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子承乾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子承乾

看到李承乾笑容有些僵硬,陸哲就知道,看到自家父親如此高評價,這位太子有點不爽自己。

又一個叛逆期的問題少年啊。陸哲暗自心驚,心中暗暗思索着對策。

陸哲之所以這麼想,原因就是大唐太子李承乾,很有可能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外在表現為自大狂躁,好嫉妒,內在原因可能是自卑和長期壓抑所制。

而且從太子眼中一閃而過的陰狠中,陸哲就知道,這位太子心中肯定不爽自己了。

關於李承乾這個人物,歷史上的表現可謂是兩級分化,在貞觀十年以前,仁孝,賢明,勇武,尊師,幾乎一切關於賢明太子的詞彙幾乎都彙集到他身上。而貞觀十年之後,狼子野心,寵愛男寵,驕奢淫逸,荒誕不經,狼子野心等等,簡直就是要不得了。據說他還在宮裏做匈奴人打扮,在視胡族為大敵的中原王朝內,堂堂太子竟然做出這等事,最後還密謀造反,簡直就是不為人子。

這就不免讓人好奇,貞觀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位賢明勇武仁孝的太子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貞觀十年,也就是明年,確實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不僅讓太子李承乾判若兩人,徹底廢了,同時也讓李世民納諫精神的衰退,同時也越發驕奢,頻繁出宮遊獵,而且不再愛民如子,頻繁的大量使用人力,東征高麗,西討龜茲,引起了諸位大臣以及天下不少人的不滿。

同時讓李家父子變得反常,讓貞觀之治開始走下坡路的轉折點,便正是一代賢后,長孫皇后死於貞觀十年。

失去了長孫皇后的時時的提醒和勸諫,太宗心中的野火般的慾望不再有人能夠化解,李承乾也失去了幾乎唯一能感受到溫暖的地方,所以才會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李承乾的悲劇,有時代的原因,有自己性格的原因,但是究其根本,乃是李家的原罪,報應到他身上罷了(鶴一家之言,望各位大佬輕噴)。

外部的原因,乃是貞觀時期特殊的情況所導致。國朝初立,李家由太原一個世家成為天下之主,李世民也由秦王成為貞觀大帝,面對着龐大的帝國,貞觀的君臣們都還沒有完全適應過新身份的轉變。

貞觀一朝當中,國朝的核心位置都是天策府一幫眾人,面對着百廢待興的唐朝,他們始終帶着一種焦慮感,創業團隊的習氣都還沒有完全擺脫,貞觀君臣都如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一天當兩天用,打造出一個千古盛世。

這一點,直接就反應在君臣之間的界限不像後世那麼分明。都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弟兄,而且現在又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再加上唐太宗虛心納諫的政策,所以唐初眾位大臣,並不像後世那樣,面對着皇帝戰戰兢兢,而是類似一種創業團隊合伙人心態。

而這種心態,也直接反應到李承乾身上,李承乾在成長時期,經常被他的老師或者某些重臣,給訓得溜溜的,面對着動不動就是老夫當年與汝父一起如何如何,你小子沒有出世之類的話,立志要學自家父親一樣,做個好皇帝的李承乾,自然也不好說什麼。

他也不敢說什麼,這些把他訓得溜溜的重臣,論起來他得喊叔伯,可能頭天才在御書房,跟他父親吵得面紅耳赤,拍桌子打板凳,把他父親說得啞口無言。老子他都敢吵,何況兒子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眾人對他的教育。貞觀一朝中,幾乎將前後一百年的氣運都佔盡了,一干名臣,個個都是千古名臣,能力極強,再加上李世民也是千古英主,為了讓自己一干君臣打下來的江山不會被後代浪費掉。所以大唐上下,對於李承乾的要求,也幾乎是按照李世民路子來的,對其要求極高,稍有錯處,就會毫不留情的各種教育,李承乾這個太子,比起他的兄弟,算是過得比較慘了。

有一件小事就可以說明李承乾這個太子過得多麼憋屈,太極宮地勢低矮,有些潮濕,裏面很多人都有風濕,李承乾的屋子壞了,李承乾要翻修一下,本來哪怕是一般平民家庭,翻修房子也不算什麼,結果就是因為這個事,李承乾就被自己的老師訓慘了,教育他太子不能驕奢淫逸,想想天下還住不起屋子的群眾,想想你父母如何節儉云云,然後逼得他認錯,寫了檢討才放過他,不僅被罵一頓寫檢討,他還得住在潮濕漏雨的屋子裏。

問題就是,李承乾本人,怎麼跟他的英主爸爸比,並沒有繼承李世民的那顆大心臟,最多能當一個守成之主,但是大唐上下對於他的期望過高,讓他壓力不小,再加上重臣恨鐵不成鋼,毫不留情的教育方式,七八歲還好,等到現在,十七八歲,正值叛逆期的時候,還被人這麼說,還是一國太子,哪能不出問題。

這是外部的問題,而所謂李家的原罪,則是來自於他的血脈。

在中國古代,世家彼此聯姻,早就不是新鮮事,屬於一種兩個家族間常見的操作,而且經過全民嬉皮士的晉朝和五胡亂華之後,身帶胡族血脈的李氏,內部的血脈早就混亂無比。

這一點,從李家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李家人大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就是俗稱的風疾和氣疾。李淵,風疾,李世民,氣疾,李麗質,氣疾,李承乾氣疾,甚至連李治和後世的李隆基都有。

終其唐朝幾百年,李唐皇室的嫡系子弟,幾乎都患有氣疾和風疾,特別是前期,幾乎人人都有,幾乎成了李唐皇室子弟的標誌。

是不是很眼熟?究其原因,應該就是血脈混亂,近親結婚導致的遺傳病罷了。

因為那時上層只跟上層通婚,血脈重複率很高,往上算幾代,幾乎都可以是一家人,哪怕再注意,很容易娶到自家侄女表妹或者姑姑,而且再加上流行表哥表妹親上加親,所謂在彼時的世家當中,痴獃和畸形兒很多,而且越古老的世家越是如此。

而且李唐身懷胡族血統的原因,胡人都是父死娶母惡習的,畢竟臟唐臭漢不是白叫的。李唐皇室對於跨域某些界限簡直一點障礙都沒有,反而還各種美滋滋。

納弟媳,納兒媳,孫媳,納母妃,姑姑和侄子,叔叔和侄女都是常規操作,唐朝的某些公主,在沒有嫁人之前,跟自己長期朝夕相處的兄弟們,關係都特別——額,“親密”。而且不少公主,嫁出去之後,都跟自己的兄弟子侄,或者是自家老公公小叔子等等,關係都“很好”。

比較着名的就是吳王李恪和高陽公主,兩人同父異母,據說曾經一度關係極好,後來高陽嫁人了,李恪怕暴露,遠離了高陽,然後高陽一氣之下,才找了辯機,而且謀反的時候還將李恪牽扯進去了,本來謹小慎微的李恪簡直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而且長孫皇后13歲就嫁給了李世民,身體還未完全長開就早早生了李承乾(也不知道李世民怎麼下得去手),再加上李唐血脈本身就有問題,李承乾的身體哪能不出毛病,而他的足疾,很大可能並非野史中傳聞的騎馬摔傷,而是遺傳病所制。

天生心智有些問題,又被錯誤教育,母親又死得早,又因為足疾自卑,覺得足疾不能繼承帝位,所以李承乾心中早有問題,只不過是藉著長孫皇後去世,加上叛逆期,一起爆發了而已。

陸哲甚至覺得,缺乏被肯定的李承乾之所以如此寵愛男童稱心,無非就是他能從稱心身上得到崇拜,被依賴的感覺而已。

事實證明,搞基是沒有前途的啊。想着稱心被處死之後,李承乾徹底崩了,認為天下對其失望,自己沒有繼承帝國希望不得不鋌而走險謀反被廢,簡直就是一手王炸四個二單出讓人四個三翻盤了,陸哲渾身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承乾,在他的腳上停留了一下,不由得有些同情起對面這個一臉假笑,心中陰鶩憤懣的中二青年起來。

殊不知,越是心理有疾病的人,對於周圍的人反應就越是敏感。李承乾敏感的察覺到了陸哲看他目光的變化,自動將陸哲的同情在心中翻譯成了不屑與嘲弄,心想這位精通兵法的陸哲定是嘲笑自己足疾,以後怕是難以上陣。

連一個孺子都能嘲笑孤?孤還得對其下拜。想到父親對於陸哲那番別人家孩子式的誇讚,本來就很難得到父親肯定的李承乾心中無名火起,突然開口。

“朝散郎小小年紀,竟是精通兵法,着實令承乾嘆服,承乾自幼亦愛兵法,今日得遇神童,怎可交臂而失之,還望朝散郎不嫌承乾愚笨,於兵法一道,見教於承乾。”

來了,來了。你一個十七八歲的人跟我一個十一二歲還爭什麼?裝得一副虛心納諫的模樣,其實心中有多不爽,我亦能隱隱猜到。你這樣有勁嗎?一國太子跟一個孩童較勁。

陸哲心中暗自腹誹着李承乾的心眼小,面上做出極為驚訝和惶恐的樣子。

“哲不過區區一孩童爾,所謂兵法,亦是吾師夢中所得,哲自己尚不知真假,哪敢於官家,皇后及太子當面獻醜?”為了不得罪太子,陸哲只好退讓。

“朝散郎能一眼洞穿千里之外局勢,其兵法之精妙,世所罕見,莫非嫌承乾資質魯鈍,不堪造就乎?”

“豈敢,豈敢。”陸哲連忙對着作了個揖。正準備推辭,就聽見上首,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陸卿之兵法,竟是得自仙授乎,朕也頗好奇,這仙人所授兵法究竟如何,竟能讓陸卿一見戰報,洞見千里之外,而陸卿之前上書那對吐蕃之計仲術,亦是高明無比,令某嘆服,可見陸卿兵法不凡,還望陸卿不吝賜教於某父子。”

得得得,陸哲忘了,李世民也是馬上皇帝,深愛兵法,自己連續幾次的表現,讓他認為自己身懷高明兵法了,讓自己展示一下。

可是自己哪裏懂什麼兵法,自己分明是先知道結果,理由全靠編。現在讓自己講,豈不是露餡了?

萬般為難之際,看着李承乾隱隱有些快意的臉,陸哲有些不爽了。

妹妹的,反正一個將要被廢掉的太子,我怕你什麼,還不如在大唐最大boss面前刷一點存在感。想到這裏,陸哲把心一橫,緩緩地站了起來,對着眾人作了個揖。

“既然如此,那哲便獻醜,有甚錯誤之處,還望官家與太子指出。”想起某些理論的陸哲此刻露出了輕蔑的微笑。

就讓你們見識一下資訊爆炸時代帶來的降維打擊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山門異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唐山門異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子承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