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士道精神

096士道精神

這本士人之書,劉備將它起名為《士道精神》,注意,不是武士道精神。

如果不是某些歷史原因,劉備其實也想起名叫武士道精神的,免得後人忘了武字,又慢慢的又成了文士。

其實,武士道精神,就是日本的士道精神,只不過日本的士都是武士,所以就叫做武士道精神了。

再加上日本封建社會結束的晚,從近代明治維新一直到招核時期,才算是徹底完結。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武士道精神。

招核不是錯別字,招核,招核,也難怪裕仁招來了核彈么,都是這倒霉名字起的不好。

就連那些被某些國人津津樂道西方的貴族精神,無非也就是西方的封建時代結束的比較晚,這才在現代保留了下來。

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同樣也有大量類似的貴族精神。

最有名的就是宋襄公,好像在現代人看起來很傻,在當時其實是很普遍的現象。

比如晉楚鄢陵之戰,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

三次見到了敵國君主,不上趕緊上去來個“擒賊先擒王”,反而要下車,脫下頭盔,快步向前而走來表示敬意,這是不是更傻。

漢代,距離春秋戰國還不算太遠,還有一些戰國遺風,還有一些士人的遺風。因此,劉備準備編撰一本士道精神,用來給手下的士兵洗·腦。不對,是教給他們怎麼做一個合格的士人。也不算太過於離譜。

當然,這本書不能用劉備的名義寫,那樣就太過於吃果果了。

於是,劉備就請了蔡邕來寫這本書,蔡邕是天下大儒,名氣極大,又是劉備的岳父,完全可以信任,不會曲解劉備的意思。

士,該是什麼樣子。

對於士,劉備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士為知己者死”。

因此,《士道精神》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士為知己者死”。

全書採用了類似於《論語》的方式,都是用對話的形式完成。重點強調士應該擁有忠、孝、勇、仁、義等美好品質。並且,舉了大量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兩漢時代的士的例子來說明。

首先是劉備問:“我現在將手下立功的將士都封為士,只是他們大多都不知道士該是什麼樣子,您是海內敬仰的天下大儒。請問,什麼是士?”

然後是蔡邕回答:“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次者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再次者,言必信,行必果。”

劉備:“請您具體說說。”

蔡邕:“一個人的行為要知道恥,不知恥的人是不能夠稱為士的。”

劉備:“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稱的上知恥呢。”

蔡邕:“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窮不失義,達不離道。這就是知恥的人,可以稱之為士。”

蔡邕:“比如豫讓,他為了給智伯報仇自毀容貌、吞炭變聲。他的朋友對他說:‘以你的才幹,如果投靠趙襄子,一定會成為親信,那時你就為所欲為,不是易如反掌?何苦自殘形體以至於此?這樣來圖謀報仇,代價太大了!縱然你得手了,只怕也很難走脫。’

豫讓回答:‘我若是委身於趙襄子,便做了別人的臣子再去嘗試刺殺君主,就是懷有二心。我知道刺殺成功的幾率也微乎其微。但我所做的一切,上對得起主君在天之靈,下對得起本心,也是為了讓以後天下間懷有二心的臣子羞愧。’

這樣的忠臣義士,哪怕是敵人都會敬佩。”

凡此種種,都是這類忠義之士的故事。不過,都還沒有超過封建時代的忠孝觀念。

同時,劉備也往裏面加了不少私貨,在士道精神中加入一些近現代民族國家理念。

這種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忠誠,當然會大大超過對於君主這種個人的忠誠。這種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會產生無比堅定的戰鬥意志,從而爆發出難以想像的戰鬥力。

如果在這個古典時代,劉備能夠打造出一隻民族國家軍隊,哪怕就是用冷兵器,也足夠橫掃全世界了。

一開始蔡邕是不同意的,最後,蔡邕雖然在劉備的懇求下,再加上看在女兒蔡文姬的面子上,勉強答應了編撰這本《士道精神》。但是,他還是忍不住問道:“給一群小卒,講解什麼是士道精神,真的有這個必要麼。”

在蔡邕雖然不怎麼懂軍事,但是在他看來,小兵么,立功了就給賞賜,犯了錯就罰,只要做到賞罰分明也就行了,何必給他們講什麼大道理。至於把小兵當成士人,這根本就是胡鬧么,士人要是這麼不值錢了,那他蔡邕算是什麼。

劉備微微笑道:“大人,著書立說我不行,練兵打仗你不行。大人可知,想要練就精兵都有什麼方式?”

蔡邕搖了搖頭,說道:“不知。”

劉備道:“在我看來,不過有兩種方式而已。一種是由外而內,一種是由內而外。”

“所謂由外而內,就是用軍法規矩,從外表儀態的整齊嚴肅,行動必須規規矩矩,以此來潛移默化,使之養成紀律。至於由外而外,是教化士卒,使其啟發其自尊心和榮譽感,使人人樂於為國犧牲,但外表則不甚講求,故帽子不妨歪戴,軍禮不必整齊,然而實際作戰,便能得到非常的成績。若是兩種方式齊用,則天下精兵唾手可得。”

說到這裏,劉備得意的搖頭晃腦,他說道:“荀子曾經說過,齊國的‘技擊’不可以用來對付魏國的‘武卒’,魏國的‘武卒’不可以用來對付秦國的‘銳士’,秦國的‘銳士’不可以用來對付齊桓公、晉文公那有紀律約束的軍隊,齊桓公、晉文公那有紀律約束的軍隊不可以用來抵抗商湯、周武王的仁義之師。可惜荀子也沒說清楚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像商湯、周武王一樣的仁義之師。不過,若是按照我的法子練兵,就算得不到仁義之師,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蔡文姬抱着孩子,和蔡邕聽的面面相覷,兩人心說你要真練出仁義之師來,那你還不成了商湯和周武王了。

此時,典韋來報,說是有洛陽的消息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第三帝國崛起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漢第三帝國崛起錄
上一章下一章

096士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