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馬士英及其家人的結局!

歷史上馬士英及其家人的結局!

馬士英,字瑤草,貴州貴陽人,明末大臣,官至內閣首輔。

清實錄記載,順治三年六月二十日,浙閩總督張存任疏報:副將張國勛等進剿太湖逆賊,擒獲偽大學士馬士英、長興伯吳日生、主事倪曼青。捷聞,令斬士英,其有功將士,所司察敘”。蔣良騏《東華錄》卷五,“(順治三年)六月,浙閩總督張存仁疏報:副將張國勛進剿太湖逆賊,長興伯吳日生、主事倪曼青俱被獲,偽大學士馬士英潛遁新昌縣山內,都統漢岱追至台州,馬士英屬下總兵葉承恩等降,並報稱馬士英批剃為僧,即至寺拘獲,並總兵趙體元,令斬之”。······馬士英在唐、魯兩政權中幾乎成了過街老鼠,他並沒有因此就轉投清方,而是儘力以抗清的實際行動改變自己過去的不佳形象。清方檔案證明,馬士英曾經多次參加渡錢塘江攻餘杭、富陽以及會攻杭州之役。

而在《明史》馬士英傳中這樣寫:“士英與長興伯吳日生俱擒獲,詔俱斬之。事具國史······而野乘載士英遁至台州山寺為僧,為我兵搜獲,大鋮、國安父子先後降。尋唐王走順昌。我大兵至,搜龍扛,得士英、大鋮、國安父子請王出關為內應疏,遂駢斬士英、國安於延平城下。”

馬鑾,馬士英長子。《黔詩紀略后編》補編採錄馬鑾詩二十首,並傳證曰:“鑾字伯和,貴陽人,大學士士英子。國亡后賣卜金陵以死。士英當國,華亭顧在觀為楊龍友所引,入士英幕,嘗言阮大鋮不可用。大鋮欲起鉤黨之獄,在觀說伯和泣諫,賴以稍止,是亦能幹蠱者。”卓爾堪《明遺民詩》錄其詩五十首,並為之傳云:“馬鑾,一作鳴鑾,字伯和,貴州貴陽人。壯時值南都新建,執政紛張,進言不聽,遂絕仕進。及家國破亡,君子亦深諒之。晚年垂簾白下,有《詠美人》三十六絕句,寓意有在。”馬鑾曾隱居於姑熟(今安徽當塗縣)直至天下安定,清康熙二年(1663年)后應江寧織造曹璽之聘回到金陵,擔任曹璽之子曹寅的啟蒙塾師。在曹寅《楝亭詩集》中收錄有《見雁懷馬伯和》、《哭馬伯和先生二首》詩,從詩文中可窺曹馬的師生之誼。馬鑾約生於明萬曆末,卒於康熙十六年以前,以其南都建言和民族氣節為士林所重。

馬錫,馬士英次子,計六奇《明季南略》曰:“(弘光元年三月)十二乙未,史可法自劾師久無功。馬士英請蔭內官三人,各錦衣千戶世襲。阮大鋮薦馬錫充總兵,仍蒞京營。錫即士英長子,以白衣徑仕。”作者計六奇將馬錫誤作“士英長子”。劉廷錫《廣陽雜記》記錄了其結局:“馬錫,士英子也,為禁軍提督。大兵渡江,梟首於市。”

章爾佩,馬士英女婿,字靈藥,貴陽人,以孝廉仕澄江太守。“弘光時,身在南京,忽思家而歸,以此得免”。

楊龍友,馬士英的堂妹夫,名文驄,號山子,貴陽人。萬曆戊午年(1618年)舉人,詩書畫皆擅,堪稱三絕,著有《山水移》、《洵美堂》詩文集,為明末著名的書畫家。《黔詩紀略》採錄的詩作中有《送馬瑤草北上》、《和馬瑤草挽羽生鴻怨三首》、《寄馬瑤草》,可見楊龍友對當年馬士英寄予厚望。楊龍友歷官華亭教諭、青田知縣。南明馬士英當國,任兵部職方主事,官至右僉都御史。唐王隆武政權成立,任兵部右侍郎。率部與清軍交戰,於仙霞嶺被俘,不降被戮。

越其傑,馬士英胞妹夫,字自興、卓凡、漢房,貴陽人。萬曆丙午年(1606年)舉人,歷官夔州府同知、霸州兵備副使。弘光政權時,官至河南巡撫,清軍攻入南京時不知所蹤。著有《薊門》、《白門》、《知非草》、《屢非草》等詩文集。衝然(謂馬士英)為《屢非草》作有序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閹黨二世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閹黨二世祖
上一章下一章

歷史上馬士英及其家人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