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黎俱吠陀時代

第十四章 黎俱吠陀時代

輪迴業報,認為每個人的靈魂在肉體死亡後會在另一個軀殼裏復活,重新轉世。根據每個人在世間的行為將其轉世的形態分為“神道”、“祖道”、“獸道”,人們可以通過證悟梵我同一和從艱苦卓絕的修行(苦行、布施、正行、不殺生、實語、禁慾、同情)解脫輪迴業報。即三道輪迴。

除此之外,婆羅門教還主張人祭,極其野蠻。

婆羅門教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哲學學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數論、瑜伽派、勝論、正理論、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

1、數論認為世界是由‘神我‘和原初物質(自性)結合產生的。神我是一種精神實體,既不創造也不被創造,永恆不變。原初物質處於混沌未變的狀態時具有喜、憂、暗三種德性。原初物質與神我的結合破壞了三德的平衡,從而推動原初物質發生變異,形成世界上的各種事物。但在原初物質的變異過程中,神我只是一個‘不活動者‘、‘觀者‘,起着觀照的作用。

2、瑜伽派最初與數論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數論是瑜伽的世界觀,瑜伽是數論的修行方法。瑜伽派認為原初物質和神我的結合是一切痛苦產生的根源,所以它把斷絕痛苦的根源,使神我獨存作為自己的根本目的;又認為作為認識主體的心在修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瑜伽是為了抑制和斷滅心的作用。瑜伽的修行方法被印度很多宗教和哲學派別攝取。

3、勝論認為物質世界是獨立於我們認識以外的一種客觀存在,由不同性質的永恆的原子(極微)組成,多重原子的積聚形成物理世界的多種形態,原子的結合是由不可見力的規律推動的。

4、正理論主要是藉助邏輯推理來考察世界上的各種現象,因此,它着重探討了認識的對象、方法、邏輯的推理、辯論的方式和錯誤的原因等等。它把認識的對象分為靈魂、身體、感覺器管、感覺對象、知性、心、行為、過失、彼岸的存在、果報、苦、解脫等等。正理論的認識對象既包括着自然觀點,也包括着宗教倫理思想,既承認物質的本原(原素、器官等等),也承認精神的本原(靈魂、知性、心等等)。

5、彌曼差派以研究祭祀為根本目的,認為祭祀是溝通神人之間關係的活動,因此是人的最重要的義務。在此基礎上它提出了量論和聲常住論。量論是指認識真理和證明真理的邏輯方法;聲常住論把‘聲‘視為語言背後的一種常住不變的實在。彌曼差派承認人的果報和世界的劫滅是由祭祀本身的力量產生的,在祭祀以前‘無所有‘,在祭祀后才能生成一種新的力量——‘無前‘,這實際上否定了自在天或最高神是創造主。

6、吠檀多派認為世界的最高主宰是“梵”。“梵”是宇宙精神,是無限,它無所不在、永恆不滅;既無差別,也沒有形態和屬性;既不能用概念來理解,又不能以語言來表達;是世界各種現象產生、維持和毀滅的終極原因。梵是“最高我”,個體靈魂是“生命我”。生命我具有普遍靈魂或最高精神的內涵,是由最高我演化來的,與最高我在本質上是同一的,只是它受到了非永恆器官的局限。這種理論被稱為“梵我如一”。婆羅門教認為,飲酒是讓人獲得解脫、重新回到大梵天與梵天合一的最佳方法。

《吠陀》,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所以現在有些現代資料中在婆羅門教之前存在兩種宗教:吠陀教和韋陀教。這是以訛傳訛,因為韋陀教實際就是吠陀教的另一種稱謂。

《吠陀》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是最古老的吠陀梵文史料。主要文體是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雅利安文明的主要文字,後來形成埃蘭文明的主要文字)寫成,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

它包括很多具體的經典,通常的說法包括“四吠陀”,分別是:

①《梨俱吠陀》(?gveda)[即“贊誦明論”],

②《娑摩吠陀》(sāmaveda)[即“歌詠明論”],

③《夜柔吠陀》(yajurveda)[即“祭祀明論”],

④《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即“禳災明論”]。

廣義的吠陀除四吠陀外,還包括解釋四吠陀的《薄伽梵歌》(Brahmana)、奧義書(Upanishad)、《森林書》以及經書。

此外,還包括吠陀支,也稱明論支節錄,即6種與學習吠陀有關的輔助學科:

①式叉論(語音學);

②闡陀論(音韻學);

③毗耶羯那論(語法學);

④尼祿多論(語源學);

⑤豎底沙論(天文學);

⑥劫波論(儀軌學)。

這6種學科散見於吠陀文獻本身,也有的有專書論述。廣義的吠陀也被稱為“吠陀文獻”

其中四吠陀加上《薄伽梵歌》、《奧義書》合稱六吠陀。

四吠陀中《梨俱吠陀》最古、最原始;后三吠陀是它的派生作品,相繼成書較后。后三吠陀的神曲,不是《梨俱吠陀》部分神曲的複述,便是在它基礎上的發展。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梨俱吠陀》10卷,1028首神曲,共有10552頌。《娑摩吠陀》2卷,基本上集《梨俱吠陀》的頌而成,它的1549頌中,除75頌外,余皆見於《梨俱吠陀》。

《夜柔吠陀》分《黑夜柔吠陀》與《白夜柔吠陀》2集,“黑”謂本文與釋文(梵書)分辨不清,“白”謂本文與釋文區分清楚,此書韻文和散文混合,其散文部分開梵語散文體裁之先河。《阿闥婆吠陀》20卷,730首神曲,共6000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界演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世界演義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 黎俱吠陀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