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深夜敲門人
夜裏的鄉間分外清靜,這讓竹林里的敲門聲比白日裏更加響亮。
“這麼晚了,怎麼還有人來啊,不是貼過告示在門上,說夜裏不接待訪客嗎?她爹,你去看,給他們說要看姻緣,讓他們明日請早吧。”
“哦,我先去看看,該不是鄰居誰有什麼急事吧。”
安歌在屋裏聽着外面的動靜,想着自己的心事。
婚姻四象這個概念她以為是大家都懂的,今天自己這麼說出來,父親竟然要記下來,看來現在自己腦中的很多概念,都很玄妙,這場病還真是生的值得。有時候都不大記得以前是什麼樣子了,彷彿前世一般飄渺,總是聽他們說如何如何,大概有個模糊的片段。不管了,總之現在也很好,有這樣一雙巧手,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有收入,爹娘也跟着穿起了綢緞,還在縣城的錢莊存了銀票。
正在胡思亂想間,就聽父親從院子走回來了。後面還跟了一個人,竟是剛才隔壁的張婆婆。
“張婆婆,怎麼又過來了?是家裏有什麼事情嗎?”
“安歌啊,我可是有事情來求你哦。來了幾次,都張不了口,今天不說不行了。”
張婆婆一身粗布衣裳,一張臉也是灰突突的,看着面容很是蒼老。“看來鄉間新鮮的空氣和果蔬並沒有長張婆婆容光煥發啊,這鄉居也不是人人都能舒服的,還是得有點銀錢,才好過活。”安歌心裏盤算着,就沒聽清張婆婆又說了一句什麼。
就見旁邊母親很是驚訝的神情,“什麼,你也想修姻緣?”
“什麼,張婆婆也要修姻緣?”連父親也忍不住驚呼起來。
安歌頓時愣在當地,這種情況,她還真的是第一次碰到。雖然吃飯之前還調侃過是不是也該幫張婆婆看看姻緣,但不過是隨口一說。以往來修姻緣的,都是夫妻二人一起來問診,她要分別幫他們探診,將姻緣四象都看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進行醫治。如今這張婆婆一個人來到這裏,這番年紀倒是沒什麼,只是光看一個人哪能解決問題呢?
安歌拉張婆婆坐下,在心裏把要說的話捋了一遍,感覺不會讓張婆婆難受了,才開口道:“張婆婆,我們是鄰居,幾年來,都是互相照應。你來問診,我本不該拒絕的,但您應該知道,來修姻緣的,都是兩個人,您這樣一個人前來,我還真是沒有辦法呢?”
“安歌姑娘,我老婆子也是鼓了很大的勇氣才來的,你怎麼能說拒絕就拒絕呢?”
“張婆婆,鄙人能力有限,恕難從命啊。”
“安歌,你還拽起文來了啊。我老婆子平時對你不好嗎?別看你們家現在門檻都快被踏斷了,前幾年你生病時,有人來嗎?還不是我老婆子經常過來給你們做個伴,我那兒子也經常來幫你們干點活。做人啊,得有良心。”
“張婆婆,你別生氣,孩子不懂事,我勸勸她,勸勸她啊。”
說著父親拉了安歌去了書房,臨走還不忘吩咐一句:“她娘,給張婆婆倒茶啊。”
進了書房,父親關上了門,還緊張兮兮的又查看了一遍是否關好。這才進來壓低了聲音道:“乖女兒,這張婆婆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來,我覺得很蹊蹺啊。”
“爹爹,這張婆婆為何今晚會來呢?我看她之前從未有過這種想法吧,她一個人不是過得很自在嘛。”
“要爹說啊,肯定是跟今天晌午那封信有關,弄不好是她的兒子要回來了啊。”
“啊,她兒子,不是進京趕考去了嗎?難道是考上了大官,回來顯擺的?”
“這可說不好,依我看,他不像那個材料。可萬一,這個張澤天要是考中了功名,張婆婆豈不是也要封一個誥命。我們可得罪不起了。”
“誥命夫人,坐在家裏也能有錢收,見了官還不用跪的?厲害了啊,我們小老百姓,還真是要惹不起了。”
“不過,爹也說不準啊。要不,你先答應了,糊弄糊弄她完事了。”
“爹爹,這說的什麼話啊,她一個人來的,我怎麼給她修?回頭修的不好,砸了我的招牌。以後我們吃什麼喝什麼?你們還穿不穿綢緞衣裳了?你還想不想要那端硯、要那清溪紙,要那金湖筆?我娘還要不要那白玉翡翠的鐲子了?”
父親沉默了半晌:“要不這麼著,我們就拖着,說可以看,但也得見了雙方才行。說句實話,我也沒過她的男人,真不知是變死鬼了還是跑路了。”
“爹爹,你可別嚇我,要是真變死鬼了,讓我去墳地看不成,我可不是那華佗神醫,還能醫白骨、起生死!”
“華佗也不行,真要死鬼了,只能是讓她梅開二度了,可我們又不是媒婆啊。”
“爹爹,你真文藝,還梅開二度,改嫁就是改嫁,再醮這種詞,我都不用。”
“文藝,什麼文藝?又說胡話,人家等着呢,我們先出去吧。”
張婆婆見他們出來,立即一臉着急的樣子,“怎麼樣,商量好了嗎?”
“張婆婆,您看,小女子雖然有這異能,但掌握的還不是很好,不能保證給您修好。得先看看雙方的情況才能診治,不知您的丈夫現在何處?”
“丈夫,哼,說起來就生氣,那個死鬼不知跑哪裏去了,已經有十年沒有見到蹤影了。要不是為了我那孩兒,我才不肯尋他。”
“張婆婆啊,你別著急慢慢說,怎麼回事啊?別說安歌不知道,就是我們自從搬到這裏,也從未見過你的丈夫,只見你跟兒子一直相依為命。您那兒子真是好啊。”母親站在張婆婆身邊,輕輕拍拍她的背,表示安慰。
“那是,我的兒子像我,不像那個老賊。我的兒子聰明伶俐,又孝順,這一次我也是是為了他啊。”
“為了孩子肯去修姻緣,也只有我們這些做了母親的才能體會啊。安歌,還不趕緊替張婆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