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人與自然的關係及使命

第49章 人與自然的關係及使命

如果你們明白什麽是「愛」和「犠牲」的話,那自然便會明白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對於人類來說,我們的客觀環境除了是「宇宙規律」即「物質世界」,代表的事物是空氣、水及山等等,另外還有的是地球的「生態系統」,代表的是食物鏈及生命力互相轉化的規律。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來自「星」,而「星」在地球上設計出這個精密的「生態系統」,每種生靈都能在「循環相食」的食物鏈中互相依賴生存,簡單而言「循環相食」即是整個生態系統。從早前說過,如果生物A需要B、C和D三種物質而持維生命,但不需要物質E,而生物A生存的客觀環境裏有很多物質C、D和E,但獨獨缺少了物質B。而生物G則需要物質C、D和E賴以生存,如果「星」能設計到生物G的生存過程中能產生物質B的話,那生物甲起便能與生物乙互相依存。而生物G產生物質B的過程,並不一定是要生物G死後才能產生的,而是可以在生物G的生存期間,吸收物質C、D和E后,經過消化及排泄而產生物質B。

實際上客觀環境並不是這麽完美的,因為在我們的時空能夠滋養生命的物質基本上只有數種。首先是能量「太陽」,然後是空氣、水及地球的礦物質等等,任「星」如何設計生命的藍圖,「星」也是受限於這個時空的物質與能量互換的「宇宙規律」。所以上述生物甲及生物乙的依存方式是有限制的。地球的生物圈由植物為基礎,植物直接從太陽中得到的能量,攝取泥土中的礦物養份,抓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后呼出氧氣,而得以成長,於地球上繁衍。地球的生態系統以植物為基礎,讓食素的動物吃植物而生存,再由食肉動物吃食素的動物,而食肉的動物也是循環相食,而這些動物死後,肉體給蟲或細菌分解,還原為泥土中的礦物元素。而動物吸入植物呼出的氧氣后,呼出二氧化碳以供植物使用。這一個過程便是「生態系統」,上述的說法只是以簡化了的描述,當然現實中的「生態系統」複雜得多。而最重要的是如果地球沒有人類,這個「生態系統」可以自給自足地運行很久,或者可以保持到這個太陽系的太陽熄滅為止。當然還有很多原因可以令這個「生態系統」毀滅的,例如小行星撞地球等等。

事實上人類出現了。而且站在食物鏈最頂點的人類,其本身的存在已經直接危害地球這個完美的「生態系統」。試想一想,一個人由出生至死亡,每天消耗著許多食物,而人口的增長更消耗更多的食物。但現在擁有文明的人類卻在地球上幾乎沒有天敵。在「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都有各自的天敵,即是他吃掉其他動物時,也會被另外一種動物所吃,而捕獵的王者獅子,看似沒有天敵,但事實上只要草原上的食物不夠,牠們也會因飢餓而死。但人類靠着文明的發展,除了沒有直接捕食人類的天敵出現之外,我們透過耕種、畜牧及捕獵等方法,得到充足的食物,加上我們的身體構造,我們可以食肉及食素。獅子的身體構造令到牠們只能吃肉,沒有肉吃便會餓死,而千百萬年來獅子也未能進化到可以吃植物維生,所以獅子是受制於地球上的「生態系統」。

而人類除了利用自己的文明去獲得食物、居住地方外,以大量的地球生靈作為食物,及消耗食物的過程中,還製造了大量的廢物。「廢物」之所以稱為「廢物」的原因是它們不能循環再造成成就生命的物質。例如︰人類呼吸空氣,但卻以燃燒煤、石油等來獲取能源,作為推動社會發展及生產糧食的必要手段。因人類的活動令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令地球充沛的氧氣漸漸變成不利生命生存的二氧化碳,所以人類本身是直接危害着地球的生態系統。但為何「星」還有讓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呢?沒有人類,地球的生態系統不是可以自給自足多些時日,不會這麽快消亡呢?

沒錯,沒有人類的地球,居住在這兒的生靈可以有更美好的生活,但卻沒有了「開拓生命疆界」的能力。「星」設計人類的生命藍圖時,是把地球上所有的生靈獻給了人類,作為滋養人類由原始社會到今天漸漸建立起人類的文明。地球上的生靈「犠牲」自己供人類食用、勞役,還要忍受人類消耗食物及資源后所產生的「廢物」,而這些「廢物」是會直接危害到地球上所有生靈的生存。事實上,即使人類具有高度的保護環境意識,但人類的行為及生存所需,必定會危害到地球的生態,只是時日的長短而已。這樣看來「星」容許人類在地球出現,等如是地球所有生靈的「慢性自殺」?

地球上的生靈「犠牲」自己以成就人類,是把希望寄託在人類身上,希望人類能在他們的滋養下,代他們「開拓生命彊界」。地球上的生靈希望自己的「犠牲」是有價值的,並不希望白白「犠牲」。但人類根本就不明白也不理解生靈的「犠牲」,更視這種「犠牲」是理所當然的。人類為了生活得更舒適、為了生活得更豐足而肆無忌憚地耗用地球的生命資源,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加速了地球上所有生靈的消失,當然這些生靈包括人類自己。

「星」設計了這個生態系統去成就人類的文明,而人類因為自身的「意識」所限,未能真正明白及了解支撐著這個地球的「愛」和「犠牲」的生態系統,只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而漠視全地球生靈的「犠牲」,而這些得不到欣賞的「犠牲」轉變成地球上生靈的「痛苦」和「恨」。「恨」即是生靈「犠牲」了自己,但卻得不到回報而感到「痛苦」,進而認為不想再作「無謂的犠牲」了。對人類寄予厚望的地球上的生靈,會問︰為什麽我們滋養了人類,成就了人類,但卻沒有得到人類的「欣賞」,更沒有得到人類的「認同」,似乎人類並不知自己的使命,那就是「開拓生命疆界」的使命。既然人類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履行自己的使命,那人類也沒有資格再得到地球上生靈的「犠牲」。人類消失了,地球上的生靈還有一線生機,雖然把上億萬年的演化推倒重來,是十分可惜,但沒有辦法。現今的生物科技雖然能令人類掌握DNA的生命密碼,從而能複製個體的生命,但其實人類還沒有真正掌握生命的本質。憑人類如今所掌握的生物科技,可否再重建另一個生態系統?當大家「意識」到我們以「愛」與「犠牲」支撐的生態系統,是如何運作、是如何令生命繁衍,人類便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開拓生命疆界」的使命,從而得到地球上生靈的一致諒解和認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地球方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地球方舟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章 人與自然的關係及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