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道之靈魂海洋
佛教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感悟來指引世人,指出人生如夢幻泡影,但重點是即使人生的經歷是一場夢,我們也希望輪迴時每一世能發一場美好的夢,而不是惡夢連場。
佛教是人類有意識地反思生之痛苦根源,總結成對「生命主觀本質」的理性認知,其「滅苦」的智慧是人類文明之光。
但理性的認知,卻不足以消減所有生之痛苦,因為痛苦的感覺是這麽真切,不是理性的思維能壓制和消除的。
其實「辦法總比困難多」,減輕輪迴及生為人的痛苦有很多方法。只要人類明白到重現水之源的進化之路,以豐富生命經歷、觸發多彩多姿的「心靈真實」為目標,從而研究出減輕痛苦的各種方法,便不會走進感受退化的困局。
在減輕肉體的痛苦方面︰從生命科學上發明強力而無副作用的麻醉藥;基因改造消除遺存病及孕育更健康強壯的身體;發展醫學治癒疾病;善待畜牧業中的動物,減輕其被屠宰的痛苦;發展以培養液種殖肉類的技術,減少殺生。
在減輕心靈的痛苦方面︰鼓勵社會上文學、音樂、藝術的創作,以昇華創作人的感情,從分享到共鳴,增加因感動而生的快樂,並在分享中淡化痛苦。
維護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制度,找出建立美滿家庭的方法,加以推廣;福利機構及早介入問題家庭,給予協助和指導;關愛小孩及老人,讓小孩能快樂成長和老人能安享晚年。
而人類科技發展之路,並不應再偏向研發永生的肉體,而是要放眼虛擬世界和控制夢境的開發。
「虛擬世界」是把人類的思維和意念連結起來,不但能令人類消除時空的阻隔而即時溝通、交流,讓人們得以在「思維的相交」中重逢。
虛擬世界中多媒體的傳播,包括文學、影視、音樂、生活短片的分享及電腦遊戲等,豐富了個體的「心靈真實」,令人人都可以是被動的觀眾、同時也是主動的創作人,解放了人類的創造力,同時豐富了人生的經歷。
而電影及進一步的虛擬真實,可以稱之為「清醒的夢」,可讓人們代入某一個場景,猶如親歷其景,無限延伸了人類現實世界的疆界。
夢是生命體間「靈魂印記」的共鳴漣漪。世上存在不同的平衡時空,相近經歷的靈魂,他們的「靈魂印記」有着共同的頻律。
晚上睡眠時,人的自我意識轉弱,因着共鳴進入到另一時空中,另一個「我」的生活場景,在夢中體驗他人的生活片斷。
而在夢中觸動的感受,便成為「心靈真實」的一部份。當然這可能只是夢的其中一種,也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引發的夢境。
人類對夢境的研究太少,如果人能建構一個夢境的虛擬世界,人類能在夢境中經歷不同生活場景,在迫真的夢境中預先經驗人生的快樂及痛苦,或許能為生之痛苦打上一枝預防針。
因着時間的推移,當輪迴中的生命體在「星之靈魂海洋」中分享的生之經驗足夠豐富,及足夠多姿多彩時,「星」(神)會嘗試另一種生命演進方式,便是向人類公開「星之靈魂海洋」運作的奧秘,引導著人類在我們「道的時空」重建一個新的「道之靈魂海洋」。
「道之靈魂海洋」由擁有肉體的天使與魔鬼共同掌管,由人類參與運轉,其中會嘗試利用虛擬真實及夢境的方式,讓在這個靈魂海洋分享生命歷程的「靈魂水滴」,有意識地代入到真實的夢境,重複自己一生某個場景和遭遇,或者代入有共鳴的他人的生活場景,經歷他人的種種際遇,從而反思及進行人格的整合,直接在「道之靈魂海洋」嘗試整合「靈魂印記」,在找到追尋「真我」的方向後,才投胎到能提供歷練的生命體當中。
或者讓厭倦了對不斷輪迴、不斷經歷生之無常的「靈魂水滴」在這個靈魂海洋中沉睡,在睡夢中經歷有着共鳴的生活場景,或是享受一個無夢的假期,當這「靈魂水滴」充足休息后,準備再重新出發時,才讓他投胎轉世。
由於「道之靈魂海洋」是「靈魂水滴」轉生的緩衝區和中途站,他們很大機會會在這裏把「靈魂印記」轉化成「真我」,並在過程中釋放水之「心靈力量」,因此「道之靈魂海洋」也將成為我們「道的時空」中的水之泉源。
如果「道之靈魂海洋」能建設成功,「星」(神)會把自己僅存的有序能量體投入到這個靈魂海洋,轉生成人,與我們一起經歷輪迴,至此「星」(神)的自我意識便可在「道的時空」得到保存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