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宦官的謀划

052宦官的謀划

實際上,劉備並不清楚,漢靈帝雖然有廢長立幼的意思,但是並沒有付諸於行動。最後還是在遺詔中立了長子劉辨做皇帝。

歸根到底,劉備他也只不過是個歷史愛好者,又不是歷史學家,對歷史的掌握,也只能說是票友的水準。

漢靈帝行事的確有些荒唐,但是他人並不蠢。雖然漢靈帝不喜歡長子劉辨,認為他“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認為劉協更聰明些,希望立劉協為太子。然而,從現實角度看,漢靈帝寵信皇后,何進又是大將軍,位高權重。從名分上說,不管是立嫡,還是立長,都是長子劉辨佔據優勢。雖然說劉辨輕佻無威儀,但也沒犯過什麼錯誤。

因此,立太子的事情就久拖不決,一直拖到漢靈帝臨死前,才下遺詔決定立劉辨為帝,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

真正想廢長立幼並且做出了實際行動的人是蹇碩。

此時漢靈帝的身體已經跨了,他害怕自己死後,何後會像害死劉協的母親王美人一樣,再把劉協給弄死了,將劉協囑託給蹇碩照顧。蹇碩有私心,想擁護劉協登基,自己就可以獨掌兵權,並且壓倒張讓、趙忠成為太監中的第一人。如果蹇碩的行動成功,只怕唐朝末年,宦官大權在握,廢立天子的局面就會提前幾百年出現了。

如果要這麼干,兵權在誰的手裏,誰就極為重要。因此,劉備進入了蹇碩的視線之中。

劉備並不知道,隨着他帶五千人馬入京,在其他人眼中,劉備已經是洛陽城中得關鍵人物之一。

如若讓劉備知道了,一定會哭笑不得,我只來打醬油的,順道去其他人的郡縣上占點便宜,吃點免費的糧草,真心沒有別的意思。

但是其他人並不這麼看。

不但外戚一派的大將軍何進認為,漢靈帝在這個時間點把劉備招入洛陽,還讓他帶兵五千,就是為了加強他對朝局的控制。

至於進貢一萬匹馬什麼的,那都是借口。

便是宦官一派,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然,區區一個太守,哪裏值得何進,這麼一個堂堂的大將軍親自出面拉攏。

只能說,他們這群人,雖然跟漢靈帝相處了幾十年,但是,還是一點都不了解漢靈帝。漢靈帝這貨,明明就是對追求金錢有一種病態的執着,這種病在後世被稱之為強迫症。

也是劉備來的時機太巧,巧合到讓人不相信劉備是湊巧來的。這個時間點來洛陽,難道你就來打醬油的。

此時的洛陽政治勢力分成兩派,一派是外戚和士大夫聯合,而另一派自然就是宦官集團了。

提起靈帝時期的宦官,就不得不提到十常侍。其實十常侍只是個統稱,漢靈帝將最寵信的十二個宦官任命為中常侍,號稱十常侍。這十二中常侍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雖然在後人看來,宦官全是一夥的,不過人一多,就容易分出派系,太監自然也不例外。

此刻,漢靈帝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時候,和死人也差不了多少了,就是多一口氣而已。而太監也由此分成了三派。

這三個派系中一派以郭勝為首。郭勝是何進的同鄉。當年正是他接受了何進的賄賂,把如今的太后選入宮中的。郭勝對於何氏一門的顯赫功不可沒,正等着何進報答他,所以郭勝是支持何進,支持長子劉辯的。

另一派是張讓、趙忠兩人為首,這兩人雖然不像郭勝那樣支持何進,但是張讓的兒媳是何太后的妹妹,算是比較傾向於何進的中立派。

第三派是蹇碩。這個蹇碩,雖然是個太監,但是壯健而有武略,算是太監中的戰鬥機。黃巾之亂后,漢靈帝關心軍事事務,蹇碩便脫穎而出。並不列在十常侍之內。

去年,漢靈帝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皆統於蹇碩。雖大將軍亦領屬焉。所以,丁原派出的張楊、張遼等人都是來拜見蹇碩,在蹇碩手下聽命。

蹇碩作為上軍校尉,和何進因兵權之爭而相互忌恨。因此,他屬於是反對何進,支持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的。

此刻,他與十常侍商議,說道:“如今洛陽城中,光祿勛卿將兵四千五百人:虎賁中郎將將兵一千五百具裝甲騎、羽林中郎將將兵一千三百步兵、左監八百騎、右監九百騎。衛尉兩千七百人:南北二軍各五校尉,所部大者不過千人,小者六、七百人,不過八千人。中平元年,設八關都尉,每關五百人,約四千人,可以不計。又設西園八校尉,每部千人。如今洛陽城中兵馬不過兩萬五千,此外丁原部亦有數千人。劉備此來,帶兵五千人,不可小覷。”

可見漢靈帝用蹇碩統帥兵馬,還是有道理的,至少業務很熟練,數據還是記得很熟的。

也難怪劉備一入洛陽,人人側目,此刻洛陽的兵馬,滿打滿算不過三萬多人,去掉四周防守的兵力,不過兩萬五千人。

如果這兩萬五千人,團結一致,自然是不怕劉備的,問題是現在洛陽的兵馬也分成了兩派,互相制衡。其中驃騎將軍董重,帶着一千多人打醬油,剩下何進和蹇碩分別統領。何進直接掌握北軍,蹇碩直接掌握西園軍。而且何進表面上也歸蹇碩管。但是,蹇碩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手下其中被何進或者說士人一派滲透了不少。

劉備一來,就帶來了相當於洛陽城中五分之一的軍事力量,這可就有打破平衡的意思了。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不管劉備投靠哪一方,都會大大加強這一派的力量,從而壓倒另一方。而政治鬥爭這玩意,其實大部分人都是牆頭草,哪邊風大往哪邊倒。一旦形成優勢,很容易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最後不可收拾。

歸根到底,這些都是巧合,劉備只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了合適的地點。就好像董卓一樣,不過擁兵三千人馬,就是因為時機把握的太好,宦官外戚兩敗俱傷,群龍無首之際,愣是用三千人馬掌握一國大權。

當然,和董卓不一樣,劉備是知道洛陽是沒有前途,也沒有在洛陽紮根的打算。

甚至,直到現在,劉備都不清楚自己的重要性。

劉備上次入洛陽,也給宦官們送了禮,雖然不多,但是畢竟是個態度。這就讓蹇碩覺得劉備還是個可以拉攏的對象,就和張讓、趙忠等商議,先封劉備為澎侯。試探一下劉備。

哪裏知道,宦官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中也有人不願意看到蹇碩得勢的。除了郭勝是何進的同鄉,就是張讓、趙忠也不願意見到蹇碩憑藉著擁立之功,從而壓在自己等人的頭上。偷偷的把消息泄露了出去。

所以,劉備人還沒到洛陽,大家就都知道劉備要被封為澎侯了。

正在十常侍商議之時,忽然有小宦官來報:“那劉備一入洛陽,便被何進拉攏,說好了明天前去拜訪,現在劉備已經去拜見盧植了。”

“啊!”眾人都是大驚。

張讓便道:“這劉備乃是盧植的學生,只怕和我們不是一路的。”

十常侍都是點頭,只有蹇碩說道:“既然如此,我等明日就給劉備封侯,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前去道賀。”

眾人聞言都是一愣,心中暗道:都說了這劉備和咱們不是一路人,還要給他封侯,還要大張旗鼓的道賀。你是不是傻。

不過,十常侍也都是人精,馬上明白過來,這是離間之計,用來離間劉備和何進之間的關係。於是,都是點頭叫好。

四月三日,詔封劉備為澎侯。食邑兩千七百戶。

本來封侯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但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流程,至少要將群臣召集,討論封賞。最後還要稟告太廟,告訴列祖列宗,我大漢帝國從今天起又多了一位棟樑之才。

不過現在朝廷法度鬆弛,綱紀不嚴,劉備雖然有些功勞,但是不管是封侯,還是什麼其他的,都可以在外地進行,現在漢朝最高級別的三公都可以在外地辦公,何況是封侯。

只是劉備用一萬匹馬忽悠了漢靈帝而已。

說是良辰吉時,這時候的事朝廷辦事,已經不是那麼太過講究,又有十常侍出面,一切從簡,不過第二天,就封劉備為澎侯。只是再怎麼從簡,封侯也足足用了一天的時間才走完各種程序。

在怎麼倉促。封侯,也總是封侯。洛陽的官員多有前來道賀者,劉備一一謝過。

忽然有人來報。說是十常侍之首的張讓,派了管家前來道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第三帝國崛起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漢第三帝國崛起錄
上一章下一章

052宦官的謀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