逝世,年僅32歲。
貝熙葉,法國醫生。抗戰時期,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缺醫少葯,貝熙葉便利用自己外國醫生的身份,穿越日軍的封鎖線,擔負起了為八路軍運輸藥品、繃帶等醫療用品的任務。一開始,他用汽車運送,但日軍隨後對汽油實施配額供應政策,貝熙葉便改用自行車,開闢出了一條運輸醫療用品的自行車“駝峰航線”。
英國友人林邁可則在擔任八路軍通訊技術顧問期間,不僅為革命根據地培養無線電人才,還為八路軍設計建造了天線和發射機,讓“延安聲音”傳遞到海外。
德國朋友漢斯·希伯在抗日戰爭爆發后,不畏艱險先後到延安、皖南、蘇北採訪八路軍和新四軍,撰寫了大量報道,向全世界介紹中國人民英勇抗戰的真實情況,被稱為“外國八路”。
9月3日,是一個值得世界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1945年的這一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習近平深情講述外國友人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故事,就是為了強調,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
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講話中,習近平從正反兩個方面闡釋了中國人民的歷史觀。從反面而言,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認侵略歷史,是對歷史的嘲弄,是對人類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於世界人民;從正面來說,歷史的啟迪和教訓是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應更好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和平發展,共同開創世界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在同一天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不僅重申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的外交理念,還宣佈裁軍30萬,以實際行動表明中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