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出征匈奴(二)

第十五章 出征匈奴(二)

武將蒙恬是個暴脾氣的人,他怒目圓瞪:“陛下,以臣之見,我們應該派重兵北上,抗擊匈奴,揚我國威,護我百姓,衛我家園。”

蒙毅則是皺眉思考了一會兒:“陛下,我同意兄長的意見。六國已平,百姓安穩,是時候和匈奴算一下總賬了。”

“好,朕也是此意。”秦始皇也有些激動了,“那我們就好好會一會匈奴的騎兵!蒙恬,孟星淵聽旨。”

蒙恬立刻跪倒在地,孟星淵也學着他的樣子跪下了。

秦始皇繼續說:“蒙恬,朕封你為統兵大元帥,統領大軍三十萬,北上消滅匈奴。孟星淵,朕封你為統兵副元帥,幫助蒙元帥領兵北上。朕希望你們二人精誠合作,為國盡忠,保我大秦一方平安。蒙毅,你繼續留在宮中,為二位將軍提供後勤保障,不得有誤。“

蒙恬轉過頭來,上下打量孟星淵這個二十齣頭的毛頭小子,一臉的疑惑。

“蒙將軍,朕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孟星淵先生,他可是一位高人。你們二位要多多親近才是。“顯然,秦始皇也看出來了蒙恬的心思。

“陛下,”孟星淵說,“臣有一事相求。臣請求一百日後出征……”

蒙恬粗魯地打斷了他的話:“一百日後?你要是怕了,就不要北上了。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把匈奴殺個片甲不留。“

“先生,你為什麼要一百日後出征?”秦始皇問。

“因為臣要在一百日內打造出一批器具,來對付匈奴的騎兵。”孟星淵解釋說,“我們都知道,匈奴的騎兵戰鬥力遠遠高於我們的步兵。我們硬拼的話,肯定會有很大的損失。如果用上臣的器具,對付匈奴的騎兵會容易很多,也會大大減少我軍將士的傷亡。”

“大丈夫為國捐軀,乃是榮耀之事。”蒙恬粗聲粗氣地說,“要是怕死,就不用上戰場了。”

“蒙將軍此言差矣。我們不害怕戰死。但是,我們也不能叫我們的士兵去無謂的傷亡,對不對?”

“孟先生說的對。那朕就准許了,一百日之後,朕為你們送行。而且,在這百日之內,咸陽城內所有的工匠都歸你差遣。”然後,他又對趙海德說:“朕命你馬上回到軍營去傳朕的旨意,百日內,全軍堅壁清野,不得出站。待到百日後,朕要全殲來敵!”

蒙恬卻很是不爽,他心想: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能有什麼本事,居然做了我的副官。他還要說些什麼,卻看到自己弟弟對自己微微搖了搖頭,才勉強把胸中的火氣壓了下去。

那天夜裏,孟星淵和蒙恬、孟毅倆兄弟交談了整整一夜。他們的談話的內容沒有人知道,可是從那天夜裏開始,蒙恬對孟星淵的態度變得畢恭畢敬,有什麼事都要和孟星淵商量了。

在一百日內,孟星淵召集了咸陽以及附近地區的所有工匠,日夜趕製需要的武器和器具。他主要是製作了大量的戰車、鐵釘、鐵鏈、鐵護甲、弓箭弓、鐵馬掌、絆馬釘等等。

那時候秦朝的武器裝備正在從青銅兵器到鐵質兵器過渡的階段。雖然統一六國之前,秦國處於西部,鋼鐵的開採和冶鍊技術十分落後,但是統一了六國后,秦始皇繳獲了六國的鋼鐵兵器,也獲得了高級的冶鍊技術,更新了自己的武器裝備。

《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秦始皇在完成了統一六國以後“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重各千石。“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軍隊的武器裝備已經大部分是鐵質的了。

鐵護甲和鐵馬掌的作用不需要多說,就是來保護士兵和馬掌的。絆馬釘就是“鐵蒺藜”,此物設計巧妙,不論怎麼丟在地上,總會有一根鐵釘筆直指天,沒有鐵馬掌的馬踩在上面,就會被扎傷馬掌。

匈奴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他們在奔馳的駿馬上搭弓射箭易如反掌。可是秦國的士兵卻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孟星淵決定大量生產弓箭。弓箭的射擊距離更遠,速度更快,力度更大,以此來彌補秦朝士兵設計準度和連貫性的不足。

他結合自己在大學裏玩過弓箭的幾次的經驗——那可是21世紀的弓箭——和工匠們討論了幾天,對秦朝軍隊正在使用的弓箭進行了改進。

眾所周知,弓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臂、弓、機。經過孟星淵改進之後的弓箭以桑木為“臂”,長約140厘米,外纏皮條。這樣可以增加彈力,延長射程。”臂“的前段有卡槽,可以把”弓“卡住,再用皮條綁住。這樣一來,弓箭臂和弓箭弓僅僅地成為了一體,不會因為拉弦和射箭產生的反作用力而鬆動了。另外,弓箭臂上還刻出了凹型的箭道,就像狙擊步槍的加長的槍管,可以有效地增加箭射出后的穩定性,從而提高射擊準確度。

弓箭臂的後部是一套用青銅鑄造出精密組件,也是弓箭最重要的部分——弓箭機。由”望山“、”懸刀“、”牛“三部分組成。望山是瞄準裝置,高8厘米;懸刀可以理解為現代槍械的扳機,長10厘米。上弦時,弓箭手往後拉開弦,抵於望山,望山後移直到牛複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懸刀,弓弓箭就進入了備髮狀態。發射的時候,弓箭手扳動懸刀,牛便鬆動下沉。牙沒有了支持,頃力下沉,弓弦就會將弓箭射出去了。

這樣的裝置,除了減少“走火”和誤傷,還會減輕發射時候的震動,提高命中率。士兵們都很喜歡。

同時,孟星淵和工匠們對箭鏃也進行了改進:將雙翼鏃改成了三棱鏃。因為三棱鏃的外形和現代子彈的弧度相似,不僅受風力的影響減小,飛行穩定,還大大增強了穿透力。

孟星淵把試做出來的弓箭和三棱鏃,交給秦始皇試射。秦始皇先是仔細研究了一番,然後猶豫着發射了一次,正中五百步外的靶子(秦時六尺為一步,一尺約23厘米,一步即1.38米,500步大約為700米)。秦始皇大聲叫好,並下令抓緊時間,大力生產。

孟星淵製造出來的戰車,也不是和以前那樣的前駕四馬,甲士三人的一樣。他設計的戰車更像是一個大號的手推車。倆根粗大的木杆為把手,需要四個士兵合力才可以推動。封閉的車廂和巨大的車輪倒插着手指粗細的鐵釘,整個戰車看起來就像一隻四方形的刺蝟。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子設計,來詢問孟星淵和蒙恬,倆人都是笑而不語。

一百日轉眼而過,到了秦軍出征的日子。那天艷陽高照,微風習習。秦始皇站在高處,俯視着他的軍隊。軍容嚴肅,旗幟飄飄,戰馬精神,鎧亮刀寒。

有人宰殺了牛羊,並在隊伍前面獻祭了天地和祖先,祈求保佑可以順利出征,勝利而歸——這叫做“殉陣”。蒙恬親自將牛羊的鮮血淋在自己的兵器和戰鼓、旗幟等等上面——這叫做“釁”。祭祀以後,馬上有人把牛羊肉煮熟,分給出征的將士們食用。這些肉叫做“胙肉”。

秦始皇看着眼前的隊伍,想起自己戎馬半生,不僅豪氣大發,大喊一句:“拿酒來!”他接過酒罐,親手為蒙恬、孟星淵和其他將領倒滿,也為自己倒了一碗。

“諸位將士,此次出征,乃是為了驅除匈奴,保我家園。朕相信你們定會在蒙恬、孟星淵倆位的帶領下,大敗匈奴,大勝而歸。干!”

眾人一起喝乾了手裏的酒,並把空碗用力摔在地上。“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聲音響成一片。

“臣定不辱使命!”

“好!朕就在此等待各位的好消息!”

“出發!”蒙恬大喊一聲。戰鼓擂擂,號聲響起。整齊的隊伍有秩序地動了起來。

“匈奴人,你的好日子到頭了。”孟星淵在心裏默默地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乾坤之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乾坤之殤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五章 出征匈奴(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