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賠不是
“康王回來了!”
第二天,這個消息傳遍京城,自然也傳到了政事堂。
年輕官員聽到就急了:“相爺,這怎麼辦?”
常庸淡淡回道:“什麼怎麼辦?”
“康王世子啊!現下康王回來了,我們之前做的,豈不是白費了?”
常庸只回了一句:“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便問起了別的政務。
今年雨水多,北河該修一修了。
還有西南,戰事一起,又來討軍餉。
“相爺!”年輕官員可沒他這份沉着,急切地追問,“這次叫康王府脫開身,以後他們還會將您放在眼裏嗎?”
常庸笑笑:“本相不需要他們放在眼裏,只要他們把陛下放眼裏就行了。”
年輕官員還欲再說,被年長的同僚阻止了:“景林,這件事,本就是康王世子糾纏不清,從頭到尾跟相爺可沒什麼關係。”
年輕官員怔了怔,慢慢領會過來。
康王世子誣賴相爺插手皇位之爭,如今自然不能主動出手對付康王,那可就坐實了罪名。
“等着吧,該怎麼辦,康王很快就會有表示了。”
薑是老的辣,這話才說不久,便有內侍過來宣召。
……
歇息一晚,康王進宮了。
馬車等在宮門外,康王世子問世子妃:“父王這是什麼意思?不問常庸,只問樓四。樓四固然可恨,但置我於死地的,卻是常庸啊!”
世子妃瞟了他一眼:“那你希望父王怎麼做呢?把常庸趕出京城嗎?”
康王世子不悅:“會不會好好說話?”
世子妃笑笑,說道:“父王不想與常庸為敵,首相總理政務,與他翻臉沒好處。”
“但……”
世子妃又道:“何況,世子想想,要置你於死地的人,真是常庸嗎?你離開京城,對他有什麼好處?”
康王世子陷入沉思。
這麼說倒也是。最希望他離開京城的人,應該是……皇帝。而樓四,是皇帝的走狗!
“我們怕是中計了。”世子妃說,“事情是樓四挑起來的,他就是要讓世子與常庸為敵,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禁衛放行,三人換車為轎,直奔承元宮。
皇帝親迎。
他的神情很局促,看到康王下轎,越發緊張。
皇帝六歲進宮,父子相處的時間不多。
當他還是宜安王的時候,康王是個威嚴的父親。後來稀里糊塗被推上至尊之位,偏偏康王又不在京中。一時之間,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對康王。
康王倒是一派平靜,抬眼看了看他,作勢要施禮。
皇帝反應過來,急忙伸手去扶:“父……”發現不對,改口,“皇叔免禮。”
康王也就收住了,頷首道:“陛下,好久不見。”
皇帝慢慢平靜下來。
他發現,眼前的康王,和那些臣子也沒什麼不同。
一樣要稱呼他為陛下,一樣要恭敬下拜。
對了,他現在是皇帝,在他面前,曾經的父王也只是臣子。
沒什麼好怕的。
皇帝這樣想着,露出親切的笑容,就像平時召見臣子一樣。
“皇叔一路辛苦了,且到殿中稍坐。”
說罷,他向後面跟着的兩個人淡淡點了下頭,便一甩衣袖,轉身踏進殿門。
康王世子瞧他這作派,憋了口氣。
再瞅一眼康王,臉上的表情分明就是滿意,更生氣了。
合著他們倆父子心意相通,自己就是個陪襯的?
進殿落座,皇帝關切地問:“皇叔回京,怎麼沒來信說一聲?朕好派人去接。”
康王仔細看着他。
四年過去,皇帝成熟了很多,五官有了稜角,在龍袍的映襯下,頗有帝王的威嚴。
很好,總算沒讓他太失望。
“臣一時起意,沒必要打擾陛下。”康王說,“陛下這幾年可還順心?”
這是在問他皇帝當得怎麼樣。
康王世子忍不住向皇帝看去。
這小子不會趁機告狀吧?
他不禁想起世子妃的話,對父王來說,兩個都是兒子,沒理由偏心自己。要是老六告狀,他還真吃不準,父王會不會訓斥自己。
康王世子思來想去,最後咬咬牙,目露凶光。
如果老六真敢這麼做,那就一拍兩散,告訴父王他有二心……
皇帝卻沒想這麼多。從小到大,父王對長兄最親近,他沒養在身邊,見到了也像個外人。人家才是一家子,他告狀能有什麼用?
是以,他根本就往這方面,康王這麼問,在心裏斟酌了一會兒,老老實實答道:“多謝皇叔關心,還過得去。”
康王摸了摸鬍鬚,滿意地點點頭。
沒有訴苦,像個能擔事的樣子,這四年有點長進。
父子倆問候完畢,康王說起正事:“臣聽說,承元宮發現了一些舊物。”
提起這事,皇帝和康王世子不由自主看向對方,眼神彷彿碰撞出一串閃電。
皇帝想起樓晏的交代,說道:“驚動了皇叔,是朕的不是。這事沒處理好,叫人泄露出去,引來種種非議,是朕沒有做好。”
康王沒想到他會這麼說,被人害得不能生育,尤其還是個皇帝,有多憤怒可想而知。他不但沒有藉機責怪兄長,還擔起了責任。
康王很欣慰。
這案子鬧到現在,名譽受損最嚴重的,還是康王府。
說康王世子嫉妒弟弟,故而埋案暗害。說康王府早有異心,幾十年前就謀奪皇位。
事情再傳下去,繼位的合法性都要受到質疑了。
老六一下子抓到了重點,這皇帝沒有白當。
康王心情好了一些,語氣也更溫和了:“這件事,是你兄長做得不對,故而臣今天帶他來給你賠不是。”
這話一出口,皇帝和康王世子都愣了。
“父王!”康王世子喊道。
康王冷冷瞥過去一眼,說道:“怎麼,你還不知錯?承元宮發現異物,政事堂奉命追查,有什麼問題?你非但不配合,還反過來與政事堂作對,給陛下添麻煩,難道不該賠不是?”
他冰冷的目光下,康王世子慢慢垂下頭去。
父王站在了老六那邊,他不認錯也得認。
“是孩兒的錯。”他滿懷屈辱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