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鄉宴(中)

8.鄉宴(中)

其後這盞酒,貽貝樓上的是東坡豆腐與一名為“素蒸鴨”的菜。

“《左傳》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自古賢者多齋食,既可明德滌穢,又可凈心養生。據說如今官家與皇太后亦愛素食,御膳葷腥不多,尤其不用豬肉。所以此番我們準備的膳食,以素食為主,不用紅肉,僅有一道葷菜,用的也只是魚肉。”楊盛霖示意眾人看東坡豆腐,“東坡先生曾作歌提及豆腐:‘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這道東坡豆腐,便是根據東坡先生流傳的秘方所制。”

那豆腐用蔥油煎過,表皮呈淡淡的金黃色,搛破一看,裏面潔白細嫩。旁邊配了一碟褐色的醬,眾人蘸醬品嘗,但覺那醬與眾不同,帶有特殊的乾果香。

楊盛霖解釋:“我們選用上等香榧子,細細研磨后與醬料同煮,所以有此滋味。”

眾人稱讚這種製法別具匠心。再看那素蒸鴨,發現竟是蒸熟的葫蘆瓜。

楊盛霖含笑細說這道菜典故,果然又與士大夫有關:“唐代翰林學士鄭餘慶某次宴請親友,當著客人面囑咐家人:‘煮爛去毛,勿拗折脖頸。’客人聽了都以為他指的是鵝鴨等家禽,等了許久,卻沒料到僕人奉上來的竟是每人一個蒸葫蘆。”

席間聞者皆笑。楊盛霖又道:“但請勿輕視這蒸葫蘆。葫蘆瓜皮青而內白,正如廉潔士大夫,一清二白。此瓜可消腫結,可潤澤肌膚。清蒸之下,瓜肉柔軟細滑,略帶甜味,盛宴之中食之,尤感清新。據說京城裏貴胄世家,都常食用這素蒸鴨。”

貢生們又相繼讚歎。行完這盞酒,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問蒖蒖接下來適珍樓以什麼佳肴應對,蒖蒖一哂:“貽貝樓每道菜都很清爽,那麼,我們就上一些不怎麼清爽的吧。”

少頃,兩道菜上桌,卻是薄切豬肉片配水豆豉蘸料,以及一盤顯然經油鹽醬醋涼拌過的雜菜。

蒖蒖環顧乍見豬肉有些愕然的貢生,道:“適才楊公子說肉食者鄙。但是,子曾經曰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看來連聖人孔夫子都是吃肉的,非但吃肉,還要吃好肉,要吃製法精細的肉。楊公子還嫌豬肉粗鄙,棄而不用,可是他倍加推崇的東坡先生卻很喜歡豬肉,喜歡到特意寫了一篇《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蒖蒖再請眾人一顧那盤中豬肉,是清水煮熟的五花肉塊切成。蒖蒖搛起一片,只見那長條纖薄,肥瘦肉紋路相間,脂肪處亮澤油潤可透光,刀工精細,盤中每一條都大小寬窄如一,“這肉便是按照東坡先生所說的方法慢火煮成,由我們適珍樓刀工最好的女弟子切成薄片,置於紙上,那脂肪條紋處可透見字樣。”

蒖蒖再將肉片置於碟中以箸搛成花形,探入水豆豉碟中一蘸,讓液汁如蜜一般沿着花瓣外沿浸入花心。

眾食客依樣品嘗,頓感滿口脂香,肉質細膩,那纖柔的薄片經口舌一卷便如雪融去。而那水豆豉咸香中帶有酒香,細細一品能辨出茴香、木香、陳皮等味道,但又不盡於此,底蘊厚重,回味悠長。

蒖蒖說明:“這水豆豉用的是最好的金華甜酒,經多種香料秘制,又窖藏越冬,豐富香味加上時光的沉澱,才釀出這醇厚的滋味。與肉片相配,更能煥發肉味,為其增香。”

食客們嘖嘖讚歎,都說這水豆豉雖然家常,但製得極妙,確實為食材增香不少。有人笑問:“此前佳肴多有詩詞相詠,卻不知這水豆豉可也有人作詩讚過?”

蒖蒖擺首:“沒有,也不需要。水豆豉是配料,並非主要食材,沒有人會想到為它作詩,平日提到它,恐怕最多說一聲‘好吃’,或‘香’。它就是沉默的配料,不爭不搶,卻溫和之極,能與大多數蔬菜及肉類相配,為食材增味……你們一定遇見過這樣的人,平凡踏實,平時沉默寡言,卻秉性善良,對所有人都很好,他人有難,必傾力相助,與人協作,從不爭功。但因為並無鋒芒,貌不驚人,也不會被人特別關注,你們不會想到為他作詩,最多在想起他時,贊一句:‘好人。’……水豆豉,便如這樣的人。”

眾貢生聽了此言似有所動。須臾,有人徐徐撫掌,開口贊道:“妙!水豆豉確實不需要詩詞矯飾,姑娘這一說,盡顯其敦厚溫良。水豆豉得姑娘這一知音,也足以欣慰了。”

蒖蒖一看,發現說話者是此前提蘇易簡詩助她的士子,遂淺笑一揖。貢生們隨後也附和士子所言,對蒖蒖多有讚譽,再食那道涼拌雜菜,也沒有追問詩詞典故。

那道菜是用麻油加花椒煎熟,加入醬油、醋、白糖與白菜、豆芽、水芹同拌,稱為“撒拌和菜”。菜先用滾水焯過,再入清水漂着,待要涼拌時再取出,故此色澤青翠,嫩脆可口,伴着豬肉吃,這家常的味道倒也令賓主盡歡。

接下來這盞酒,貽貝樓上的看來是此番最重要的菜,一道“蓮房魚包”用了他們這次宴席上唯一的肉,另外那道大概特意與蓮魚主題相配,是蓮花、菊花與菱角煮成的湯,楊盛霖介紹:“此湯名為‘漁父三鮮’。”

那蓮房用的是嫩蓮蓬,將底部切平,剜去其中蓮子,用酒、醬、香料腌新鮮的鱖魚魚塊,再填入蓮子留下的孔中,置入甑內蒸熟,取出后以蜜塗蓮蓬,光澤更加可喜。

以銀匙取出魚肉,眾人品嘗之下但覺魚肉帶着蓮蓬清香,一位貢生嘆道:“魚肉帶有蓮香,尤為清雅,再飲漁父三鮮,便若置身採蓮輕舟之上。”

楊盛霖笑道:“此菜寓意不僅如此。此菜我們是向本朝一位進士學來,他曾為此作詩道:‘錦瓣金蓑織幾重,問魚何事得相容。涌身既入蓮房去,好度華池獨化龍。’魚化龍,是金榜題名的妙喻。我們貽貝樓以此菜肴獻給諸位秀才,也是藉此預祝諸位進士及第,平步青雲。”

貢生們大喜,紛紛致謝,與楊盛霖相互祝酒,席間觥籌交錯,氛圍十分融洽。

這盞酒行過,眾人已有七分飽,略有倦色,直到蒖蒖命人呈上適珍樓主菜時,才又正襟危坐,面對那道被銀色器皿盛着的菜肴睜大了眼睛。

適珍樓此前菜式均用漆器,惟有這道菜用了銀器,且有蓋覆著遮擋,一時不見菜肴真容。

蒖蒖見眾人皆靜默以待,才緩緩揭開銀蓋。其中蒸汽氤氳,在眾人凝視中逐漸飄去,露出銀盤中的主角:蒸鰣魚。

那鰣魚被從腹部處剖開,惟脊背處相連,鋪在銀盤中呈兩片對稱狀,蒸過的鱗甲微卷,似半透明細刨花,自魚身上浮起,細看之下可發現片片鱗甲之間有一條細線相連。

崔縣令蹙眉看着那條線,目含疑問:“這是?”

蒖蒖微笑着以銀箸搛起線頭,輕輕一提,魚鱗便脫離魚身,隨着細線被提起,一片片鱗甲在空中閃着貝殼般銀白的光,串在細線上,如項鏈一般。

(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司宮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司宮令
上一章下一章

8.鄉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