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我們再也沒有失望的資本了
正在選拔國青隊的關口,二位教練還有許多事務急需處理,坐了不到十分鐘,又關心了一番廖凱的日常起居后,便急匆匆地離開了酒店。
剛才廖凱和兩位教練交談過程中,胡志揚一直在旁邊安靜地聽着,沒有插話,這時才開口說道:“能夠讓兩位教練屈尊枉駕,你現在的牌面是夠大了。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這麼做,也確實是對你抱以了極大的期望。”
廖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希望到時候我不會讓他們失望。”
“你不會的。而且,我們再也沒有失望的資本了。”
胡志揚的語氣突然變得格外沉重。
“哦?為什麼?”廖凱也跟着嚴肅起來。
“一方面,國家隊在世界盃上連小組賽都沒出線,又在直通奧運會的競爭中失利,全國人民對國家籃球非常失望,籃協的壓力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急需要一次勝利來為自己證明,來重新喚起國民對國家籃球的信心。”
“而距離現在最近的國際賽事就是明年3月的U18亞青賽。說實話,亞青賽的社會關注度並不高,亞青賽在以往的意義,就是國內優秀的青年球員第一次站上世界舞台,第一次被人民大眾所知曉。”
“但這一次不同了。”
“明年的亞青賽如果完成了既定目標,可能依然得不到太多關注。但如果失利,不能入圍前三名的話,肯定會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引起新一輪的對國家籃球的批評狂潮。到時候,別說你我這些人,國青隊的主教練,我甚至懷疑,姚日月以往在國人心目中的威信還能否讓他繼續在籃協主席的位置上坐下去。”
“這麼嚴重?!”聽完后,廖凱大吃一驚。
他向來是埋頭打球,只專研跟籃球有關的技術性問題,還真不了解現在的國內籃球環境,更不知道他即將要參加的這支國青隊竟肩負着如此重大的任務。
“嗯!”胡志揚緩緩點頭。
“另一方面,這支U17國青隊要想在明年的亞青賽上取得好成績,很難!如果不是你的橫空出世,我敢打賭,絕對進不了前三名(亞青賽的前三名拿到晉級U19世青賽資格)。”
廖凱試探着問:“前三名……很難嗎?”
“難!很難!”胡志揚的語氣十分肯定,“去年的亞青賽上(亞青賽兩年一屆),國青隊憑藉著王泉澤的超常發揮,才艱難地戰勝了菲律賓,拿到了第三名。然而,上支U18國青隊已經是近幾年來最具競爭力的國青隊了,而菲律賓陣中兩名主力球員都因傷錯過了半決賽,才讓國青隊拿到第三名。也就是說,我國的國青隊早就不是亞洲前三的水平了。”
“亞青賽這項賽事,我國共參賽21次,共獲得11次冠軍6次亞軍,這是多麼輝煌的戰績啊,絕對的亞洲籃球霸主。但也正因為如此,國內上至領導層、下到球迷們,都絕對無法接受亞青賽失利的結果。即便現在的亞洲籃球格局早就發生了改變,我們早就不是亞洲霸主了。也絕不允許!”
“日本有渡邊、有八村,伊朗有哈達迪,菲律賓有克拉克森,而我們國家呢,有周奇嗎?……”
“說回U18國青隊上,以往為什麼我們能取得輝煌的成績,改小年齡,讓22、23歲的球員去打U18的比賽,靠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去贏得所謂的榮譽。現在社會更透明了,年齡不好改了,球迷們也不允許改年齡,但他們卻對冠軍的要求卻一如既往,呵呵!”
“說實話,單比青訓籃球,我國本來就沒有優勢。就比如被公認為明年亞青賽第一人的菲律賓球員索托,今年才滿17歲,但已經以球隊的絕對核心打過亞青賽和世青賽了,我們國家能培養出這樣的球員嗎?而且現在的菲律賓和日本等國瘋狂規劃外籍球員,這就讓我們本來就沒有優勢的國青隊顯得更加羸弱……”
“而且現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加入到亞青賽里來,白人球員的身體天賦本就高出我們亞洲球員一檔,尤其是他們身體發育更快,在青年籃球這一塊優勢更明顯。上屆亞青賽的冠亞軍,就分別是這兩支球隊,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讓我們的國青隊拿前三名,本身就是難為無米之炊。”
“而且,更糟糕的是,你即將參加的這支U17,根本就沒有人才,可以說是有史以來實力最差的U17國青隊。之前U16國青隊裏面的兩名核心球員:曾凡博和孫浩欽,全部都因傷無法參加到這支U17國青隊裏來。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有誰呢?還有誰能挑起這支球隊,讓這支球隊去沿着前輩的足跡去追尋曾經的輝煌?”
“只剩下你一個人了!”
胡志揚說完后,拍了拍廖凱稚嫩但堅實的肩膀。
廖凱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初來首都的興奮早就沒了影。
他並不懼怕壓力,只是覺得這壓力來得太突然了。
這才是他第一次來首都,第一次參加國青隊的海選,還沒確定能否選上呢,就突然被告知了球隊的未來要扛在他一個人的肩上……
廖凱現在才算真正明白,為什麼國青隊兩位主教練在他去球隊報道之前,就先來登門造訪,而且許下優惠條件,以示信任。
第二天的國青隊初輪海選,廖凱雖然不用參加,但還是去現場觀摩了一番。
可能正是因為胡志揚昨天那一番話,讓他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壓力,覺得自己有必要這這支球隊從一開始就呆在一起。
海選地點被安排在了五棵松球館。
國家籃協主席姚日月抱着手坐在看台上。
從這兩點都可以看出,這次的U17國青隊選拔備受重視。
海選現場十分熱鬧,近300名青年球員擁擠在球場上,在每個測試點前排着隊,興奮地交談着,使整個球館內像清晨的菜市場一樣吵鬧……
記者不多,但從他們拿着的話筒上的“CCTV”、“騰訊體育”等標誌來看,都是高規格的媒體平台。這些記者看起來懶洋洋的,圍坐在球場周圍,偶爾拿起手裏的相機按一下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