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千金5
靖海侯在正屋裏找到了憤然離去的游氏,她臉色鐵青,柳眉倒豎,看過來的眼眸是冷的。
靖海侯嘆道:“在你眼裏,我就是這般愚孝一個人?”
游氏微愣。
“那也是我的女兒,連周氏夫妻都知道心疼孩子,難道我連他們都不如。”
游氏盯着他,彷佛在估量他的真心,面上怨恨之色漸漸消退:“那你剛才?”
“哄她的,總不能讓她這麼鬧下去,還是按照我們之前商量好的來辦,只是事後母親可能會遷怒你。”靖海侯不大好意思,誰讓不講理的是他親娘。
游氏:“我不在乎。”她原就想私下行事,也做好了惹怒蕭老夫人的心理準備。
靖海侯道:“待事成定局,想來母親也就氣上一陣的事。”
游氏不甚在意地扯了扯嘴角,注視着靖海侯:“我不是想藉此報復雅珺,可我真做不到為了她再委屈我們的女兒,這是往孩子傷口上撒鹽。”
靖海侯又是一嘆:“我明白,雅珺得到的已經夠多了,總不能好處都是她的,壞處都是我們女兒的。”
思及流落在外的女兒,游氏雙眸浮現薄薄淚光:“都怪我,當年我要是沒昏死過去,怎麼會讓他們有機可乘。”
聽她再次自責,靖海侯憐惜地撫慰:“不怪你,只怪周氏夫妻歹毒。明兒你就出發去接孩子,往後我們好好補償她,把這些年虧欠她的都補上。”
游氏含淚點頭,只恨不能立刻插上翅膀飛到白石縣,抱住她的女兒,告訴她,娘以後再也不會讓你受苦。
……
秋天的太陽暖洋洋的,穿過窗戶灑進來,陽光里泛着淺淺梧桐清香。
紀遠直的夫人柳氏望着自陽光下走來徐徐行禮的阿漁,笑贊:“表妹真聰明,一學就會了。”
從丈夫那知道阿漁的遭遇后,柳氏滿心憐惜,主動說道在蕭家人來接她之前,將人挪到後院由她照顧。
柳氏怕她回了蕭家不適應,便教她一些規矩,不曾想竟是塊璞玉,一點就透。這讓柳氏極有成就感,教起來越發用心,教了規矩禮儀又教她識字。
阿漁靦腆地笑了笑,原身另一個心愿——比蕭雅珺更出色,成為游氏的驕傲。
這幾天,她長了一些肉,模樣不再那麼瘮人,笑的模樣透出幾分可愛,柳氏憐惜地拍了拍她的手,繼續教學。
晚間,柳氏再一次朝紀遠直感慨:“表妹是被耽誤了,就她這悟性,若是打小就好生教導,必成才女。”
京里的蕭雅珺就是小有名聲的才女,想來就讓人有些不大是滋味。與阿漁朝夕相處了這麼些時日,柳氏不免更偏向安靜刻苦的阿漁。再者,她本就是這樁事裏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更引人心疼。
紀遠直道:“現在也不晚,若是成婚生子才發現,那才是徹底耽誤了。”
柳氏嘆了一聲,又問:“表姨他們快到了吧?”
紀遠直:“應該就在這兩天了。”
游氏及長子蕭陽一行於三天後趕到。
游氏激動難耐地下了馬車,因為過於激動,險些絆倒。
阿漁望着快步走來的游氏,眼眶漸漸濕潤,這是原身的感情,她擁有原身所有的記憶,所以共情。
在原身不足二十年的生命里,游氏是唯一一個全心全意愛着她的人。蕭家人或為了感情或為了利益待蕭雅珺一如從前,只有游氏照顧她的心情疏遠蕭雅珺。哪怕她處處不如蕭雅珺,越來越偏激做了不少丟人現眼的事,游氏也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女兒。游氏苦口婆心教導開解女兒,奈何她的女兒鑽了牛角尖,一次又一次讓她傷心失望。
後來原身鑄下大錯,也是游氏苦苦哀求,甚至向蕭雅珺下跪,才換來了從輕發落,只被送到庵堂反省的懲罰。游氏還陪着她一塊去了庵堂。
知道女兒過得不好,可親眼見到她枯瘦病態的形容,十三歲的大姑娘,看起來卻只有十歲一般,女兒她比自己想像中過的還不好。
游氏淚如雨下,她算什麼母親,居然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分不出,以致女兒被那對畜生百般折磨。
饒是蕭陽這個男兒,見到阿漁這模樣,也忍不住眼睛發酸。
母女相認,熱淚盈眶。
在游氏期盼的目光下,阿漁喊了一聲娘,游氏的眼淚再次決堤,摟着阿漁失聲痛哭。
“骨肉團聚,天大的喜事,合該高興才是啊。”柳氏擦了擦潮濕的眼睛。
阿漁拿手帕給游氏擦了擦眼淚。
游氏淚中帶笑:“娘這是喜極而泣,”她緊緊握着阿漁的手,生怕一個鬆手,她就丟了似的,“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孩子,以後娘再不會讓你受任何委屈。”
阿漁點了點頭。
“雅瑜,這是你的名字,你這一輩姐妹從的是雅字,優雅的雅,瑾瑜的瑜,美玉之意。”她怎麼可能允許女兒頂着周家人給她取的名字,何況盼娣算什麼名兒。游氏想沾了茶水寫給她看,想起她不可能識字,心又針扎似地疼起來。
卻見阿漁已經在茶几上一筆一劃寫了出來,在游氏驚喜的目光里,阿漁道:“表嫂教我認了很多字。”
游氏感激地看向柳氏。
柳氏忙道:“表妹聰慧的很,一學就會,不愧是表姨的女兒。”
阿漁:“是表嫂教的好,不嫌棄我愚笨。”
意外之喜讓游氏喜上眉梢,作為母親,自然樂見女兒優秀,尤其他們家那樣的環境。
游氏愛不釋手地拉着阿漁,說不完的話,晚上母女倆睡在一張床上。
游氏趁機檢查她的身體,但見上面傷痕纍纍,尤其是看到腰腿上那塊醜陋猙獰的燙傷疤痕之後,眼淚洶湧奪眶,對周氏夫妻的恨意到底頂峰。
阿漁柔聲安慰游氏。
翌日,游氏去見了周父周母一面,她想看看這兩個豬狗不如的東西長什麼模樣,更要問問他們,明知道他們的女兒在他們蕭家享福,他們手裏還拿着從她那得來的首飾,他們怎麼有臉虐待折磨她的女兒。
阿漁想了想,說也要去。
對於她的要求,游氏無不答應。
見到周父周母那一刻,游氏瞳孔縮了縮,在他們臉上依稀找到了幾分蕭雅珺的模樣,蕭雅珺模樣不像她和侯爺,他們還曾笑談過,她隨了誰的模樣。
蕭老夫人摟着蕭雅珺笑眯眯說,像她曾外祖母。
如今,游氏終於知道蕭雅珺像了誰,她像她的親生父母,挑着二人的長處長了。
在游氏陰冷的視線下,周父周母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牢房陰暗,白日裏也要點燈,游氏的臉掩在光影里,目光陰沉晦澀,猶如滿月下的潮水,暗藏着驚濤駭浪。
“你們的女兒取代瑜兒過上了錦衣玉食的好日子,為什麼你們卻不肯好好善待我的女兒?”
跪在地上的周父周母縮着身子,低頭不語。
周父目光閃了閃,要沒這死丫頭,他就不會去賣首飾,就不會被人打斷了一條胳膊。一開始打罵她是遷怒,後來,他在打罵這丫頭的過程中,得到一種難以形容的優越感。侯府又怎樣,還不是被他們耍得團團轉,當了冤大頭,他們的女兒在他眼裏就是豬狗,他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想殺了都行。
周母垂淚,她想好好待盼娣的,可她男人根本不聽她的話,她說兩句,男人連她也打,她一個婦道人家能怎麼辦?
自然這些心裏話,兩口子誰也不敢說。
周父不想死,他一邊磕頭一邊求饒:“夫人,我們知道錯了,是我們脂油蒙了心,爛了心肝,您大人大量饒了我們吧。”
游氏憎惡地看着涕泗橫流的周父,女兒身上的傷痕都是拜他所賜:“我饒了你們,你們可曾饒過瑜兒。”
周父身形一頓,只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繼續求饒。心裏後悔不迭,早知今日,當年就不該心慈手軟,她死了,哪來這麼多事。
周母麻木地跪在那兒,彷佛已經接受了殘酷的事實。
直到聽見游氏惡狠狠的聲音:“我絕不會放過你們,你們加渚在瑜兒身上的一切,我會完完整整地還給你們,包括你們的兒女。”
周母如遭雷擊,豁然抬頭:“不要,不要啊,和孩子沒關係,都是我們做的,該死的是我們,是我們!夫人,您大人大量,放過孩子吧,我給你磕頭,求求你,求求你了。”
周母用力磕着頭,不一會兒就見了血。
他們不是不會心疼孩子,而是只會心疼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就活該受苦受難,游氏怒不可遏,指着周母:“你也會心疼孩子,在你們折磨瑜兒的時候,怎麼就不想想我們也會心疼。但凡你們好好對她,看在養育之恩上,我都能放過你們!”
周母痛哭流涕,不停磕頭:“對不起,對不起,夫人,我們不是人,都是我們的錯,求求你,求求你,放過孩子吧。”
游氏無動於衷,現在知錯了,之前幹什麼去了,若是瑜兒沒有認回來,他們永遠不會知錯。現在的眼淚不是懺悔,只是恐懼而已。這只是開始,死,太便宜他們了,她要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游氏再懶得看他們一眼,拉着阿漁就要走。
“盼娣,盼娣。”周母忽然大叫。
阿漁回頭,撞上周母看救命稻草一樣的期盼目光。
周母哀求:“我對不起你,可求求你看在娘……”
“閉嘴,你也配提那個字。”游氏厲喝一聲,猶如一頭暴怒的母獸。
周母嚇得抽了抽,驚懼交加地看着震怒的游氏。
阿漁安撫地順着游氏的後背,神色寡淡地看向噤若寒蟬的周母:“你是不是想說看在這些年你對我還不錯的份上,讓我替周招娣周小寶包括你在京城的那個女兒求求情。”
周母小心翼翼的充滿乞求的看着她:“求求你,求求你了。”
阿漁定定地直視周母,目光涼意刻骨。原身對周父只有徹頭徹尾的怨恨,對周母卻是有感情的,在她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時候,周母偶爾會施捨一點憐惜。對於常年活在黑暗裏的人來說,一點點光明就足夠感激涕零。可是當原身知道,周母才是她一生悲劇的罪魁禍首后,她幾乎崩潰。愛之深,恨之切。
“你所謂的對我還不錯,就是明知道周大柱喝醉了就愛打人,你怕挨打,就讓我去送酒加菜收拾碗筷,在我被打的時候,你卻帶着你的親生兒子女兒躲得遠遠的。
周招娣偷吃了周小寶的東西,周招娣說是我偷的,你明明知道卻一聲不吭。
等我被打得半死不活了,你終於冒出來,一臉心疼地滴上幾滴淚。
我傷還沒好,那些臟活累活,你自己不想干,又捨不得使喚周招娣,就使喚我。
這就是你對我的好?你怎麼有臉開口向我求情?”
周母嘴角哆嗦,拚命想說話,卻一個字都吐不出來,只能震驚地看着阿漁,覺得她前所未有的陌生。從未見過這樣的她,面無表情,一雙眼亮晶晶冷冰冰的,彷佛冬天的冰稜子,周母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冷戰,慌張避開。
阿漁冷笑一聲,比起壞的不加掩飾的周父,做了婊.子還想立個牌坊的周母更讓她噁心。
游氏聽得咬牙切齒,滔天的恨意使得她溫婉的面容猙獰扭曲,游氏恨不得將這對夫妻食肉寢皮,她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阿漁扶着氣到發抖的游氏:“娘,我們走吧。”
游氏心疼地握住她的手,見她面容平靜,越是心疼,只有被傷到麻木,才能如此心平氣和地說出這些話。
轉身時,游氏對綴在後面的兒子使了一個眼色,蕭陽心領神會,故意落在後面,遞給牢頭一張銀票:“好好招待他們,別傷及性命。”
還沒有被拖走的周父周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驚恐求饒。
牢頭意會,笑容諂媚:“公子放心。”
蕭陽憎惡地瞥一眼駭然欲絕的周父周母,抬腳離開,這樣的人渣就該生不如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