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徵兵
隨着聲望的上漲,張韻已經準備開始徵兵了。
就這百十號人,在靜江府內還可以,但整個廣南西路可是有二十五個州,六十多個縣。
徵兵的告示,張韻依舊沒有通過靜江府衙下發,而是以自己廣南西路宣撫使的名義發出的。
告示一出,整個靜江府為之震動!
“應官家旨意,廣南西路宣撫使張韻徵召新軍一千。凡大宋治下子民,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之間,高五尺五五寸尺,身強體健之人均可報名。”一名書生模樣的人站在人群前面大聲的念着。
“軍餉如何?你倒是快念啊!”一名身高體寬的漢子急忙問道。
“急什麼急,待我喘口氣!”書生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選拔合格者,待遇從優,每月軍餉一千錢,如遇戰事,則發雙餉。若殺敵立功,另行封賞,並官升一級。凡我大宋好兒郎,請於十日內至靜江府城軍營報名,過時不候!”
書生語畢,看了一眼站立在告示四周士卒,那種氣勢,絕非一般廂軍能比,恐怕與禁軍比起來也差不到那去。
在大宋,不論禁軍、廂軍,還是屯駐大軍等,一般都採用招募的辦法。
招兵的主要體格標準是身高,即身高就是宋朝時募兵的硬指標之一。
從宋太祖到宋哲宗,基本都是按身高挑選士兵。
宋太祖招禁軍時,要求身高五尺八寸以上的才能入選上等禁軍,正規軍標準五尺五寸。
按宋朝度量衡制,一尺等於十寸,一寸合現在三厘米多一點,那麼也就是說一米七就可以加入宋朝的正規軍。
宋真宗招廂軍時,也規定最低身高不得低於五尺二寸。
而大宋朝廷對各級禁兵、廂兵將士,屯駐大軍將士等,都發放軍餉。
軍餉級別也極為複雜,既有官兵差別,官與兵又各有等差,因各地幣制、物價等差異,又形成地區差別,甚至因身高也有所區別。
史書記載,宋仁宗就是按身高給士兵們發軍餉的。
身高五尺八寸以上,月薪一千文;五尺七寸以上,月薪七百文;五尺六寸以上,月薪五百文。
這種方式也是夠奇葩的了,不過張韻拋出了月薪一千文,在整個廣南西路來說,已經算得上是高軍餉了。
白凈的書生還在沉思,可圍觀的百姓卻炸鍋了。一千文的軍餉,對於他們這些窮苦人家來說,已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徵兵的告示一經發出,火熱程度連張韻自己都沒有想到,最終還是劉秉從側面提醒,一千文的軍餉實在是超出廂軍很多。
整個廣南西路,靜江府的廂軍能拿到月餉五百文的少之又少。了解了實際情況,張韻有些尷尬,不是他不想省錢,而是告示已經發出無法撤回。
不過這樣的高額軍餉,帶來的效應也是不一樣的。
張韻目前只打算徵召一千人,可短短十天之內,報名的人數卻多達四千之眾。
放眼整個大宋,在結合民間流傳的說法,這個報名數量有些高的嚇人。
窮苦百姓前來也就罷了,不少不甘於在廂軍中混日子的士卒也來湊熱鬧,這下可難壞了所有人。
宋軍的編製是有這嚴格要求的,但在張韻這裏卻不存在任何問題,只要能夠被選中,他所做的也就是一紙文書,誰讓張韻總管整個廣南西路的軍權呢!
這個口子一開,更多的廂軍蜂擁而至。高額軍餉自然不用說,但張韻的勢力擺在那裏,沒見人家都掃平了那麼多的山寨?
一時間,整個靜江府聞風而動,武官們有苦難言,這招釜底抽薪可是絕了,張韻是他們的上官,當初沒有及時討好,現在誰有敢跳出來說個不字?
靜江府北城的軍營,黑壓壓的聚集着一千多人,今天是張韻選拔新軍的日子,凡是符合標準的都已經站立在此。
校場中央一片亂糟糟,可四周負責警戒的士卒始終一動不動,即便是汗水從額頭上留下,也不會有人主動伸手抹去。
“咚咚咚!”三通鼓響之後,張韻一聲戎裝的出現在眾人眼前。
看着黑壓壓的人群,張韻覺得自己有點腦殼疼。今日的選拔之法,也是這些天苦思冥想出來的。
“肅靜!肅靜!”徐平那個大黑個兩聲爆喝,頓時讓整個場面安靜了許多。
“想要拿高額軍餉,可不容易!本將這裏沒有孬種,現在走還來得及!”張韻大聲說著,也不管這群人聽得見還是聽不見。
頓了頓,張韻繼續說道:“既然沒有人想走,那就說明你們不是孬種,從今日起本將要將你們訓練的死去活來,直到成為他們一樣的士卒。”
張韻一邊說著,一邊抬手指着負責警戒的士卒,這些可都是他的訓練出來的精銳。
訓話完畢,張韻便轉身離去,分組訓練這事根本就輪不到他來負責,自然有人去操練這群新兵。
至於原則,昨夜招開動員大會時張韻說過“往死里練”!
很快,這一千人便被分成了十個百人隊,而每個百人隊又被分成了兩個小隊,每個小隊又由四名教官負責操練。
至於內容,那就是他們在張家莊被張韻所操練的東西。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新軍初成,練的就是軍紀。
按照張韻的設想,在訓練完成後,這一千人中,最後能夠進入火槍營的也僅僅是兩百人。
剩餘的士卒,由許俊負責組建三百人的騎兵,徐平負責組建五百人的刀盾兵,而兩百火槍兵則交給墨有才。
新兵訓練按計劃進行着,而張韻這邊也在墨三的強烈要求下開始招募工匠。
別小看着兩百人的火槍營,一旦開始進行射擊訓練,消耗是巨大的,墨三他們在能幹,也無法支撐這樣的消耗!
“劉兄,這招募工匠之事就拜託你了!”張韻起身一拜,劉秉也急忙回禮。
新軍訓練僅僅過了十日,劉秉再次來到軍營的時候,發現這些新進招募的士卒已經發生了變化。
況且,這種練兵之法,劉秉也是聞所未聞!相信再過段時日,還會有更多的變化。
“會長放心,我這就去安排,只事所需工匠太多,恐需要些時日!”劉秉恭恭敬敬的回答着。
“兩個月,最多兩個月!”張韻給出了自己的底線,如果兩個月之後還沒沒能找到足夠的工匠,那將嚴重影響自己的計劃。
劉秉雖然有些為難,但還是點頭應諾。眼下這種情況,自己對張韻幫助越大,他在張韻的心中的地位也就越高。
辦法總比困難多,雖然劉秉不知道這句話,但他深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